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8很多国内业余比赛,甚至专业的国内比赛,在赛前公布的比赛规程里写:比赛规则按照国际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执行。 大家来看一下《乒乓球竞赛规则》, 在该规则里,“大颗粒长胶”违反以下条款: 2.4 球 拍 2.4.3.1 “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3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2.4.3.2 “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
-
0练习弧圈球的顺序过程 1. 先学会以撞击为主的攻球, 撞出速度, 再配上一些摩擦制造安全的必要弧线. 2. 学会以摩擦为主的拉球, 先拉出高质量的加转弧圈. 3. 强调腿腰迎前爆发力量, 学会拉冲. 用摩擦的方式拉出球速跟转速, 到达一个水平之上. 4. 以上三个阶段都达到了, 再谈增加撞击的情况下 保有原来的弧圈旋转水平, 提高到爆冲弧圈的境界. 如果第三关没先过, 只是增加撞击来提高球速 牺牲旋转, 可能会使你的拉球技术退化, 没有强烈旋转的拉球, 威力
-
3精华区帖子均经过本人精心审阅添加,含金量颇高,欢迎查阅。
-
14转: 本人打横板有十年的时间了,过去由于解决不了横板长胶反手在比赛中的被动局面,一直在两面反胶和长胶之间换来换去. 近段时间由于换了块蝴蝶考弗雷特的底板,贴双反太重,为了减轻重量,又换成了C8单长胶.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后,效果比以前打长胶好多了,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1. 以前我的底板都是纯木或偏软的底板,弹性都不好,而我又喜欢不贴海绵的长胶,所以难控制球,打起来球速不快,比赛中进攻失误多,不敢进攻,只能防守,所以常常受制于人.
-
7一.长胶的最常用的方法和战术 首先:站位尽量保持在近台,因为不能主动制造旋转,所以中远台的攻球准确率不如近台。 1.以网前控制为主,迫使对方回下旋球后,用推或加力搓的办法,攻击对方两大角或中路,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 2. 发对方正手位近网短球后,全台快速攻击对方反手,对方回球质量差则加力攻,质量好则再控制网前,一快一慢,一远一近,一左一右,让对方在跑动中增加失误,是长胶高手的主要得分战术。 3.发长球至对方
-
14关于长胶战术理念,业余长胶高手杨建总结了一句话,叫做“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对手的更痛苦之上”。 首先,“自己的痛苦”,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长胶几乎不能主动(或很难)制造出旋转; 2、长胶回球的旋转受制于对手来球的旋转; 3、长胶攻球要求动作幅度小,发力应不超过七分,不如反胶击球潇洒。 其次,“对手的更痛苦”,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1、乒乓球要素是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等。 既然长胶在前三项上不占优势,那么
-
0胶粒向下倒伏: 主要是进攻型打法. 要想进攻,就得发力,要想发力,就得有发力的空间. 长胶打球本身速度就很慢,这就要求长胶最好是在台内击球. 大家都知道,在台内的话,只有向上或左右有发力的空间,而向下发力,拍子直接磕台子上了. 要想进攻的话, 拍子就要么向前,要么向上或前上或左右才能发得上力,这样相应地就有了挤,,提,刮,带,挡,拉,弹,抹等胶粒向下倒伏的动作. 而这些动作基本上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会了一样,其他的自然而然地就会了. 拍头向上(
-
11拱是长胶运动员对付下旋球的一项常用技术,也可以说是长胶运动员特有的技术,具有一定的进攻型技术的特点。在对付下旋球时,由于长胶的胶粒比较软,摩擦力相对较小,球在球板上的支撑点让运动员较难感受,所以,很难用正胶或反胶拉球的技术进攻下旋球,而长胶胶粒向侧倾倒使球产生的反旋转恰好可以用拱的技术来对付下旋球。长胶用拱击球时,回过来的球一般不会带有下旋,常常是接近不转的上旋球。有些业余爱好者不禁会问,那么为什
-
6长胶的反手弹打是非常实用的一项进攻型技术,弹击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飘,弧线低,再加上较好的落点控制,杀伤力较强,是长胶反手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得分手段。长胶反手弹击的动作要领是:将板面横过来(这点非常重要,完全横过来,拍柄与台面180度,甚至拍头向上一些),在来球高点期,不转球击球中部,肘部和大臂相对固定,小臂和手腕向右前方爆发式发力,如果是下旋,击球中下部,更多地向右上方发力。弹击一般在上升期或高点期
-
15长胶拉球比较稳健,只要在做动作时不发死力,命中率一般都较高。长胶拉球不能靠摩擦来制造弧线,而要靠板型和用力大小、方向来控制弧线,要增加挥拍时向上用力的成分。长胶在拉加转下旋球时,一是要注意触球的底部,二要采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长胶拉过去的球有下沉特点。 长胶还有一种拉球的方法,主要用于对付台内的短球,来球时,主动前迎,板型稍前倾,用长胶的胶粒将球前上方“撬”,稍带摩擦,五六成力即可,要注意吃住球,
-
3对上旋来球采取正反手的快带还击,长胶的快带快拨因回球速度快,并带有下沉和发飘,对对方的威胁比挡要大,而且可以随时变借力为主动发力,攻防转换快,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在比赛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应用。快带与挡相比,技术上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它要求步法到位,要有足够的挥拍空间,对来球没有一定的予判,难以完成技术动作。
-
3用于接弧圈球或抽球,“磕”,即在来球刚刚从台面弹起时,就迎球出拍,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强烈,增加压拍角度,防止回球出界。也可用推挤的方法。但长胶球拍的推挤拍形不似反胶前倾得那样厉害,而且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在回接侧下或下旋球时,还可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以争取主动。 磕与挡都是防守技术,两者常交替运用。磕在击球时稍带有一个侧向下切的
-
2挡是长胶防守的主要方法,挡过去的球具有下沉特点,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越发力,挡过去的球下沉越明显,长胶选手常依靠挡回对方的第一板发力攻球得分。 挡球一般用来对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在挡带有强烈上旋的前冲弧圈球时,回球一般多为弧线比较平直的不转球,有时略带下“沉”。在回击正手扣杀球时,由于来球主要表现的是向前的平动冲力,旋转不强,给球板的切向压力不大,同样使回球不带什
-
4长胶球拍的推挤需要更多地向上发力,发力拍型也不宜过分前倾,否则容易下网。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接侧下或下旋球时,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增强推的杀伤力就是加力推,加力推就在于前半截动作要更多地向上发力,出球后一速较快,弧线较高,但落台后二速变慢,下沉。
-
6慢搓、快搓和摆短三种。 慢搓,拍形后仰,搓下降期,向前下方搓。 快搓,拍形稍竖,向下用力,略向前推,注意控制拍形。 摆短时,控制好拍形。比快搓更竖些;要借来球之力。还可适当削弱来球的力量,确保回球低。长胶摆短,极易出高球,原因是拍形竖得不够。 搓球应少用,尤忌讳连续应用,因为长胶的搓球不会象反胶那样搓出下旋球,搓过去的球极易被攻。搓球只对不熟悉长胶性能的有效,或相持中突然一搓令对方来不及调整动作时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