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 160,698 贴子: 3,000,157

道法自然

  • 目录:
  • 历史人物
  • 28
    如,常无欲以观其妙:说的是宗教,宗教以无欲取胜,无欲才能内观获取人生和宇宙的深层次真理。常有欲以观其徼:说的是科学,科学是欲望驱动的,反过来能够更好地满足欲望。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是科学和宗教同出一源,同样可称为玄妙的认知和实践体系,同样可以导引人们走向更理想的境界。
    乾坤一掷 20:49
  • 38
    让我想起的《乌鸦与麻雀》中的台词,连瞎子也嘎金子?
    鈴鑴淵 20:49
  • 18

    广告
    20:59
  • 19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通常一般人都会翻译为唯与呵能差多少呢,美与恶,又能差多少呢? 两者都差不了多少. 貌似是一种高大上,笔格满满的两面一元玄同论,颇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之风. 在全文中也有两者同出,有无相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的呼应. 但是,老子的同出,相生,并不是完全等于没有差别的意思,而是用和利之关系,是知有守无,知雄守雌的关系. 如果按没有差别的逻辑,那么此句上下文就解不通.
  • 104
    “此而之玄”,儒篡儒释帛甲《五千言》成儒家经典“道德经”以售其奸的铁证第一章!
    方圆天成 17:02
  • 25
    美是自由的最高成就, 自由创造的 自由无能再创新超越的成果就是美, 用老子的术语说 就是无到极处是为美。
    伊昰老子 15:46
  • 29
    古文有没有通假,当然有。但能不能说一遇到不懂的字,就能用通假蒙混过关,显然不行。比如大器曼成。这个曼显然不能通晚。庄子里有个说法,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大器曼成,就是曼衍而成,其意境有点类似曲则全,枉则正的意思。别张口闭口无为无不为,壶吹者真以为道德经是口香糖,吹一下一个泡,在吹一下又一个泡。**蠢壶。
    伊昰老子 15:40
  • 27

    广告
    20:53
  • 4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吗?
    伊昰老子 15:35
  • 63
    1,读了别人编的故事根本不符合人性做法还相信是事实一定会傻。 2,不懂文化的理,不懂古文化去读《道德经》《论语》……肯定傻。
    伊昰老子 15:32
  • 11
    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伊昰老子 15:29
  • 7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接下来诗不会。 天地不仁=天地没有人,人是什么? 圣人不仁=天底下没有人的想法?
    伊昰老子 15:07
  • 4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细解释道德经第六章
    鈴鑴淵 13:51
  • 43
    【前言】 结论是:老子出走的原因是巫权被削弱,受周易六十四卦的冲击,巫的权威性和神圣性被淡化,出走留言是第13章“宠辱若惊”。 - 论证过程:推敲出第80章的两个关键人物,结合史实,得出老子出走的原因及其对六十四卦的看法;以第63章为基础,对比甲骨占卜与周易占卜之间的问题。但本文并未涉及第80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的论证,纯粹字面意思。 - 【个别说明】 1、我推敲出第80
    玄玑座 12:57
  • 73

    广告
    20:47
  • 2
    老子的所谓道法自然,实质就是要我们顺应自然,要我们本色出演,要我们真诚以待。
    悠游哉 11:48
  • 12
    无为等于无违。无为”的核心是“不违背规律而为”而非消极不作为或刻意追求某种境界,因此无为可以说是“无违”。《道德经》原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主观蛮干(妄为)会破坏事物自然发展。顺其自然依规律而行,而非放任不管。《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庖丁的刀用了19年仍如新,因他“依乎天理”顺着牛的筋骨结构下刀,而非胡乱砍劈。证明“无为”是高度符合规律的行为。《韩非子解老》“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万物有其
    有无玄 11:22
  • 17
    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田臘,按照现代观念的一般解释是普通人所纵情的声色犬马,是各种欲望. 而在古文献中,这些都是西周礼乐制度的具体内容.礼乐制度是西周核心政治制度,影响中国人的基本文化基因几千年,至今不散,说到其核心,特别简单,就是礼辨异思想。 用人为规定的血缘亲疏等级尊卑制度,让天下各安其命! 《礼记.礼运》:”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_程序喵_ 10:48
  • 59

    广告
    20:41
  • 41
    物质就是光!光能hv或者说光动质量hv/cc就是一切物质质能的根源! 光是物质质量能量信息的唯一载体! 光永恒!宇宙永恒!光的本质无生无灭!生灭只是光的各种形式以及衍生出的各种状态和现象! 不变化之场即为无!变化之场即为有即为光!使场变化之力即为能!无能无变化之场即为无!有能有变化之场即为有即为光!当量子化的电磁场获得能量开始产生周期变化产生频率就由无到有了!频率为0的光子就是无!获得能量开始周期变化产生频率就
  • 4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细解释道德经第五章
    赵庚白 05:47
  • 64
    要求:1,40岁以下。2,本科学历。3,有唯物主义哲学基础。4,非佛教徒。5,非帛书崇拜者。 讲解方式:发帖,回复。
  • 22
    一是无,无为无不为的无 宇宙本源是道, 原初的道是混沌状态 并未自然和创生, 当道无中生有自然时 道才达到无和有的创生力, 天下万物都是基于道的有无创生, 没有二者的能动, 万物的变化发展就无法进行, 无和有是众生众道的法门。 而万物的有无相生 则都是通过具体的道向常道回归 得一来实现的。
  • 28

    广告
    20:35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我们都是神灵.pdf链接: 网盘链接提取码: 1234-这是一本揭示了宇宙真相和真理的书,让我们一同领悟智慧,开启觉醒之路
  • 22
    什麼是雄呢?怎麼知呢? 雌又是什麼?怎麼守呢?
  • 11
    那就是道德经落伍了。而我最喜欢的是佛经。 每天读点佛经,快乐无比。 佛家祖师爷多的是。 比如憨山大师。我还没研究完。
  • 41
    红日照金顶,道学现魂灵!
  • 112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 (仁义礼都是有为,因而相对于代表道者的无为上德政体而言,都属于失道的政体。)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丢失了道者政体后,才逐级产生了一蟹不如一蟹的德仁义礼政体,而最终的礼者政体,就是“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泊指肤浅水泊?还是通行本的薄?   前试者,
  • 8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很多人其实都无法理解 王和人的差异性并没有那么大。 而”人“,”百姓“,”民“,是三个不同的阶层。 百姓在春秋是百官的意思,战国以后指平民。 而人和民是不同的,这跟现代含义差别巨大。以下是关于”人“与”民“
  • 90

    广告
    20:29
  • 11
    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历史学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1时45分,在上海新华医院逝世,终年90岁。 遵从裘锡圭教授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 特此讣告 裘锡圭教授治丧工作小组 2025年5月8日
  • 21
    道可道非常道 爸爸这句话恁简单,你恁是都不晓得呀。 爸爸你要明白嘛,啥子是道,道就是世界的真相噻。 我们人的生命恁短,最长的百岁,从生下来,开始学东西,最后到死的那一天,我们自己又能学到好多东西嘛,但是知识和道都是无限的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哪里学得完呀。 所有说我们只有永远接近真相噻,但是看不到真相噻。 我们都看不到真相,咋子又能说出来嘛。 能说出来的,肯定都不是真正的道噻。 爸爸我们生命,在大自然
    明容公 5-9
  • 53
    原创王骥:《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 道德经 古今有何不同系列1 【按】:你平时读到的《道德经》已经不再是老子的《道德经》了,它被后世改动900多处,全书近400句,其中有接近200句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大变化甚至对立。由此可推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今本《道德经》,不知误导了多少人,引发了多少歪曲、错误的观点、思想。
  • 10
    五一人道真善美节 道是生生不息创生不止的能力, 创生无假, 道是自然,自然总是无中生有的利他, 自然本善, 无中生有的终极成就 无极即美。 人类先天有道, 人生每一个不曾创生劳动的日子都是对道的辜负。
  • 66
    邓丽君是我在幼儿园时代就喜欢的中国女歌手 一转眼30多年过去了 当初的幼儿园早已经成了门面房,她依旧是我心中唱歌最好听的中国女歌手。当然按照现在台湾某些人的说法 邓丽君是台湾人 不是中国人 懒得理会这些胎毒势力 在我心中他她是中国女歌手就行。 邓丽君如果还活着 今年也就72岁 确实运气有些背 比她年纪好几岁的老特还在所谓让叉叉再次伟大。比他更大的老拜 正在安享退休生活 ……还有很多同岁的更大的 一些牛鬼蛇神正在各种奇葩
  • 60
    佛是一种宗教信仰中的概念,它强调的是人类内心的平静、智慧和慈悲。在佛教中,佛被认为是具有智慧和慈悲的圣人或神明,能够引导人们走向解脱和成佛之路。 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人类生存的意义,就一个“宜”字。 佛,也只是“圣”的级别。道,超然物外。
  • 71

    广告
    20:23
  • 4
    今天最开心的不是佛祖 因为不管你怎么洗他的雕像他也不知道。 最开心的也许是寺庙周围卖鱼的老板 因为很多大妈会凑热闹去买鱼放生。 好多人已经没有机会过生日呢 比如鼬胎人炸死的加沙儿童。能过生日不管像佛祖那样各路粉丝给大办 还是随便过了 能过总归也是一种幸福或者幸运吧……
  • 1
    道,始终和万物紧密结合在一起,但他又不是万物本身。他又和无为基本可以画上等号,所以可以理解成观察万物整体性的一个自我定位。用庄子的话说,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
  • 35
    帛书《道德经》甲本、乙本中的文字与通行本不同,有许多异体字,其原因如下: 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供喜欢解读帛书《道德经》的吧友参考。 秦始皇全国统一政策之一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历史解稀。 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武力的征服仅仅是第一步,而文化认同与政治制度的征服才是他坐稳天下的保障! 为实现全国统一,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 “书
    赵庚白 5-9
  • 67

    广告
    20:17
  • 36
    你手中的《道德经》(不论什么版本,尤其帛书)可能至少有12处严重校注错谬,不信你可比对下长图逐个验证。 《帛书道德经甄辨》考证数百部古籍、辞书,查证上千条古文献,公布500多处不同或颠覆帛书研究主流的成果。由此可推知你之前的老子《道德经》或存上百处问题。 该书广泛使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传抄古字、周礼、上古天文立法、阴阳五行、中医与经络、大量考古文献等21种校估法。
    越季子 5-9
  • 66
    所有人,都在写天道,为何没有地道的,地道是什么,天生,地养, 天动地静, 地养何意,地之道,真的不如天之道,为何没有人追求地道, 一阳,一阴,莫非指女人之道, 圣人先得站得住,在地上不知地之道,大家还能说点什么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6

会员: 老子

目录: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