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4原因就是三国志记载的太简略,缺乏事件过程。 举个例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围魏救赵。如果用三国志记载的方式这样写:齐国救援,趁魏后防空虚伐魏,涓急撤军,中伏,兵败。是不是没有史记记载的那么震撼? 司马懿为何看起来那么吊?因为《晋书司马吹传》将整个过程大书特书,胡编乱造。比如诸葛亮诱敌撤军卤城,司马懿传说是因为诸葛亮胆怯遇到司马懿逃跑,被司马懿追上打。还有司马吹的各种神分析:什么志大不见机。多谋少决,什么
-
283
-
24赤壁大战,曹操20万大军被周瑜统帅的孙刘联军击溃。 南郡攻占。联军大部分(吴军为主)在周瑜统领下攻打南郡,联军小部分(还是吴军为主)在刘备统领下夺占荆南四郡。 战争结束,胜利果实划分。周瑜分南郡附近的一小块地(宫安)给刘备屯驻军队,周瑜为孙权“拓有荆州”,当然不不包括曹操占据的襄阳等地方。 刘备以“地少,不足以养民”为借口,上京向孙权“求都督荆州”。 周瑜上书孙权建议“软禁刘备,消化刘备军事势力”,孙权拒
-
196如题,有没有同时欣赏关羽和吕蒙的 我欣赏关羽 欣赏关羽白马斩颜良的武勇,欣赏封金挂印的忠义 同时我还欣赏吕蒙步步克己的精神,欣赏他的攻心为上 但是我在互联网上,看到别人骂吕蒙我替吕蒙说话他们说我江东鼠辈,看到骂关羽给关羽说话他们骂我蜀辈 然后之前被人两条评论都看到的,他们骂我精神分裂搞不懂看个历史哪来这么多幺蛾子 搞的和娱乐圈偶像崇拜一样的 逆了大天
-
58
-
143
-
92
-
193
-
4
-
192周瑜的战略写得很清楚,就是控制刘备,挟关张去攻伐,接着打益州,与曹操南北对峙。 这个战略真的是够狠,让关羽张飞为己所用,防止刘备做大。可惜孙权怕周瑜自立,加上周瑜自己命不久矣,这个战略其实是很有操作希望的。 战略评分:9分。 鲁肃的战略很清晰,初见孙权就说及帝王大略;其次周瑜死后,刘备已经不可制,于是选择扶植刘备、多操之敌。 战略评分:8分。通过半个南郡交易换来南江夏,和刘备借道取得交州,最终让刘备主力入
-
1还有串子症,三国志记得带上“客观中立”的裴松之注解。
-
81东吴大帝孙权曾被曹操赞叹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言下之意是孙权乃世之英杰,不过孙权也有在曹操手里吃瘪的时候。发生于215年的逍遥津之战,就是孙权一生也无法忘掉的惨败。 此战东吴以10万兵力围攻曹魏的合肥城,结果被张辽以800骑兵击退。双方兵力悬殊果真有这么大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合肥是曹魏重镇,绝不可能只以800人镇守。事实上,曹操在西征汉中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东南方向的威胁,他留张辽、李典、乐进三将在合肥防遏东吴,
-
0495突发奇想,曹髦作为是曹魏最后一位皇帝,刘谌勉强算蜀汉最后一位皇帝,两位都是英雄,要是从武力和智力比起来谁更强一点88张任可是刘璋的高级将领,刘璋想不到会被杀,曹操也想不到会被杀,孙权也没想到会被杀,关羽抓住于禁也只是关起来,刘备竟然把张任杀? 这不是逼着刘璋拼死反抗吗?正确的做法不是应该拿张任和刘璋谈判劝刘璋和平交接益州吗?但凡刘备偷走益州能能北伐曹魏一统天下我也就不说了,结果刘备竟然只顾着称王称帝一辈子也没走出秦岭一步,曹操这个汉贼死了就应该普天同庆,结果刘备这个臭不要脸的竟然舔着脸跑去奔丧83是不是因为太子孙登的过早离世? 可以这样说,如果太子孙登能够正常继位大统,三国最后到底归于谁一统,还真的不好说! 孙权在孙登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完全就是按未来的皇帝来进行培养的。 而孙登自己也是非常聪明大气,非常具有仁德之君的风范。 可惜了。。。377既然华容道和过关斩六将都是编的。 那么关羽忠义在哪里? 你如果让我从三国这个时期选个忠义的, 我觉得就是沮授吧。70本来周瑜布下了天罗地网曹仁必被困死的局,结果别的防线都守的好好的就因为关羽太菜了被李通打穿北道接走了曹仁 糜芳和士人追随刘备半辈子风里来雨里去一直都忠心耿耿,结果关羽统领荆州后天天搞宫斗元老派荆州派都和关羽离心离德把荆州搞的乌烟瘴气 刘封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当了刘备的继子陪刘备从低谷走到巅峰也一直忠心耿耿,结果就因为关羽天天在刘备面前讲刘封的坏话搞得刘备和刘封父子离心离德也间接导致孟达投降曹魏2551没有对比没有伤害,看一下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和朱然的战斗结果。 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关键词“轻骑挑之”“遁走”“追击”“斩获万计” 过程:六月,司马懿统率各路人马南下,拉开了与东吴四路大军作战的序幕我们知道,司马懿一向在关中、陇西和蜀军作战,还远征过辽东的夏侯渊,却没有去南方作4295我经常再贴吧,看到所谓刘备只借了半个南郡,然后孙权放高利贷,要刘备还四郡,太贪心了,之类的话。 我在这里分析下半个南郡和四郡的孰轻孰重的问题。72其实吴粉蜀粉整天争来争去的没意义,看看人家南北朝高端局就知道了,陈庆之能从建业一口气打到洛阳,王镇恶能拿下长安,吴明彻能打出淮河以北,三国没有一个人能做的到 看看三国这种菜鸡互啄,吴国周瑜陆逊吕蒙一大堆名将结果战线从来没出过淮河以北,蜀国诸葛亮也卡在秦岭 三国我认为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有能力改变战局的将领,所以才被人认为是菜鸡互啄11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是对于陷阵营是重步兵还是重骑兵一直都没有定论,所以只提单兵作战能力,其战绩是否可以称之为三国时期最强222首先说明一下比较准确的态度是: 甲首三千【姑且信之】,但其可信度相较三国志原文记载内容须打折扣。 俘斩万计为【存疑】,其可信度较低。 理由: 1. 甲首三千三国志并未记载,但为裴注内容,且裴松之并未否定。 2. 甲首三千的内容可以与王平传相互补充。 3. 考虑到木门道与卤城的相对地理位置,甲首三千的记载更具备解释力,而俘斩万计则相反。 4. 俘斩万计的战果在当时的局势下基本不可能。 5. 甲首三千、俘斩万计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战2好像没有关于此的难民记载,凉州人当时是什么情况? 民族融合无所谓了?还是守备坞堡提前五胡入华搞合作,还是等皇甫,董卓来救兵? 金城百姓是马照跑舞照跳还是被卖为奴隶了?27晋书记载俘斩万计、汉晋春秋记载甲首三千,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我灵光一现,恍然大悟,这正是不冲突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甲首三千就是斩首三千的意思,文言文常识,很多人说什么军官三千,精锐三千都是错的,但是!后又载“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歪打正着,这配置还真是精锐才有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是配备了大量铠甲、角弩的精锐,才以至于使蜀军付出了“俘斩万计”的代价才将其击败?有617一楼照样祭傲娇的大妈159三国志和晋书不是完美契合吗???为什么不认晋书???? 司马懿大败诸葛亮,俘斩万计后,张合认为诸葛亮仓皇出逃,在追击中大意被埋伏,不是很合理吗?116孙权借荆州给刘备,主流观点是分担抗曹压力。 《三国志先主传》的裴注《献帝春秋》曰:孙权欲与备共取蜀。 孙权不听周瑜的劝,放虎归山。 借地,还想和刘备一起取蜀。 看起来,孙权不听跟自己多年的周瑜的意见,反而更相信没认识多久的刘备? 为什么? 周瑜以前给的建议都是正确的。(至少史料上是这样。) 周瑜拼死打南郡,真想自立,没必要那么拼,没有哪个权臣给人打工不要命,从人性来说讲不通。 孙权对刘备的信任从何而来?还是14621116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115第一,周瑜说,刘备有雄心大志,必定不会长久的甘心做别人的下属。刘备攻打益州,最好的证明了周瑜的这个观点,因此,周瑜当初提出限制刘备疲惫刘备最后消化刘备的策略实在太正确了。 第二,周瑜说,他要和孙瑜一起进攻益州。而根本不用担心曹操会进攻东吴,因为曹操在赤壁新败,加上内部的不稳还有西凉的马超韩遂等的袭扰,曹操根本腾不出手来做其他事。刘备打益州,而曹操从始至终都没有动作,这又证明了周瑜的高瞻远瞩。 第三,18曹操不用他也可以给他封个爵位,赐个房子给点钱让他安度余生不行吗243和周瑜政见相反,周瑜主张限刘困刘化刘。 而鲁肃则是主张容刘资刘壮刘。导致刘备做大,最后还和东吴决一死战。 然后,又把庞统推介给刘备,他为何就不推介给孙权呢? 是怕庞统的才能影响到鲁肃自己在东吴的地位吗? 搞不懂鲁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180但是我今天要为蜀国发发声 1 刘备开局绝对是最难的 虽然他名头很大 (大汉皇叔)但是完全是靠自己吹出来的 他的本钱真的很少 很少 (当然肯定比普通人好很多) 开局基本没啥钱 靠自己的能力拉了关羽张飞2个绝世小弟 1 到处的靠着自己吹嘘的皇叔名头到处混 但是毕竟没有真正的本钱 要兵没几个 将倒是靠着自己能力混了好几个顶尖的 但是地盘没有 要钱也没有 前期好不容易混个徐州还是个四面迎敌的地方 根本没法守着住 1 袁绍袁术两兄弟 依靠244319壮缪侯关羽可是以一己之力葬送了巅峰期西蜀的半壁江山和数万荆州精锐,这不是妥妥的西蜀第一罪人吗?这种罪人也值得吹捧吗?西蜀是没人了吗?5论创业 公孙度铁腕手段巩固辽东,打压豪强,迅速稳定地方 刘备靠背刺同宗夺得基业论治理 公孙度利用辽东的地理优势发展农业、畜牧业和贸易,使辽东成为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对外族恩威并施,威震海外刘备毫无治理成果,全靠诸葛亮,直百虐民论军事公孙度东击高句丽、西伐乌桓,将辽东势力范围扩展至朝鲜半岛北部,震服东北亚,夫馀国王尉仇台更是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刘备汉中得地不得人,夷陵一把火烧光留下烂摊子刘备死后西蜀42年357首先我认为三国无义战,谁也不比谁道德高尚,曹操,孙权,刘备都是为了自己。有些人天天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孙权集团背叛同盟世某割据势力的粉丝圈贼喊捉贼,因为本身刘备就缺德导致破盟,他的粉丝们却反过来怪他的救命恩人-孙权,荒谬绝伦,倒反天罡。 翻遍史书,孙权和刘备并没有书面盟约,都是口头约定,临时制宜,并没歃血为盟之类的书面盟约,长期效力几乎没有,所以刘备也一直没把孙权当盟友,一直在对孙权坑蒙拐骗,威胁胁迫87上篇帖子被吞了。结合上篇帖子的内容,我来细细聊一下我的看法。首先什么是忠臣?忠诚于自己的君王和国家,在自己被赋予的权利以内,完成皇帝下达的任务,不去逾越不属于自己的权力界限。前为忠,后为臣。连起来就是忠臣,这是我认为的忠臣的准则。那现在我们以刘备的视角来看诸葛亮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忠臣呢?刘备临死前将相权给了荆州派的诸葛亮把兵权给了东洲派的李严,按照刘备的最初构想应该为两派相互竞争,已达到派系平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