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晖吧 关注:5贴子:47
  • 0回复贴,共1

2011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作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年
作文(一):给自己一个拥抱
作文(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张名片,例如,豪迈奔放是苏轼的名片,婉约清丽是李清照的名片,坚贞不屈是文天祥的名片……那么,什么是你自己的名片呐?请以“____是我的一张名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点评:二者都是关注学生生活,着重于成长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强调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前者行文重点在联系成长经历,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态;后者则更强调个性特征的凸显,写法上可以更加灵活大胆,写出考生的真性情。
附:
2010年
作文(一):送他人一朵花
作文(二):你的_______,让我记住了你
点评:前者让人联想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彰显了一种无私奉献与乐于助人的精神。而后者的定位较为随性,比较适合用记叙文的形式来完成这篇作文,言语中默默透出人性之美。
2009年
作文(一):一步,一步,再一步
作文(二):春风吹又生(【温馨提示】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又可喻指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件感人的事情,一个新的好的政策……)
点评:相对于前者,《春风吹又生》更难掌握,容易偏题。然而,温馨提示给出的情景,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2008年
作文(一):读完《火车6年不到站》一文,也许你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请以“心灵的‘地震’”为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温馨提示】不要写成读后感)
作文(二):明天的太阳是新的
点评:两题一实一虚互为补充,给考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2007年
作文(一):留点感激在心中
作文(二):我想化作________
点评:前者旨在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滴水之恩并将其永存心底。后者属于半命题作文,横线内填名词,比第一题更好把握。
2006年
作文(一):放心吧,有我们在
作文(二):阅读《母亲的贺卡》,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以“爱的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
点评:题目虽然固定,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其基本内容为“爱”,这种爱,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物之间的。不过,这种爱必须有“传递”这一特性,也就是要写出“传递”的过程,要将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物之间的那种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相互影响的情感真实地再现,不能只是对“爱”的经历与感悟的简单叙说。
2005年
(1)命题作文:走进桃花源(温馨提示:题目中的“桃花源”可以借指美丽的景色,可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等)。
2)话题作文:青春是无价宝。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营养滋养身体,使身体健壮,更需要良好的精神养料——心灵鸡汤,来滋养自己的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少的精神养料,理解是养料,鼓励是养料,善意的批评也是养料……请以“心灵鸡汤”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点评:前者可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出发,写想象作文,可以“桃花源”景区的风光为线,写旅游手记;也可抓住自己的美丽家园,写抒情散文。后者“心灵鸡汤”题目更多抒发人情的冷暖,那些曾经感动过的故事、传递过的爱,都是心灵深处最鲜美的“鸡汤”。



1楼2011-06-18 21: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