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历史吧
关注: 19 贴子: 5,444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7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年8月第1版,将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纳入第一单元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牛河梁红山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历史价值,将成为全国师生探索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篇章。
    ljb李家宾 05:40
  • 15
    日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辽宁朝阳木营遗址一号窑址发掘简报》。《简报》对木营遗址一号窑址的发掘经过及出土文物进行了信息披露。一号窑址为金元时期的龙窑,这也是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烧制瓷器的龙窑。 所谓“龙窑”,指的是一种窑炉形式,为长条形。龙窑大多建在坡地上,因为依山而建,外形如龙似蛇,所以被形象的称之为“龙窑”。
  • 52

    广告
    12:20
  • 3
    位于辽宁省北票市素弗广场。
    韩兴中 5-5
  • 7
    牛河梁遗址最早发现 1981年春,郭大顺作为业务负责人到建平县开展文物普查,在由县里各文化站站长参加的培训班上,他特别强调在这次普查中,红山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地点是调查的重点。课间休息时,富山乡(现红山街道)文化站站长赵文彦提供了重要情况:该乡村民马龙图家有一“玉笔筒”,和专家说的红山文化文物相象。经鉴定“玉笔筒”其实是红山文化代表玉器之一斜口筒形器。正是在这个“玉笔筒”引导下,位于建平县富山
  • 0
    朝阳县双塔寺历史文化双塔寺位于朝阳县木头城子镇郑杖子村。双塔所在的双塔山,原山上山下共有大小寺院7座,分别供奉千手千眼佛、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及关羽等。今有尚存双塔寺一座,据民国十九年《朝阳县志》记载:“双塔寺,在县西南60公里昭苏沟村外山上,系本地人捐资修建。寺基地势极险峻,寺前建塔两座,高约数丈,故寺得此名。”双塔最早建于唐代,后经辽、清等历次重修,清朝时,又在塔后陡立的山崖下及塔下
    韩兴中 5-1
  • 12
    佑顺寺牌楼(1929年老照片) 辽宁朝阳佑顺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北京白马寺喇嘛绰尔济奉旨筹建,历时八年,寺庙落成,康熙赐名“佑顺寺”,并赐檀香佛像一尊。牌楼做作为寺院门面,其命名与形制均彰显皇权对宗教的支持。
  • 16
    屋檐 瓦当,是指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的筒瓦前端的遮挡,也可将屋檐最前端的一整片瓦称为瓦当,现代常见的是瓦面上带着有兽面或者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 19

    广告
    12:14
  • 57
    三燕古都 龙城(辽宁省朝阳市)城墙和城门 城墙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能够有效阻挡敌人的进攻,提供屏障保护城内百姓。城门处,盘查和控制进出城的人员和物资,在战争时期,可以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入,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
  • 37
    朝阳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辽宁省朝阳市营州路二段15号(朝阳古城东门第一大建筑群),始建于辽代,称作“灵感寺”,并建有灵感寺舍利塔(朝阳东塔)。元代,改称“大通法寺”。清乾隆八年(1743年)由山西会集资重建。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做过增修或维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庙内增设“武穆元帅”——岳飞的牌位,更名为关岳庙。后仍称关帝庙,是朝阳市内现存的礼制性建筑。
  • 15
    佑顺寺伽蓝殿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执事德穆齐潘成等募修伽蓝殿。德木齐俗称“二喇嘛”,地位在达喇嘛之下,辅佐达喇嘛管理寺庙事务和担任会计工作
  • 17
    伽蓝殿 佑顺寺伽蓝殿(关帝殿),位于山门殿与天王殿之间的西侧。
  • 17
    二、第二期(战国时期燕国文化) 第二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化以戊类墓为主,还包括丁类二期的一部分、丁类三期和部分已类墓及部分庚类墓(瓮棺墓之M55)。第二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化墓群的早期墓与第一期西周时期墓群的晚期墓葬有交错。戊类墓为南北向的土坑竖穴墓,作头北足南的单人葬,殉葬遗物以鼎、豆、壶、盘、匹、罐等为主,而且都集中置于头顶棺椁之间。同时还出铜带钩、条形小石板和燕刀币。根据墓葬形制、遗物的特征与河北百
  • 19
    第三章墓葬 第一节发掘概况 1979年,在王坟山北坡发掘153座墓,分为东、西两区(图四八)。东区129座,包括M1~M131,其中M19、M51为空号。西区24座,包括XM1~XM25,其中XM17为空号。1979年在袁台子遗址发掘时,发现4座墓(79YM1~79YM4),随即发掘。此外,在徐台子村东还清理1座墓(79徐M1)。
  • 69

    广告
    12:08
  • 21
    二、西汉时期遗存 粮仓3座,规模较大,容积约33立方米。其中两仓并列,相距约5米,仓底尚残存炭化谷子。按现存容积,每仓可储存谷子约4万斤,3个仓的储存量有十余万斤。其中一个仓还经过两次使用,在原仓基础上修整,并在仓底及壁加木垫和护壁,属于对粮食的防潮措施。这种较大规模的粮仓应当是官方的储粮设施。
  • 20
    节选自《朝阳袁台子》 第一章概述 1979年,辽宁省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当年5月,选择文物埋藏较为丰富的辽西地区的朝阳、凌源、喀左三县作为普查试点。并在普查结束后的秋季临时组建了3个考古队,在这三个县分别选点进行考古发掘。朝阳队普查后期的发掘从1979年8月初开始,发掘项目有袁台子村西汉遗址、王坟山墓地、单家店公社榆树沟大队十六国时期鲜卑墓群、西营子公社西涝大队辽墓群。其中袁台子遗址是在普查时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
  • 17
    朝阳博物馆 古代墓志鉴赏
  • 27
    龙城•三燕故都
  • 87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及牛河梁博物馆俯瞰图
  • 75

    广告
    12:02
  • 27
    朝阳的市街及古塔,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据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风凰山脚下,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诗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朝阳”二字命名。
  • 10
    关注1965年,辽宁北票的将军山东麓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件令考古人员吃惊的文物,它就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的文物之一的鸭型玻璃注。鸭型玻璃注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31
    “日月”、“日月之光”铭铜镜 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 25
    唐俎(zǔ)乐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 14
    “宜子孙”铭双鱼纹铜洗 魏晋(公元220年—420年)
  • 40
    朝阳北塔(1930年) 朝阳北塔经辽代大规模修缮(延昌寺塔)之后,历金、元、明、清,民国,未曾有过大型修缮活动。到了近代,塔刹、方形台座和庑梁殿式建筑也早已损毁殆尽。
  • 83

    广告
    11:56
  • 20
  • 20
    利州城原址位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部,是大凌河主河道与大凌河西支流交汇处,城址就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上。 原城址为正方形,长宽各约50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城四角有土台(角台),台残高丈余,近圆形。城南北有门,宽度不详,城墙也破坏殆尽。60年代初期城址的轮廓还明显,后因城镇扩建,其原貌已被破坏。
    ljb李家宾 12-23
  • 19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此地在辽、金、元三代均属利州,治所位于喀左县利州街道蒙古族高级中学卓南分校一带, 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
    ljb李家宾 12-18
  • 31
    城隍庙 城隍是保护城池的神,凡有城池,就有城隍庙。 朝阳城隍庙坐落于朝阳市中心(新华路2段73号),绿树环抱,隐于高楼大厦之中,晨钟暮鼓,在闹市中求得一份宁静致远。
    ljb李家宾 12-14
  • 16
    朝阳北塔 十六国三燕时期,前燕慕容皝筑龙城,建和龙宫,其宫殿夯土台基即今朝阳北塔塔基;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年—499年),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始建木塔于三燕宫殿台基之上,时名思燕佛图,后毁于火灾;隋仁寿二年(602年),营州得到隋文帝颁赐的一颗佛舍利,因而奉诏在烧毁的思燕佛图基础上,重新建塔,隋文帝赐名“梵幢寺塔”;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唐明皇李隆基下旨令营州刺史安禄山修缮佛塔,在各层塔檐束腰处饰以仿木
  • 3
    崔遹墓表原石
    韩兴中 11-28
  • 72

    广告
    11:50
  • 13
    后燕崔遹墓出土两块墓表,二者在内容上仅差一个“东”字。图为墓表拓片。
    韩兴中 11-28
  • 20
    唐代“营州”,指的是今天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随笔里,深耕魏晋南北朝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罗新用罗列史实的方式延伸和扩充了同事王小甫有关“朝阳”的结论,并将唐朝时期朝阳地区民族杂居、文化交融的情形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表述。 如果说罗新的随笔是对唐代朝阳“值得大书特书”的又一次肯定,那么,一对出土于朝阳唐代墓葬、目前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里的辫发石俑,则是对篇随笔最为具象的注脚。
    ljb李家宾 11-28
  • 8
    关帝庙 《大清奉天府义州西边外三座塔新建关帝庙碑记序》记,关帝庙为清乾隆八年由山西会集资,在朝阳东塔塔基右侧修建,是朝阳市内现存的礼制性建筑。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做过增修或维修。
    ljb李家宾 11-21
  • 23
    朝阳地区自明成祖永乐年间即变为蒙古兀良哈三卫的游牧地,明末清初又演变为喀喇沁和土默特部的游牧地。由于蒙古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时间较长,以致这里被深深打上了蒙古族的烙印,山峦、河流、原野、村庄等都被起了蒙古语名字,至今在有的县市自然村的蒙古语地名占一半以上。但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人们采取音译并以口语相传,许多蒙古语地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与原蒙古语读音相差甚远,不过我们今天还可根据蒙古语的谐音和历史文献来
    ljb李家宾 11-13
  • 4
    【韩暨墓志并盖】 隋大业八年(612) 1977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北郊,志盖方形,阴刻行书“大都督韩府君之墓志”9字。 志石长56.5厘米、宽55.4厘米,志文楷书,共50行,每行24字。
    ljb李家宾 11-13
  • 54

    广告
    11:44
  • 11
    旗杆座 清代李举人家旗杆座,青石雕琢,四面雕花已经脱落。原是一对,上世纪六十年代毁坏一个,现仅存的一个位于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道光大社区(中山营子四队)。
  • 16
      著名考古专家冯永谦讲述冯素弗墓的发掘过程。这位年逾九旬、身体健朗,思维缜密、侃侃而谈的老人便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先生,他曾于上世纪60年代参与冯素弗墓的发掘工作。
  • 9
    关帝庙 朝阳关帝庙,始建于辽天庆年间,称为“灵感寺”,元代为“大通法寺”,山西会馆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在朝阳东塔塔基右侧重建。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做过增修或维修。
  • 5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复《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朝阳马山电厂(家属区)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请示》,原则同意将我市马山电厂家属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标志着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必将进一步加快全市“申名”进程。
  • 15
    佑顺寺 佑顺寺,俗称“喇嘛庙”,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新华路东段北侧。2006年5月25日,佑顺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
    9月22日上午9时48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发布——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新发现的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一件长15.8CM、宽9.5CM、厚3CM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百年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玉龙。
    ljb李家宾 10-30
  • 39

    广告
    11:38
  • 13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2024-10-17 06:00·考古研史 苏秉琦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红山文明在辽西地区的崛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实证。红
    ljb李家宾 10-28
  • 13
    2023年1月3日,国家文物局核定并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辽宁省朝阳北塔的石经幢和出土于朝阳的北魏刘贤墓志入选。刘贤墓志外形是墓碑,但却写着“墓志”字样的碑,目前仅此一例,它是墓碑向墓志过渡的节点,证实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
    ljb李家宾 10-26
  • 42
    辽代修了多少塔?辽宁这座小城居然有这么多辽塔?!2024-09-20 11:51·探文化遗产 辽代古塔简称辽塔,其以独特的风格造型和精美的建造艺术在中华古塔中独树一帜。我国现存辽塔有80~90座,其中辽宁境内约有40~50座,而朝阳这座小城中就存有14座,我们不禁要问:辽代为何修建这么多塔?朝阳地区又为何存有这么多辽塔?
    ljb李家宾 10-25
  • 9
    8月初,辽西山区草木蓊郁,高天流云。采访车沿着起伏的山路,驶向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群的灌木和樟子松被甩在身后,越接近考古发掘地点,内心对文明的朝圣感愈发强烈:这里,有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五千年文明曙光由此升起;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龙图腾和礼制雏形;这里,有红山文化分布的核心区,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 10
     辽宁考古新发现:土城子遗址或为古孤竹国领地喀左土城子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墓葬、壕沟等遗迹,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和少量铜器,可以看到商代晚期辽西地区大凌河上游流域古代方国聚落风貌。遗存面貌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因素突出,同时有新的文化因素出现,为探索魏营子文化的源头和文化特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也为探讨大凌河上游流域与滦河下游流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 1
    刻有柳城、柳等字样的陶土器物 #辽宁朝阳#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