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医生,经过十次左右的会面,肯定会让你感觉到进展的。二十次左右的治疗,会让你看到明显的、实质性的改观。
这里有一些判断的标准,可以供你参考。
你看心理医生的目的,应该包括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要记住,这个好受,一定得是不光感觉上更好受了,而且看问题也更客观更积极了。应该是你确实觉得生活的选择多起来了,觉得你的心理医生真的能理解你。
你的心理医生能理解你,这是一切改观的前提。你需要一个能感觉到你的感受和想法,能以事实证明他可以帮助你的心理医生。比如,他具体分析你的内心活动,要能分析的准确无误才行。好的心理医生,是协助你的人。他帮你分析你的想法、感觉、目标。更重要的事,他帮你学着去自己做这些分析。他帮你变成一个自己的好心理医生。也就是说,帮你你通过学习和体会,找到理解自己的方法、规律,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在变得更快乐。
喜欢自己的心理医生的那些咨询者,他们的心理医生必然也喜欢他们。因此,双方更有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当你觉得找对了人,能被理解,能在其帮助下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经历,你会真的着手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你的心理医生能做到让你真的感觉好起来吗?还是只能让你在咨询的那一个小时里面感觉好一点?通过分散注意力让你感觉好一点,是很容易做到的。可是,感觉好起来的真正含义,是整体提高你的自信,提高你处理新情况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卓有成效地让你攻克了那些困扰你的东西,诸如焦虑和抑郁。
如果你和你男朋友的关系让你觉得非常困扰,跟你的心理医生数落他的不是,获得心理医生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可以让你暂时的感觉好受许多的。可是,真正的感觉好起来,应该是这样的——你接受你的男朋友不是个完美的人这个事实,不再因为和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人在一起而绝望,找到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比如制定一个时间表,看看这段感情能被培养到什么程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对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包括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疗法等)的研究发现,心理咨询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很大程度上不是治疗方法本身带来的,而是咨询者与心理医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带来的。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遇到糟糕的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医生与咨询者之间没能达成良好的理解,那咨询可能就会弄得很呆板,效果不好。
有时候,咨询者和心理医生就是不匹配。就像谈恋爱一样,遇到了对的人,你会知道的。遇到了错误的人,只要你仔细考虑一下,也会意识到的。 本文来自织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