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吧 关注:379,122贴子:8,793,576

【画眉香榭】【高考】部分高考作文题“浮云指数太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转自“中青在线”
http://zqb.cyol.com/html/2011-06/09/nw.D110000zgqnb_20110609_1-05.htm
一楼百度。


1楼2011-06-11 18:36回复
       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题目立即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叫好的不少,骂声也排山倒海般涌来。评点各地的作文题,已经成为每年的“高考节”上,广大非考生的普通人最隆重的庆祝方式。
         虽然,这些叫好声或叫骂声很难认定孰是孰非,但是,对作文题目评析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人们对于“语文应该让人们获得什么”、“高考应该用什么方式考查学生母语能力”的理解和期待。因此,高考结束后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语文教育专家、一线语文教师,请他们评析今年各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
    


    2楼2011-06-11 18:36
    回复
      有的作文题看似角度多元但仍可套用模板
           虽然北京卷的作文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杨洋同时认为,近几年的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是惊人的相似,稍动脑子便可从中找出雷同之处。
           2010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讲的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一定要理想与现实结合;2009年根据《隐形的翅膀》四句歌词自拟题目的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都可以从要拥有一双勇气的翅膀,方可从困难坎坷中飞翔而出的角度入手;2008年材料作文中“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则说明一个人的潜力无穷,还是可以从励志的角度写如何突破困难的瓶颈。杨洋说,这些题目看似角度比较多元,但真正下手写的内容变化并不是很大,模板套用仍被放行,可以说是备一手素材便可包打天下。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严寅贤在分析北京卷的作文题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北京的作文题出的不偏不倚,开放度强,学生可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展开论述。但是由于跟社会文化过于接近,社会舆论常涉及此,学生或许会泛泛而谈,难以写出个性化的有思考深度的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背后蕴含着价值判断。”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王丽说,“网络时代,人容易迷失在信息浪潮当中,这就特别需要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高考作文对整个语文教育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如果高中阶段忽视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到大学时就晚了。”
           王丽的一位在大学当老师的朋友曾经给她讲了这样一件事,这位老师在批改研究生论文时,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论文只有资料的罗列,而没有自己观点,即缺乏“我认为……”。
      


      4楼2011-06-11 18:37
      回复
        “浮云指数高”成高考作文题硬伤
             “看了今年各省份的作文题,总的来说还是有些失望的。”王丽说,“不少题目出的太空、太虚、太不着地。”
             “我之所以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失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题目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了。”王丽说,“有些题目的浮云指数太高,简直就在万米高空之上。”
             她认为上海试卷的题目就属于这一类:“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2.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唐德远老师则把新课标卷的题目“中国崛起的特点”评为今年的“最差”。
             题目要求考生针对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书写自己的感想。“如此宏大的命题并非高中生可以写得出来的,甚至公务员考试都谈不清楚,这是中央高层开会研究的问题。”唐老师说。
             每年高考总有些考生因为跑题而遗憾地丢分,其实,这样的学生中不乏一些文笔很好的学生。
             关于“审题能力”一说,王丽存有质疑。她说“除了考试,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审题这个环节, 如果学是为了用,那么,我们的作文题目为什么不可以出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文章本身的写作上?为什么非要让考生费尽心思去猜测题意?为什么不可以像法国或美国SAT考试那样直截了当?说到底,这种所谓的‘审题能力’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而是考生与命题者的猜题游戏,而且这种‘游戏’一点不美好,不阳光。”
             在王丽看来,广东卷的作文题:“回到原点”、天津卷的“镜子”等都属于需要考生猜的题目。
             “作文题目要落到地上,落到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上,落到社会关怀和公民意识培养上,落到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王丽说,高考的命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希望命题专家们在出题时也能“接接地气”。她还有个建议:专家们出了题之后,自己先试着“下水”写一篇,再让命题组的其他人给做个评判,至少能避免题目太过偏颇。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5楼2011-06-11 18:37
        回复
          漏了副标题
          专家认为,高考作文题也要接地气,贴近学生生活


          6楼2011-06-11 18:38
          回复
            end


            7楼2011-06-11 18:38
            回复
              额觉得高考作文一年比一年变态


              IP属地:上海8楼2011-06-11 18:52
              回复
                高考神马的 离我还是很遥远 瞻仰一下而已
                话说我好想看回到原点的范文


                9楼2011-06-11 18:58
                回复
                  回到原点,这个好没有头绪


                  IP属地:上海10楼2011-06-11 19:00
                  回复
                    是的 感觉范畴很广 不过这题目我喜欢   老师还说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写这篇不难老师喊我们喊我们有空看看这作文来着 或许和中考那作文有点联系


                    11楼2011-06-11 19:05
                    回复
                      脚得高考作文有赶潮倾向


                      13楼2011-06-11 19:13
                      回复
                        这位姑娘广州的?


                        14楼2011-06-11 19:26
                        回复
                          我在广东省


                          15楼2011-06-11 19:32
                          回复
                            望天~~哦哦~~o(∩_∩)o


                            16楼2011-06-11 19:33
                            回复
                              就因为这题目我这几天一直在听这首歌↓↓↓
                              


                              18楼2011-06-11 2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