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
-
15日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辽宁朝阳木营遗址一号窑址发掘简报》。《简报》对木营遗址一号窑址的发掘经过及出土文物进行了信息披露。一号窑址为金元时期的龙窑,这也是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烧制瓷器的龙窑。 所谓“龙窑”,指的是一种窑炉形式,为长条形。龙窑大多建在坡地上,因为依山而建,外形如龙似蛇,所以被形象的称之为“龙窑”。
-
3
-
7
-
0
-
12
-
16
-
57
-
37
-
15
-
17
-
17二、第二期(战国时期燕国文化) 第二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化以戊类墓为主,还包括丁类二期的一部分、丁类三期和部分已类墓及部分庚类墓(瓮棺墓之M55)。第二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化墓群的早期墓与第一期西周时期墓群的晚期墓葬有交错。戊类墓为南北向的土坑竖穴墓,作头北足南的单人葬,殉葬遗物以鼎、豆、壶、盘、匹、罐等为主,而且都集中置于头顶棺椁之间。同时还出铜带钩、条形小石板和燕刀币。根据墓葬形制、遗物的特征与河北百
-
19第三章墓葬 第一节发掘概况 1979年,在王坟山北坡发掘153座墓,分为东、西两区(图四八)。东区129座,包括M1~M131,其中M19、M51为空号。西区24座,包括XM1~XM25,其中XM17为空号。1979年在袁台子遗址发掘时,发现4座墓(79YM1~79YM4),随即发掘。此外,在徐台子村东还清理1座墓(79徐M1)。
-
21二、西汉时期遗存 粮仓3座,规模较大,容积约33立方米。其中两仓并列,相距约5米,仓底尚残存炭化谷子。按现存容积,每仓可储存谷子约4万斤,3个仓的储存量有十余万斤。其中一个仓还经过两次使用,在原仓基础上修整,并在仓底及壁加木垫和护壁,属于对粮食的防潮措施。这种较大规模的粮仓应当是官方的储粮设施。
-
20节选自《朝阳袁台子》 第一章概述 1979年,辽宁省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当年5月,选择文物埋藏较为丰富的辽西地区的朝阳、凌源、喀左三县作为普查试点。并在普查结束后的秋季临时组建了3个考古队,在这三个县分别选点进行考古发掘。朝阳队普查后期的发掘从1979年8月初开始,发掘项目有袁台子村西汉遗址、王坟山墓地、单家店公社榆树沟大队十六国时期鲜卑墓群、西营子公社西涝大队辽墓群。其中袁台子遗址是在普查时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
-
17
-
27
-
32
-
87
-
27
-
10关注1965年,辽宁北票的将军山东麓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件令考古人员吃惊的文物,它就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的文物之一的鸭型玻璃注。鸭型玻璃注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31
-
25
-
14
-
40
-
20
-
20
-
19
-
31
-
16
-
3
-
13
-
20
-
8
-
34
-
23
-
4【韩暨墓志并盖】 隋大业八年(612) 1977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北郊,志盖方形,阴刻行书“大都督韩府君之墓志”9字。 志石长56.5厘米、宽55.4厘米,志文楷书,共50行,每行24字。
-
11
-
16
-
9
-
5
-
15
-
129月22日上午9时48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发布——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新发现的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一件长15.8CM、宽9.5CM、厚3CM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百年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玉龙。
-
13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2024-10-17 06:00·考古研史 苏秉琦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红山文明在辽西地区的崛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实证。红
-
13
-
42辽代修了多少塔?辽宁这座小城居然有这么多辽塔?!2024-09-20 11:51·探文化遗产 辽代古塔简称辽塔,其以独特的风格造型和精美的建造艺术在中华古塔中独树一帜。我国现存辽塔有80~90座,其中辽宁境内约有40~50座,而朝阳这座小城中就存有14座,我们不禁要问:辽代为何修建这么多塔?朝阳地区又为何存有这么多辽塔?
-
98月初,辽西山区草木蓊郁,高天流云。采访车沿着起伏的山路,驶向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群的灌木和樟子松被甩在身后,越接近考古发掘地点,内心对文明的朝圣感愈发强烈:这里,有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五千年文明曙光由此升起;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龙图腾和礼制雏形;这里,有红山文化分布的核心区,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
10辽宁考古新发现:土城子遗址或为古孤竹国领地喀左土城子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墓葬、壕沟等遗迹,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和少量铜器,可以看到商代晚期辽西地区大凌河上游流域古代方国聚落风貌。遗存面貌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因素突出,同时有新的文化因素出现,为探索魏营子文化的源头和文化特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也为探讨大凌河上游流域与滦河下游流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