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似乎停滞了,又似乎拉着太阳的八骏日行八万里。当我用力顶起盖子从石棺里呼跃而起,才发现是天地静寂的午夜时分。我听见我的一声长啸,久久地盘旋在林子上空,又被山壁反弹回我的耳朵。这声长啸惊飞了山鸟,也把在林子里席地而睡陪着我的人都惊醒了。他们全都围了过来,又笑又跳,全然没有听到我喃喃的低语:误会了,整个儿都误会了。
是的,误会了。以前从外物努力去寻求天理,这种由外及内的路子是整个儿都颠倒了,才会做出对着竹子傻想七天七夜的蠢事来。从今往后,就把这颠倒了的路子再重新颠倒过来吧,不是以眼睛为镜子去照竹子,而是以心为本体,下功夫擦亮心镜。
他悟了,他在瞬间把握了永恒,那是因为他没有停止过对怎样做人、怎样判别是非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积累,终于在某一个夜晚如江河决堤,溢满了他的内心。这一切的到来,或许就因为他身处与文明隔绝的龙场之野,远离王权中心,使他成了一个无所羁绊的政治边缘人,穷荒无书,又使他跳出了旧有的文化屏障。①
那个曾经以矫情的语气摹写我出城时的情状的二十世纪作家的这番话,意在说明龙场的那个传奇性的晚上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伟大的西塞罗教导我们说,所谓全部的哲学,就是学死。我想他这样说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学会了如何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在尘世间生活。在这段难忘的经历里,我从生死的边界经过,伸出脑袋对着那个世界张望了一眼,又把头缩了回来。就像并排的有两个房间,我没有蓦然踏进另一个房间,是因为我爱着此间的悲欣、此间的繁华与荒芜。
这是不是很像一部落俗老套的成长小说,一个寻宝故事?一个青年四处寻找传说中的圣杯,然后,在恶龙的火焰和地狱的边缘他终于找到了它。
本来,我以为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坚毅去抵挡这世界所有的洪水。我是坚强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可是,可是这个不吉利的秋天又让我对支持着我的信念发生了怀疑。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三个突然闯入此间的中原客,因为那张已经埋入地底下的爬满雨水的脸。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你和我,我们都是脆弱的,一口气,一处创口,都会让你从这个世界上滚蛋。
第二章
不愿意出世的孩子—祖父的竹园—万物微语—母亲的病—运河—我想象我是一个侠客—居庸关长城—一个奇怪的梦—我的婚礼—诸氏—娄一斋先生和他的女儿—父亲的墓地—青年学者钱德洪—讲讲战争的事吧—献俘,或我们每个人都是俘虏
1.
我曾经是一个不愿意出生的孩子,在母亲肚子里足足待了十四个月才来到这世上。我祖母说,我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梦见一大片五彩的祥云落在我们家屋顶。于是我一睁开眼睛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了王云这个名字。我到了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急坏了我母亲。她断定我是在她肚子里藏得太久把脑子捂坏了。这个我出生的江南小城以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为界分成南北两片,那时我们租住在北城龙泉山东北麓一户莫姓人家的一栋两层楼房里。院子很大,在我没出生时,祖父就在被他称作“竹轩”的南园种了好多竹子。这样我对这世界的第一个记忆,就是风拂动竹发出下雨一般的沙沙的声响,阳光透过竹叶在我的脸上、身上投下一个个漾动的光斑。我抬头看天,天空像一口井一样平静而渊深。没有风,可是竹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这使我相信,一定有一群看不见的仙人正踩着竹梢在天空中跳着舞。
多年以后我还记得祖父握着一卷书在竹林里摇头晃脑诵读的模样。祖父握书的一只手拢在胸前,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诵读到得意处,那只手就移到前面来,轻轻地捻动着胸前漂亮的胡须。我不知道他在念些什么,但我喜欢他迎着风读出一个个句子时那种抑扬顿挫的调子,喜欢他那张被平静和喜悦笼罩着的舒展的脸。
家人一发现我不在了,准能在竹园里找到我。他们不明白这个沉默的孩子大半日猫在竹林子里做什么。我只是喜欢坐在竹园里。我看蚂蚁爬,看各种各样的昆虫飞来又飞去。我听着竹叶沙沙,如同微语。如果下过雨,我会看着竹尖上的一滴雨水,长久地,迟疑地挂着,最终落下来。我的耳朵会分辨出那滴雨划破空气,又砸进松软的地里的钝钝的声响。尽管这竹园是那么的小,它却让我相信,万物都在微语,整个世界都在微语。
是的,误会了。以前从外物努力去寻求天理,这种由外及内的路子是整个儿都颠倒了,才会做出对着竹子傻想七天七夜的蠢事来。从今往后,就把这颠倒了的路子再重新颠倒过来吧,不是以眼睛为镜子去照竹子,而是以心为本体,下功夫擦亮心镜。
他悟了,他在瞬间把握了永恒,那是因为他没有停止过对怎样做人、怎样判别是非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积累,终于在某一个夜晚如江河决堤,溢满了他的内心。这一切的到来,或许就因为他身处与文明隔绝的龙场之野,远离王权中心,使他成了一个无所羁绊的政治边缘人,穷荒无书,又使他跳出了旧有的文化屏障。①
那个曾经以矫情的语气摹写我出城时的情状的二十世纪作家的这番话,意在说明龙场的那个传奇性的晚上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伟大的西塞罗教导我们说,所谓全部的哲学,就是学死。我想他这样说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学会了如何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在尘世间生活。在这段难忘的经历里,我从生死的边界经过,伸出脑袋对着那个世界张望了一眼,又把头缩了回来。就像并排的有两个房间,我没有蓦然踏进另一个房间,是因为我爱着此间的悲欣、此间的繁华与荒芜。
这是不是很像一部落俗老套的成长小说,一个寻宝故事?一个青年四处寻找传说中的圣杯,然后,在恶龙的火焰和地狱的边缘他终于找到了它。
本来,我以为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坚毅去抵挡这世界所有的洪水。我是坚强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可是,可是这个不吉利的秋天又让我对支持着我的信念发生了怀疑。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三个突然闯入此间的中原客,因为那张已经埋入地底下的爬满雨水的脸。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你和我,我们都是脆弱的,一口气,一处创口,都会让你从这个世界上滚蛋。
第二章
不愿意出世的孩子—祖父的竹园—万物微语—母亲的病—运河—我想象我是一个侠客—居庸关长城—一个奇怪的梦—我的婚礼—诸氏—娄一斋先生和他的女儿—父亲的墓地—青年学者钱德洪—讲讲战争的事吧—献俘,或我们每个人都是俘虏
1.
我曾经是一个不愿意出生的孩子,在母亲肚子里足足待了十四个月才来到这世上。我祖母说,我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梦见一大片五彩的祥云落在我们家屋顶。于是我一睁开眼睛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了王云这个名字。我到了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急坏了我母亲。她断定我是在她肚子里藏得太久把脑子捂坏了。这个我出生的江南小城以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为界分成南北两片,那时我们租住在北城龙泉山东北麓一户莫姓人家的一栋两层楼房里。院子很大,在我没出生时,祖父就在被他称作“竹轩”的南园种了好多竹子。这样我对这世界的第一个记忆,就是风拂动竹发出下雨一般的沙沙的声响,阳光透过竹叶在我的脸上、身上投下一个个漾动的光斑。我抬头看天,天空像一口井一样平静而渊深。没有风,可是竹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这使我相信,一定有一群看不见的仙人正踩着竹梢在天空中跳着舞。
多年以后我还记得祖父握着一卷书在竹林里摇头晃脑诵读的模样。祖父握书的一只手拢在胸前,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诵读到得意处,那只手就移到前面来,轻轻地捻动着胸前漂亮的胡须。我不知道他在念些什么,但我喜欢他迎着风读出一个个句子时那种抑扬顿挫的调子,喜欢他那张被平静和喜悦笼罩着的舒展的脸。
家人一发现我不在了,准能在竹园里找到我。他们不明白这个沉默的孩子大半日猫在竹林子里做什么。我只是喜欢坐在竹园里。我看蚂蚁爬,看各种各样的昆虫飞来又飞去。我听着竹叶沙沙,如同微语。如果下过雨,我会看着竹尖上的一滴雨水,长久地,迟疑地挂着,最终落下来。我的耳朵会分辨出那滴雨划破空气,又砸进松软的地里的钝钝的声响。尽管这竹园是那么的小,它却让我相信,万物都在微语,整个世界都在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