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11谛深佛开示:把握因缘、把握道途 善知识,因缘果报分毫不差,因缘中人不断改变自己,便会形成新的因,造就未来新的果报。是故,大众于种种法中,有升有堕。是故,诸佛教诸大众,诸善奉行,诸恶莫为;是故,我教弟子,严净毗尼,莫行愚痴之作。善知识,一切有为法,诸众受制之,若无证出离道,须得随缘行,所谓随缘行,行即成新因,成诸相缠法道,造就因缘变相,所谓相缠法道,凡夫因缘之变诸为应之,我今为说,以令汝等明凡夫道。善111谛深佛开示:什么是修道中的忍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所谓修道忍辱,是于诸业障中出离之做。佛说忍者,乃过而有道、有所求、有所得称之为忍。若过而无道、无所求、无所得,称为愚痴,不称为忍。譬如:有青蛙生于诸恶井底,蛇于虹倪随时斗杀欲啖,是蛙因故寻求逃离,逃离之做为蛙之修道,为逃离故,遇所有害不与之争斗,只奔出路,最后得出,以故不予理睬、不予争斗者,如是之作,称为过而有出,称之为忍,若是蛙与之争斗则不能出2111110020谛深佛开示:因果不眛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今有罪众以自己知见妄解、妄说“空有”与“诸相非相”,并以是罪孽执见推说“不因不果”之断灭因果重罪之说,成就妄种,来世因此虚妄成诳骗大众相、堕落于地狱恶鬼畜牲身。善知识,若以是说传众,是人当于来世受野狐报、一人多用报,地狱众食报等等。大众当引以为戒,切勿妄参错参佛法,切勿切勿。善知识,譬如:有人本世常被附体、或精神恍惚、或精神分裂等,其皆是因上世信狂妄解佛1058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00谛深佛开示:什么是口业(第一品)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我弟子立群弘法已过七七了,这叫普法七,今天师父给你们做个结七,讲讲群中之规矩。先讲口业,吾所说口业者,悟则无究,不悟则究。所谓口业,乃语言表述自己执见,成断灭佛种相,受累劫地狱重罪报之大过。所谓自己执见,乃成就诸业之本,譬如:有人于大众中指鹿为马,大众即以鹿为马,从此不识马相,令大众断灭马之如是众中种子。于大众中,妄说、诽谤、议论佛法亦复如是。10分享贴子01谛深佛开示:什么是精神 坐下弟子:所谓精神,乃人道大众,对意识形态之自我考量与分析界定称谓,因自己难于超越自己意识故,于是中虚妄行为成种种体、种种相、种种派。以是成就种种教,谓精神世界。是故我说佛门不是教体,而是实相法体,因慈悲众生须传授大众超脱六道故,设传承法,被大众称之为教。诸佛世尊皆以救度众生,是中之法称为佛法,如是之门称为佛门。而是中有众称为佛教,为妄说称谓。佛门诸多法体,如禅宗、净土、密宗0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元音老人文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puMaryM13nWRBKrcFOow?pwd=1234 提取码:123400111谛深大师开示:为什么不许群内募捐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随缘乃佛法慈悲根本之一。所谓随缘,不以任何有依而自所应之,称为随缘。所谓化缘之相乃随缘之一种用相。不于众生中以醒目宣之而求檀越,只于自己行走处,于应当食时,坐于广坪,托钵不语,应者为语言表,后称檀越慈悲,若来者未应即语,即为有罪共业之举。化缘之函乃将大众之布施转成佛法缘分之举,是称化缘。若有人以某种名义,向大众讨要钱财称为化缘,此称有罪之缘,11谛深佛开示:如何做祭奠? 十方众生乃累世累劫前世后世之父母。坐下弟子及声闻众,佛门无生死,因缘果报之相表有生死。若人不皈依三宝获修行果位,则不能于生死问题有知有解。善知识,因缘果报有共业缘分,不共业缘分,和延续缘分,果报又有转缘为生之缘。其中延续缘分为生缘之加持缘分。譬如:有人死后转世为人,有亲人因善软心,孝敬心,慈悲心与其转世结处,行善祭奠,善祝愿,善追思,能令其转世因缘获得善加持。使其其生命体中1110谛深佛开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一個是生,一個是死。因為,你生下來,就有了你!你逝去後,世界上就沒有你!生死又是任何人都不能自我把握、不能自我明白的事情。科學家們天天研究人是怎麼怎麼生、怎麼怎麼死,其實,真正的生前是啥、死後是啥,他們永遠都不會搞明白!因為:沒有一個人知道人在父母還沒生的這種生前的狀況,更沒人知道人死後究竟有沒有新的自己的存在狀態!神學家、各種宗教,把人生前、死後11谛深佛开示:佛门如何看科学 各位缘分大众,譬如:面对如何解决抽烟带来的疾病问题,科学是研究如何通过病理对症施药,而佛法是如何令大众不吸烟。那些因吸烟已经染上疾病的人,要在戒掉烟的前提下,用形成疾病的因缘果报之理,去一步一步的清洗根除,这也称为修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入了佛门依然受罪的原因。所以,佛法不是科学,科学不是佛法。但,佛法在如何解决已经染成疾病的问题上,包含科学。这也称之为:法尚应舍何况非法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