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核心: “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酉州,人说酉州的姑娘好,酉州的姑娘会梳头……”这首蜚声海内外的民歌,先后被李双江、蒋大为等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过,几乎每一本关于中国民歌的书,都会将其收入。
但 自今年5月1日晚 央视“青歌赛”开赛以来,有关各种观点、争议一直不断。特别是5月7日晚出现在青歌赛中的“经典民歌《黄杨扁担》到底是四川民歌?还是重庆民歌”的音乐知识考题,重庆观众和四川观众发生强烈争执。两地观众争先恐后给央视发短信、打电话,重庆观众要求音乐素质评委徐沛东立即公开向重庆道歉,改判四川民歌《黄杨扁担》更名为重庆民歌。而四川观众则要求徐沛东维持原来判:《黄杨扁担》是四川民歌,而不是重庆民歌。两地观众已从5月8日争执到昨晚7时,两地观众一直吵架不休,加上媒体娱记火上加油,有关“经典民歌《黄杨扁担》到底是四川民歌?还是重庆民歌””争吵得更凶。央视至今无法判断 ?
1、事情起因 :都是题目惹的祸
在5月7日晚的比赛中,12号女歌手在回答音乐素质赛题目时,大屏幕上放的是《黄杨扁担》是哪里的民歌?歌手回答是四川民歌。作为大赛综合素质评委的徐沛东判立即她正确。
谁料,直播节目尚未结束,仅一个小时,央视立即收到大批重庆观众的短信、电话,指责徐沛东判题错误。结果在观众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位姓谭的重庆观众说,重庆早已直辖多年,应把《黄杨扁担》从四川民歌,改为重庆民歌。
而重庆也有媒体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徐沛东公开更改,其理由是早在2004年,重庆市委宣传部就作出批示,要求各宣传单位、新闻媒体将原来的四川民歌《黄杨扁担》更名为重庆民歌,理由是《黄杨扁担》诞生在重庆,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歌曲归属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部分重庆观众批评徐沛东,作为音乐素质评委连重庆和四川都不分实在不应该。而且徐沛东将《黄杨扁担》错判成四川民歌,导致那位选手的分数由此增加,这对其他选手是不公平的。 “今天一大早,就有不少群众来到县文广新局,投诉央视将《黄杨扁担》判为四川民歌。”秀山县文广新局局长蒋知富昨日说。他表示早在2004年,重庆市委宣传部就作出批示,要求各宣传单位、新闻媒体将原来的四川民歌《黄杨扁担》更名为重庆民歌。其理由是《黄杨扁担》诞生在重庆,随着重庆1997年直辖,行政区域的调整,歌曲归属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蒋局长说:“重庆应该向央视提出严正声明或申诉,秀山县愿意提供《黄杨扁担》是重庆民歌的所有资料。”西部民歌王:徐大师严厉批评徐沛东,在央视青歌赛影响如此大的平台,重庆、四川不分,是误人子弟
“看了5月7日中央电视台电视歌手大奖赛,我非常生气!”据了解,西部民歌王、《黄杨扁担》的研究者唐腾华已给央视写信,回击徐沛东评委把《黄杨扁担》判为四川民歌。
唐腾华说:“把错误的东西认为是对的,这是误人子弟!重庆都直辖这么多年了,徐大师还在翻老黄历。徐沛东此举是对其他参赛歌手的不公平,是对重庆几十万土家族儿女的不公平。”《黄杨扁担》主唱:要写书为《黄杨扁担》正名
63岁的姚祖恩老人是秀山县《黄杨扁担》有名的主唱。昨天,他也赶到县里有关部门,投诉央视把《黄杨扁担》当成四川民歌。“《黄杨扁担》是重庆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首民歌,可在央视上,重庆却连边都沾不上,你说气人不气人!”他说,他准备马上写一个集子,把《黄杨扁担》的历史细细的挖出来,看今后谁还敢来争。
唐腾华坚决承认《黄杨扁担》诞生在重庆。他介绍,《黄杨扁担》起源于秀山玉屏乡白粉墙村。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黄杨扁担》是重庆三千万人民的骄傲。1958年歌唱家朱宝勇首次演唱《黄杨扁担》,从此,优美抒情的秀山花灯歌曲《黄杨扁担》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国流传。
作者: qq46410 封 2006-5-22 18:35 回复此发言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