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
0
-
0
-
0纠正奇数偶数错误的表示方式 本文不是真对自然数分类奇、偶数而言的,而是对奇、偶数错误的表示方法的纠正。所以文章的中心主题不能被曲解和篡改。 现在网上,还有许多具有权威性的部门,公开宣扬这一个错误的数学概念,并且涉及到了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所以我们的社会就要严肃对待了,不能让错误的观点和流毒泛滥,不能误人子弟。 他们的说法之一是, “奇数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数学表达式为2K+1(K为整数)……” 显然这个说法是严重
-
0
-
0
-
0我回来,看到还在,很感动。我决定把三篇文章放到这里来:《新数论理论体系》、《最简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若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
3在“网易号”上最近发表了大量关于《自然数原理》方面的文章,欢迎大家去欣赏。刚才在这里发了一个《孪生素数对猜想的终极证明》怎么显示不出来?
-
1孪生素数对猜想的终极证明 我虽然对孪生素数对猜想有过多次、多种方法的证明,总是感到话说不透,人们不好理解。比如,用表格证明法。 看下表: 不论数列6N+1里面和数列6N-1 里面,都有“根素数”形成的合数。比如,根素数是5、7、11、17、19……等等。它们形成的合数就是 5K+a、7K+a、11K+a、13K+a等等,K是项数,是自然数1、2、3…,而a是这个根素数出现在数列6N±1里面合数的初始位置。 因为我们在“仰韶公式”(参看我有关文章)里看到,数列6N±
-
1自然数里的珠穆朗玛峰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解决数论里的一些问题,数学家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作。其实“数论”就是研究自然数里规律的科学。人们往往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了“素数(质数)”。其实真正的找到“自然数的规律”,用初等的方法解决自然数里的问题,才是一条长久可靠之路。 至于探讨什么“素数公式”的存在;什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什么“孪生素数对”的问题。在探讨自然数的规律面前都是枝节问题。往往是人
-
1浅探自然数的规律 ——科普杂文提纲 关于自然数规律的发现,近二十年来,由于我给过一些杂志社的投稿和有关科学部门的去信,还有不断的在我的博客和微博里的出现。现在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人知道了。不过一些提问题的人都是非专业人士,属于兴趣和爱好。不论批评和质疑也没有谈到点子上。至于还有抗议的,那就莫名其妙了。 我把这个问题再梳理一下,用科普的形式再嚷嚷一次。目的我的很明确,普及科学思想,提高民族素质。 欢迎数学专
-
17我对自然数研究的贡献 也可能是人们看到我的文章的人多了,所以不时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看到有人对我的《自然数原理》的评价。人多了,说什么的人都有所以有必要澄清几个问题: 1、 自然数可以用多组等差数列来表示 3(n-1)+1 3(n-1)+2 3(n-1)+3 n=1、2、3……∞ 这个公式定义为“自然数基本公式”。 2、 在这个公式和理论的基础上,对自然数用等差数列分类 6N+3 6N+2 6N+1 6N 6N-1 6N-2 N=1、2、3……∞ 这个公式定义为“自然数分类公式”。 3、 在自
-
8贴吧上面的图片是空白,我想加一个图片上去还真的不会。我不使用微信。看到这个吧凄凄惨惨的一片荒
-
2找到夏代存在的证据太重要了,这不需要我读讲什么。爷啊,看在同是炎黄子孙的份上,高抬贵手不要删
-
2
-
1不打草稿,我讲一下等差6N+1 和 6N-1的扩展问题。这个问题2002年投稿时我讲过。 6N+1 6N-1 取自然数 1、2、3...
-
8
-
0在科幻吧里推荐自己的小说,被吧主删除了。在这里推荐一下。《阿里文学》阿里巴巴文学,有本人的长
-
2我们知道在数学中的无穷大是不能比较大小的。也就是两个无穷大没有大小可分。但是数学上有一种理论
-
2今天很高兴。无意间在数学吧里看到了一些有关我的文字。有人说我2!哈哈哈哈哈.....,我感觉我也够2的
-
8我申请了一个“中华远古历史吧”,看来还没有被审核通过。我先简单地讲几句。研究中国的远古历史必须注意气候、地理位置。 喜马拉雅山脉每年平均升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