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女吧 关注:26贴子:376
  • 0回复贴,共1

56、归国(手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枯黄的落叶往人的脸上扑来,跟在王安睿身后的管家脸上有些尴尬:“二老爷。这几日到扫的小厮有些偷懒,都没有把落叶扫掉。”落叶枯黄的边缘割在人的脸上有一点辣辣的疼,王安睿却毫无所觉,也没听到管家说的话,就算是两个月前,小厮也没有敢偷懒的。但现在?
王安瑞的眉头皱起,去年从青唐出使归来,对青唐德话没敢有一丝隐瞒全数禀告陛下。陛下斟酌再三,又和群臣议定之后决定再派使节,为的就是不能青唐随便说一就把人给送出去,不然今日他国要人,明年别国也会蠢蠢欲动,送一个人是轻易地,多了呢?不说大庸朝的面子往哪搁,也会寒了群臣的心。
以宰相为正史出使,又在边关成兵三十万防备青唐一言不合就开打。本以为青唐看了这种架势就会让步,同意不再替段崇德追究当年之事,这样威远候也算逃过一劫。
谁知德安公主不但没如众人所料,反而提出三点要求,一,大庸需承认青唐皇帝,来往文书上以南北朝互相称呼。
二,大庸和青唐边关互市,从此来往无妨碍,三,燕王之仇不能 不报。大庸同意了这三点,则青唐愿意互相交换质子作为保证。若不同意,那就打一仗吧。
边关互市和燕王之仇,对大庸皇帝来说都不算什么为难的事情,但是承认青唐皇帝,互以南北朝相称,这却让大庸皇帝十分震怒。自古以来,天朝上过统领四方,四方治国无不臣服,哪能乘认青唐为皇帝,日后还要以南北朝互相称谓,从此以后四方之国将以谁为上国?
大庸自然不能同意这一条,但青唐也绝不愿意就这一条让步,双方互不相让,在边关都有重兵,原本平静了十年的眼看战火又起。对百姓来说,不管为什么打仗,总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难写在边关做生意的商人们。



1楼2011-07-16 17: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