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导师吧
关注: 24 贴子: 83

  • 目录:
  • 其他
  • 0
    域名地址:http://sakyamuni.world:1212/ 技術支持:https://mp.weixin.qq.com/s/I-uSvsfjk4H08wHiTFei2g 永久免費超速無廣告在線觀看與下載 電腦自帶瀏覽器下載速度
    l懒猫m 8-19
  • 48

    广告
    07:04
  • 6
    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rd0m
    leiixii 1-20
  • 0
    请问哪一位师父、师兄,有这张印顺导师的高清图片!
  • 21
    我想买印顺导师的《妙云集》,台湾正闻版本的,不知道那里能买到正版,哪位师兄告知一下,阿弥佗佛!
    babalei85 10:41
  • 1
    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台湾宽谦法师有同名视频,内容就是讲解印顺导师的这本书,兼之宽谦法师自己的修证感悟,讲解的非常好,有一百多集,每集八十多分钟。
  • 0
      有一个学僧名叫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开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已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衣物,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实在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心得都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材料,今天向您
  • 0
    美好的一天从我发菩提心开始——“今天,愿所有见我面的,听我声的,闻我名的和我所见,所听,所闻的所有众生,都因我而喜悦祥和,心得清净,少欲少恼,种下一颗菩提种子。愿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解脱烦恼,共成佛道。”🙏🙏🙏
  • 79

    广告
    06:58
  • 0
    一富豪买了块地,修了别墅,后院更有多棵百年荔枝树,当初买地时他看中了的是这些荔枝树,因为他老婆喜欢吃荔枝。 装修期间,朋友劝他找个风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原本不怎么信这套的富豪,这次居然表示赞同,专程去香港请了个大师。大师姓德,从事这一行三十余年,圈内很有名气。 在火车站接德大师吃过午饭后,富豪开车载着大师前往自己的住宅。一路上,如果后头有车要超,先生都是避让。 德大师笑道:“开车挺稳当呢。” 香港大
  • 0
    祝福:己亥新春吉祥[福] 诸事顺意[福]福慧安康 阿弥陀佛
  • 2
    我看的论书是印顺导师所著,导师被称为玄奘以来第一人,又对西方哲学广有涉猎。对于哲学的关注和他的师傅太虚大师有关。 佛法针对各种根基的人演说了无数的法门。印顺导师于这些法门中选择了自己认可的龙树菩萨的中观。当然也并没有歧视净土或小乘。(对于藏传佛教有所不满,但协助法尊法师翻译《菩提灯道炬》时又对宗喀巴格外的佩服) 印顺导师在中观论中提到康德,虽然不认同康德,但是从其著作中可以感受到康德等人对印顺导师的
  • 1
    缘起正见 正见缘起 没有建立缘起正见的修行 真可谓 路漫漫其修远兮 解脱 菩萨乃至成佛 都不可能 佛法论因说因 因缘具足才能达到 远离颠倒邪见 建立正见是第一步 是基础 也是超越自我的开始
    佛友11 6-22
  • 11
    ........................ 「佛法」在流传中,出现了「大乘佛法」,更演进而为「秘密大乘佛法」, 主要的推动力,是「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 怀念,是通过情感的,也就可能有想像的成分; 离释尊的时代越远,想像的成分也越多,这是印度佛教史上的事实。 佛弟子对佛的怀念,起初是:释尊遗体──舍利的建塔供养, 释尊遗迹的巡行,表示对释尊的信敬与思慕。 释尊过去生中──菩萨的大行,也从「本生」、「譬喻」、「因缘」中流
    dhdya 5-15
  • 1
    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麽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 ............... 但人生究竟所为何事?有何意义?唯有佛法才能完满的解答。 一、茫茫生死事难知:人从最初出生开始以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中,终日浑浑噩噩, 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谁也不能答覆这一问题。 所以只能说糊涂的来又糊涂的去,人就在这糊涂中过去。.................... 二、碌碌终生何所得:人生碌碌忙了几十年,从小就忙,一直忙到老死,
    dhdya 5-15
  • 56

    广告
    06:52
  • 4
    dhdya 2018-02
    释尊是一位慈和诚挚的教师,他称呼那断惑清淨的比丘与自己一样是阿罗汉, 何尝有意把自己提高到一切之上。.................... 在佛教中,有不同的佛陀观,但正确的佛陀观,到底是佛在人间,即人成佛. ................... .................. 佛陀是人间的,我们要远离拟想,理解佛在人间的确实性,确立起人间正见的佛陀观。 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远离俗见,要探索佛陀的佛格,而作面见佛陀的体验, 也就是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见的佛陀观。这两
    dhdya 5-14
  • 0
    『杂阿含经』(即『相应阿含』,『相应部』), 是佛教界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 佛法是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而觉悟世间,实现出世的理想──涅槃。 在流传世间的佛教圣典中,这是教法的根源,后来的部派分化, 甚至大乘「中观」与「瑜伽」的深义,都可以从本经而发见其渊源。 这应该是每一位修学佛法者所应该阅读探究的圣典。--------杂阿含经论汇编(上)自序
    dhdya 3-8
  • 7
    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传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 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 --------- 印顺导师
    dhdya 2-8
  • 0
    dhdya 2018-02
    真正的善知识 大德 没人理会 可见所谓正法久住之艰难
    dhdya 2-8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印顺导师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