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 2,741 贴子: 182,200

君殇玄武,龙隐昔痛,春秋讳莫,千载衔冤。

  • 目录:
  • 历史人物
  • 10
    第一败:   辛丑,李艺破窦建德于衡水。 第二败:武德三年,于范阳之战中十万大军兵败罗艺一百骑兵 建德帅众十万寇范阳,艺迎拒之。万均曰:“众寡不敌,宜以计胜。”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建德师度水,邀半度击之,大败其众。 第三败:霍堡、雍奴之战 建德竟不能至其城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县;艺复邀击,败之。凡相拒百余日,建德不能克,乃还乐寿。 第四败:武德四年,二十万骑兵再次兵败于罗艺一百
  • 19
    前言:欢迎反驳,请具体指明哪一处存在错误,不要空发议论、转移话题、乱贴标签和人身攻击谁是 一、李唐经营河南的开端 在李渊起兵之初,就开始觊觎中原,中原的平定恰好是李渊长期经营的结果,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潼关之战 早在李渊围攻长安时,就分兵命李建成、刘文静等驻守潼关,刘文静发挥出色的才能击败隋军,其统帅屈突通逃亡东都,唐军在追杀的同时,也展开了对沿途的经营,成功占领新安以西的豫西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9
    李世民残暴至极,因为他删减过《高祖、太宗实录》,又指示史官不要记载自己的恶迹,许多罪行都被精心掩盖。 尔知起居。记何事善恶。朕今勤行三事。望尔史官不书吾恶。一则远鉴前代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杂录》) 李世民自古就被封建史家奉为明君楷模,自然不会留下他残暴的材料,尽管历代史家对其层层粉饰,但是关于他是暴君的材料还是堆积如山,如下:一、弑
    舒豪· 5-4
  • 1
    由于裴寂既是武德第一宰相,又是李渊的心腹,因此在玄武门之变后,他自然就成了重点迫害对象,李世民为了排斥异己,斥责他道: “计公勋庸,安得至此! 直以思泽为鲜臣第一。”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纯粹是赤裸裸的污蔑,实际上,裴寂不仅在李唐建国初期是最大的功臣之一,在后来的统一战争中也长期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其具体功绩如下: (一)晋阳起兵的元谋之一,参与拟定入关大计,主张入主关中而非争夺中原,这一思路是正确的
    舒豪· 5-5
  • 4
    (一)于河东“潜结英俊”,奠定李唐顺利入关的重要基础,后来河东百姓争向投靠李渊,就跟李建成在河东的经营有关 隋末,高祖被诏捕贼汾、晋间,留建成护家,居河东。 河东水滨居人,竞进舟楫,不谋而至,前后数百人。 (二)平定西河,李唐开国第一战,李建成往返历时仅九天便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贾胡堡进谏,力阻李渊撤军,坚定起兵决心(四)从平霍邑,作为正面战场的主力军,击溃宋老生,逼迫其败逃于城下 (三)拒守潼关,击
  • 4
    (一)贞观四年,欲建洛阳宫,张玄素谏曰 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 “国无兼年之积,何用两都之好,劳役过度,怨言将起……百姓承乱离之后,财力凋尽……饥寒尤切,生计未安……奈何营未幸之都,夺疲人之力”。(二)贞观五年,重修洛阳宫; “竟命将作大匠窦璡修洛阳宫,
    舒豪· 5-4
  • 1
    一、入侵吐谷浑 (一)为蝇头小利发动战争 李世民征吐谷浑一是因为慕容伏允拒绝朝贡,其二为贪图青海的骏马 伏允遣兵寇兰、廓二州。时鄯州刺史李玄运上言:“吐谷浑良马悉牧青海,轻兵掩之,可致大利。” 于是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边兵契苾、党项之众以击之…… (二)士卒阵亡数万不止 赤水之战,薛万均、薛万彻轻骑先进,为吐谷浑所围,兄弟皆中枪,失马步斗,从骑死者什六七 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赤辞无备,袭之,
  • 8
    二、官员腐败 (二十)安西大都护郭孝恪 “孝恪性奢侈,仆妾器玩,务极鲜华,虽在军中,床帐完具” (二十一)慈州、汾州刺史杨誉争夺奴婢触犯法律 “蜀王妃父杨誉,竞婢为都官郎中薛仁方留问”(《谏解薛仁方官加杖》) (二十二)礼部尚书、太常卿李道宗 “道宗俸料甚高,宴赐不少,足有余财,而贪婪如此”(《旧唐书·卷六十 列传第十》) (二十三)蒲州刺史赵元楷,欺下媚上,滥发徭役,鱼肉乡里 “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6
    (一)长子、中山郡王——李承乾 ①声色犬马,纵欲无度 “好声色, 慢游无度”“(李承乾)尝曰:“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新、旧唐书·李承乾传》) ②宠幸奸佞,矫饰作秀(李承乾) 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枢机辨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为明而莫之察也。 ③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李承乾)与李泰各树朋党,遂成衅隙。” ⑤悖逆礼法,怠慢朝政 “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 ⑥夜夜笙歌
    skyinthec 5-4
  • 2
    贞观时期所谓的獠人,就是由秦汉时期百越演化而来,到了明清时期又进一步演化为壮、瑶、侗、黎族等少数民族,洪武时期虽然号称农民起义不断,不过大多数都是这些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在贞观时期生活得更惨,从开皇至开元,獠反在贞观时期起义最为频繁,早在李世民即位之初,青州就爆发农民起义,根据《旧唐书》·崔仁师传的记载, “贞观初,再迁殿中侍御史。时青州有逆谋事发,州县追捕反党,俘囚满狱,诏仁师按覆其事。 其他盗乱等
  • 142
    “战争灾难”视域下隋末唐初“折肢避役”现象探析——以贞观十六年应对敕令为中心 肖红兵, 王盼盼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05月20日 09:00河南 历史研究 “战争灾难”视域下隋末唐初“折肢避役”现象探析 ——以贞观十六年应对敕令为中心 肖红兵,王盼盼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隋末唐初战争频发,府兵中出现了“折肢避役”的“故自伤残”现象。唐太宗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于贞观十六年七月颁布了“今后自害之人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56
    事先声明一下,我并是什么李建成粉,也不是李世民黑。本人一直坚持着“理性、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断章取义、不以偏概全、不选择性相信史料。 “太宗北擒颉利西灭高昌,兵威无所不加,四夷震慑,而玩武不已,亲击高丽,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无功而还,意折气沮。亲见炀帝以勤远亡国,而袭其所为。臣以为太宗之征高丽无异于炀帝,但不至于乱亡耳,惟不能慎终如始,日新其德,而欲功过五帝,地广三王,是以失之”——范祖禹
  • 3
    这是以前实习的时候写的,现在正式工作,剩下的还有很多没写完,由于表格太小,隋文帝的很多贡献我都省略了,反而李世民,由于政绩乏善可陈,我把一些芝麻小的贡献都列举了,鉴于李二粉的说闲话,我把隋文帝的很多芝麻小的过失也列举了。 关于制度贡献,李世民所谓的贞观律,我在知乎上也有文章分析,主旨就是开皇律意义远远大于贞观律。
    恋成 2-15
  • 451
    关于贞观之治,这里要罗列一些李世民粉丝从来不敢提及的史料。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80
    导语:提起唐太宗李世民,人们心目中浮现出的往往是雄才大略、开明包容,创造了一个伟大帝国和一个辉煌时代的“圣君”形象。可是,这个“圣君”的形象,却是一个染上太多玫瑰色而失去了原来面目的人造货。 #唐太宗##贞观之治##李世民#
    很难胖 7-13
  • 25
    整理牛致功《<安元寿墓志铭>中的几个问题》和《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读〈执失善光墓志铭〉》两篇文章的思路,总结出武德九年便桥议和李世民与突厥方面有过四次接触。
  • 213
    此文节选自《唐宋历史的另类思考》,最早在2005年6月发表于梦溪夜话的史学博客,这篇文章继作者的《重新认识宋代历史》之后,再次被各个网站论坛多次转载。 作者:梦溪夜话
  • 77
    李世民晚年吃了印度僧人那罗迩娑婆寐的丹药中毒身亡,这已经得到唐朝官方史料的证实。 以下摘自曹为平的《暴君李世民与贞观永徽之乱》,内容翔实,论据充分。
    赫木 5-21
  • 19
    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李唐一代为吾国与外族接触繁多,而甚有光荣之时期。近数十年来考古及异国文籍之发见迻译能补正唐代有关诸外族之史事者颇多,固非此篇之所能详,亦非此篇之所欲论也。兹所欲论者只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二曰:外患舆内政之关系,兹分别言之于下: 所谓外族盛衰之连环性者,即某甲外族不独舆唐室统治之中国接触,同时亦与其它之外族有关,其它外族之崛起或强大可致某甲外族之灭亡
    很难胖 5-19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21
    费杰:公元 627年前后气候变冷与东突厥汗国的突然覆灭 提要 :公元 627年前后, 在蒙古高原一带( 东突厥汗国 ) 和黄河流域( 唐朝) 等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 3年左右的气候变冷:公元 627 -629年前后, 东突厥汗国连续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灾, 造成空前的大饥荒。原本强大的东突厥汗国, 在公元 630年突然覆灭了, 气候变冷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公元 627 -629年, 黄河流域遭受连续的严重霜灾, 造成严重的饥荒。有证据表明, 此次气候变冷可能还广泛存在于北半球
  • 100
    (一)洺水之战 ——刘黑闼主力是否已被秦王消灭? 在与刘黑闼的数次交锋中,李世民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差一点丢了性命。“黑闼潜师袭李世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入,世民与略阳公道宗乘之得出。”怎么看都是秦王落入刘黑闼设下的圈套,钻了人家的口袋,好不容易逃出一条命来,损兵折将吃败仗史书就不提了。李世民吃一堑长一智,回归他浅水原惨败以来形成的习惯,开始龟缩起来“坚壁挫锐”。
  • 896
    李世民时期“打败”过吐蕃?这种笑话是怎么吹起来的?
  • 175
    最近网上出现一种论调,吹嘘李世民是抗击突厥、振兴华夏的民族英雄。且不说一身胡气,本来就是个“听言则远超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他的那些气吞山河的光辉语录压根当不得真,李承乾那么向往突厥文化就是受了他的影响熏陶。至于说什么李世民打击突厥从不手软更是不实之辞。
  • 202
    作者:王玉笙、高永平 前言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研究的指南,可靠的历史资料则是这一研究的客观基础。如果说轻视 或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便可能使历史研究迷失方向,从而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的话,那么,轻视或忽视对历史资料可靠性的鉴别则势必难以使历史展现出其本来面目,从 而又从另一个方面违背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因此,二者之于历史研究是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的。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旧唐书》、《新唐书》
    毗沙门 2-14
  • 135
    作者:曹印双 摘要:通过考察李建成、李世民在初唐军政格局演变中地位的变化,认为李建成在李渊当权时期的地位始终高于李世民,他担当的责任也始终重于李世民;李建成本来是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优秀帝位继承人,是李渊重点扶植的对象;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夺权后,必须妥善安抚李建成多年经营的势力,同时继续沿着父兄对峙突厥的战略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李建成的优秀,迫使李世民不断努力追赶方能服众;从某种程度上讲,唐太宗的伟大是由同样伟大哥哥
    毗沙门 3-7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19
    原文: 史之失官,莫如书书唐隐太子与明建文事。建文纪年被革除,因不为著实录,其时政令遂不可知,顾史官阙文而已。隐太子事,加诬乃已甚矣。按玄武门之讼,太宗率长孙无忌等伏兵门侧,而隐太子无衷甲之卫,是太子无欲杀太宗心,借曰计虑不及,魏征之智,岂后于房杜耶?不以伏兵教太子,是征亦未尝劝之杀太宗也。凡太宗所表愬(音“诉”,诽谤意)于神尧者,与炀帝愬太子勇语绝相类,被鸩心痛,亦饰为之耳。又攻及隐昧,云太子与
    随便123 3-17
  • 13
    作者:王哲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627—649),共23年时间。他的“文治武功”,被封建史书赞美为“贞观之治”,也为后世的治史者所重视。 多年来,史学界在研究“贞观之治”这一问题时,很多人都历史地、具体地总结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可也有部分同志对史料缺乏全面细致的分析,以致在唐初社会经济的研究中,得出了“唐王朝立国之后,一百余年间,经济一直比较繁荣”(苏双碧:《试论唐初经济的发展》,《历史教学}1979年第2期)的结
    qyy_bsu 5-29
  • 61
    本人曹为平,在2016年发表过该文下半集,年龄大了,写作精力没有了。拖到现在才写完全集。今天发表。 唐周历史研究之十          暴君李世民与贞观永徽之乱              曹为平   主题词: 唐朝 唐高宗 金轮皇帝 天后 武皇后 武昭仪 武曌 武则天 均田制 租庸调法 关东大开发 南方开发 唐朝疆域 贺鲁 东突厥 西突厥 高丽 辽东战争 李世民 长孙无忌—褚遂良集团 关陇地主官僚集团 关陇党
    舒豪· 2-15
  • 88
    1:李建成到底有没有参加李唐太原起义的准备工作? 答案是肯定的,参见《大唐创业起居》。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两唐书对李渊太原起义的描写,把功绩都算给了李世民,一会儿写李世民积极拉拢刘文静等人,一会儿写贿赂裴寂拉裴寂下水,一会儿写为逼迫李渊起义,让李渊睡了晋阳宫女。事实上,这都不是史实,这一切都是李世民篡改史书美化自己而已。 《创业注》记载:“帝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
  • 60
    以下为正在写的《暴君李世民与贞观永徽之乱》关于李世民穷兵黩武一章的部分节录。 吐谷浑原本确实犯唐,武德时期皇太子负责北面战场,就打败过吐谷浑。武德八年,吐谷浑和唐和好,互市,出售耕牛有利于农业。贞观时期据说吐谷浑多次犯唐,其实充其量鼠窃狗盗,另外的罪名不听征入朝,其实只是胆小不敢,吐谷浑还为儿子求婚的。可是李世民扩大事态,在贞观八年对吐谷浑大举进攻,必亡吐谷浑而后快,除了开疆拓土以外,另外的原因是
    qjsf 10-30
  • 196
    一 、引 言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说: 及刘黑闼重反,王珪、魏征谓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 同传又说: 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建成等兵遂败。高祖大惊,谓裴寂等曰:“今日之事(指玄武门之变)如何?”萧瑀、陈叔达进曰:“臣闻内外无限,父子不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建成、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 传后《赞》曰: 有
    毗沙门 3-7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3
    摘要:史家常称唐太宗圣明,为政多善而足法,故有“贞观之治”。然考诸史实,唐太宗失德、失策、失治之处甚多,若非忠智之士有所补救,他的许多过失都足以导致败家亡国。 贞观之所以称“治”,一方面由于唐高祖广用贤能、直言纳谏、安静养民的治国方略在贞观前期存在功效延伸,与隋末战乱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唐太宗与唐高宗授意史官在贞观历史记录中大肆隐恶饰美的结果。 “唐太宗由于其辉煌的文治与武功,以及贞观时代直言纳
    毗沙门 2-8
  • 133
    什么是天策府?天策府是为天策上将军开辟的幕府,其中包括府主——天策上将和一批协助府主行使职能的幕僚,关于天策府流传着各种神乎其神的说法。
    qyy_bsu 4-8
  • 0
    《政治斗争与宫城佈局——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建原因新探》选自《中华文史论丛》(2015.2,总第一一八期) 作者:李永 提要:传统史料皆言唐太宗出于为太上皇李渊修建避暑清宫之目的而修建大明宫。古人虽已对此有所质疑,但未深入挖掘太宗兴建大明宫的真实动机。考察唐初政治斗争即可发现,以建筑空间作为平衡政治势力、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为建唐以来帝王的政治传统。唐高祖即曾利用太极宫平衡诸子势力,缓和诸子间的政治冲突
    qyy_bsu 8-31
  • 260
    说实在的,我对这种话题特别感兴趣,李氏四父子的互动关系一直很吸引我的注意,可能因为他们太鲜活了吧,里面浓缩了太多的情感和人性体现。 比如李氏四父子之间互相的称呼,我觉得就挺有趣的,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或不喜欢一个人,可能对他的称呼就会有所不同。有时是冠冕堂皇的社会称呼,有时又是不顾旁人的亲热称呼。 那么李渊是怎样在朝堂上称呼建成的呢? 先想想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一直觉得李渊和建成之间的关系简直堪称父子关系的
  • 109
    唐周历史研究之四 唐高祖起义晋阳 曹为平 四川南充市延安路372号 主题词: 唐朝 唐高祖  晋阳起兵 农民起义 原百代 曹为平  霍邑之战 窦建德  隋朝 隋炀帝 李世民 提 要:唐高祖很早就在筹谋晋阳起兵,太子建成与裴寂都首谋起兵,武士彟也力主起兵,都立有很大功劳。李世民却蒙在鼓里。所有的人才都是高祖揽的,整个起兵也是高祖部署的,胜仗都是高祖、太子等打的。李世民不但没有多大功绩,反在霍邑大败,右三统军就此消失。
    qyy_bsu 4-9
  • 15
    唐周历史研究之一 唐高祖亲征河东道 曹为平 四川南充市延安路372号 主题词:唐高祖 河东战役 唐朝 贞观之治 均田制 租庸调法李世民 《贞观政要》 玄武门事件 提要:李世民不但对中国历史无多大贡献,对唐朝开国亦无多大贡献。唐朝天下是开国英主唐高祖打下的。唐周之盛,一切政策之制定也是唐高祖。李世民逼父、弑兄、屠弟、灭侄篡杀上台后,对父亲兄弟大加诬蔑、抹煞,唐朝开国功臣也大批被打击排斥,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过错归
  • 0

    广告
    立即查看
  • 4
    《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一部私修的纪实性文稿,作者温大雅是李渊建立唐朝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掌管着大量的机密。据考证此书成于武德三年至八年(620—625) 年,较少受到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夺位一事的影响,不存在要否考虑官方立场的问题。此书对于大业至建唐期间具体事件所载乃作者亲历之事,细节记述十分翔实。虽然温大雅是秦王李世民的亲信,在书中未免有夸大世民、贬抑建成之处,但毕竟与两《唐书》等受到太宗执政时期损益的史书
  • 31
    “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史书中的这段话据称出自魏征之口,但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李世民的御用史官多次借李渊、魏征之口透露所谓“李建成无功于大唐,李世民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信息,以证明李世民杀兄逼父篡夺皇位的合法性,正是李世民授意史官篡改国史的终极目的。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6

会员: 悼隐君

目录: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