-
-
1没人了?
-
5文学家、诗人大都喜爱音乐。作为文人的曹操,他多半生都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根据史书《三国志》及裴松之等所作的注解记载:公元178年10月,曹操因从妹夫宋奇被诛,他也被“从坐免官”。解职回家后,在谯 纳歌伎卞氏(系歌舞艺人,山东琅琊开阳人)为妾…… 公元220年1月,曹操从汉中回到洛阳,因连续作战、鞍马劳顿、心力交瘁,终不堪重负,一病不起;临终前下《遗令》说:“……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
-
10《步出厦门行》又名《陇西行》,属乐府《相和歌 色调曲》。曹操的这组诗写于北征乌桓期间。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经常兴兵南下骚扰,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曾攻破幽州,掠走汉民十万余户;同年,袁绍的残余势力袁尚、袁熙投奔乌又桓。曹操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安定北方,决定北征乌桓。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自邺城出发,七月经碣石,后因大水,改由卢龙塞绕道而行,八月入辽西,直捣柳城,大获全胜!这年九月,曹操自邺城引军还
-
0
-
3
-
0弹灰
-
0我想很有风度,我想解恨。我想做喷壶侍卫,我想练葵花宝典。总之,我想…
-
1说什么啊!
-
144里面有一张虎皮,专家说是猴哥虎皮裙
-
1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
0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鬪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
4另外,是不是应该做些广告和宣传?
-
1《文心雕龙.才略》:然子建思捷而才俊,子桓虑恒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然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也。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溢价。
-
0西京乱无象,豺虎相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舍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0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
6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
-
11赠白马王彪诗 黄初四年正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nb
-
2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
-
1虽然有几贴重复 以后就叫你使者了哈
-
3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
5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
-
2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洛神赋图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
2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
-
1加个会员如何?
-
14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 “ 慷慨悲凉 ” 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 “ 建安风骨 ” ,也叫 “ 魏晋风骨 ” 。建安风骨的特征是高扬政治理想。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
1我准备打出来。
-
1小将见吧主签名档之洛神赋,甚喜其书,不知是王右军墨迹否?
-
10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
3
-
1小可在文弱大人的指点下,终于通过审核成为吧主,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今谨祝三曹吧各位圣诞快乐!我吧已将贵吧设为友情贴吧,祝贵吧越办越好!
-
4
-
2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干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
6小可不才,五日前建成程秉吧并申请吧主,为何时至今日仍无动静?请问吧主大人几日方通过管理组审批,是否也历经如此久之时日?
-
4
-
4愿两吧友谊长存~
-
11既然来了就把大名留下
-
0各自分类了 以便浏览~~
-
2精列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
8嘛,以后如果想到些什么的话,我就集中在这贴中写了,应该可以吧?
-
1表示支持
-
1支持
-
1文学气息很浓!
-
0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雿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
-
8曹植 (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