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李小葱吧 关注:51贴子:1,471
  • 0回复贴,共1

==【挚爱宇春】==李宇春用品牌赢前途和“钱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周六,李宇春Why Me演唱会在武汉举行。对于国内每年至少几百场演唱会来说,单看这一场并没有多特别。但从演唱会名称上看,比如张学友2007年巡演主题是“学友光年”,北京分站则叫“好久不见”。汪峰演唱会的主题先后被定为“飞得更高”、“信仰”、“春天里”等。实际上随着新专辑而发起新的演唱会是乐坛最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李宇春的“Why Me”演唱会已经持续了6年并被固定在每年3月李宇春生日前后举行。按照天娱传媒的定义,“Why Me”已成为“中国独有的专属个人的演唱会品牌”。年轻的李宇春一边追赶着歌坛前辈们的步伐,另一边已经从品牌入手玩儿起了更高端的演唱会创新,而且几年下来已被证实绝对成功。与此同时,以“现场演唱会”为歌手基础,也让李宇春更接近欧美艺人的发展方向,使她的艺人前途和“钱景”更加明朗。
     Why Me品牌
     最大程度展现李宇春
     第一次Why Me演唱会于2006年3月10日李宇春22岁生日当天在成都举行。当时,这仅仅是作为她拿到2005“超女冠军”后的一次歌迷会性质的活动。演唱会场地是成都锦江饭店一楼的卢浮宫演艺广场,演出以简单明晰的“不插电”为主,本着“谁的生日谁做主”的前提,李宇春还担任了这次演出的导演。据天娱传媒介绍,“Why Me”的主题其实也有李宇春在自问“为什么超女冠军会是我”的意思。后来随着李宇春事业的越来越好,“Why Me”的疑问语气已经弱化,更多了“告诉你为什么是我”的含义。有强大的“玉米”歌迷做后盾,第一次“Why Me”非常成功,李宇春和天娱传媒也看到了把它变成一个长期品牌的希望。
     天娱传媒认为,李宇春作为歌手来说有着天生的现场优势,她本身又有足够多的想法和导演气场,“Why Me”是一个她展示自我、试验创意的好平台。一些担心太“过”的想法和比较个人化的表达,可以先放到“Why Me”上看看效果,因为粉丝的包容度要比普通观众大得多。而对歌迷来说,“生日演唱会”比一般主题演唱会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和忠诚度,这成为演唱会得以延续的基础——从苹果电脑、星巴克到迷笛音乐节,“独家满足感”和“忠诚度”对任何品牌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基础。
欧美大牌
     靠演出延续辉煌
     新媒体的冲击,使传统音乐方式基本宣告衰亡,中国如此,欧美市场也如此。但其实中国大部分歌手还是以“上电视晚会”为目标,因为电视晚会能带来最大的推广度,进而带来更多广告和其他晚会的邀演。欧美艺人更重视现场演出,从酒吧、小剧场、大场馆到十几万乃至数十万人级别的户外音乐节,你现场音乐越好、实力越强就越有大演出商找你,不论你是否年过半百或者上镜后身材臃肿。所以欧美艺人的可持续发展力更强,老鹰乐队和鲍勃·迪伦已经六七十岁但依然能巡演世界。而中国大多数歌手一旦在镜头前遮不住鱼尾纹就意味着告别演艺生涯。李宇春现在走的正是以现场演唱会为基础的欧美路线。
     2010福布斯音乐富豪榜也证实了“演出更健康”的歌手模式。
     第一名:U2乐队(成立于1976年),年收入13000万美元。其中,360°巡演一年来总票房超31100万美元,平均每场毛利1000万美元。
     第二名:AC/DC(成立于1973年),年收入11400万美元。一年99场演出收入22600万美元。
     第三名:碧昂斯(1981年出生,2002年独立发展),年收入8700万美元。其中93场世界巡演收入8600万美元。
     第四名:布鲁斯·斯普林斯汀(1949年出生),年收入7000万美元。他与E街乐队的世界巡演共售出两百多万张门票,总收入16700万美元。
     第五名:布兰妮(1981年出生),年收入6400万美元。一年98场演出票房总计13000万美元。
     第六名:Jay-Z(生于1970年),年收入6300万美元。Jay-Z经营着很多生意,除了嘻哈音乐公司,他还是百威啤酒的品牌总监,两个服饰品牌的创立人,NBA新泽西网队的股东,名下还有连锁夜店、俱亐乐部。但他最主要的收入还是“The Blueprint 3”巡演。
     第七名:Lady Gaga(1986年出生),年收入6200万美元。她出道两年半,凭借从纽约下东区一路奋斗到麦迪逊花园广场的演唱会,106场演出,票房9500万美元。
     第八名:麦当娜(1958年出生),年收入5800万美元。麦姐的巡演每场毛利600万美元,共计13800万美元。



1楼2011-04-01 20: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