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所以在西汉后期汉元帝选绣时被选入宫,当时年仅17岁的昭君泣别亲人,进入京城长安。昭君既然如此美丽,为何“入宫数岁,不得见御”?晋人葛洪所作的《西京杂记-画工弃市》说是画工毛延寿捣的鬼。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在《汉宫秋》中丰富、发展了这个故事。说毛延寿不仅是个画工,还是元帝的宠臣。为了宠幸牢固,使皇帝少见儒臣,多昵女色。于是向上奏本:遣百官遍行天下,广选美女,以充后宫。元帝即令毛延寿去各地选绣,凡选中者均画美人图一幅面呈元帝,由元帝最后筛选。毛延寿是个贪财小人,入选者都得馈送钱财。唯独王昭君性情执拗,又自恃貌美,不肯苟求。毛延寿便在昭君的图像上点了些破绽,昭君便被遣入旁舍,不得面君。“丹青失旧仪,匣玉成秋草。”(梁-王淑英妻刘氏)“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隋-侯夫人)“只因自恃好颜色,不把金钱买画工。”(元-连文凤)昭君被画工毛延寿所误的故事在许多唱本、诗词中大量出现,内容逐步丰富、情节日趋完整,从而更具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