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孝感不是武汉,但在很多方面胜似武汉。随着汉孝城际铁路、硚孝高速、汉孝大道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孝感与武汉将形成“半小时”通勤圈。可以预料,孝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孝感不是武汉,但在很多方面胜似武汉。在这方面,孝感很像江苏的苏州。
孝感要抢抓机遇,积极做好“融入武汉城市圈”和“魅力孝感”两篇文章。以孝命名的孝感,距离武汉最近,必将承载科学发展的新使命新希望,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现辖云梦、大悟、孝昌,汉川、应城、安陆,孝南三县三市一区,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
――中华孝文化名城。是全国唯一一座因“孝”得名的中等城市。中国古代24孝故事中,就有董永感天、黄香温被和孟宗哭竹三个发生在这里。
――最具交通区位优势的中等城市。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纵贯南北,沪蓉高速、福银高速、汉渝铁路横穿东西,汉江、府河汇通长江,立体化、高速化、集成化的交通格局,使孝感成为中国中部交通的重要节点。随着汉孝城际铁路、硚孝高速、汉孝大道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孝感与武汉将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休闲商务游、历史文化游、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游四大品牌加快形成。以京珠、汉十高速公路为轴线的两大景观带宏伟壮观,双峰山、观音湖、白兆山、汈汊湖等十大景区,景色怡人。汤池、双峰山、观音湖、天紫湖等四个国家“4A”景区集山光水色于一体,寓观光游玩、休闲度假、健体养生于一身,孝感已成为武汉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发展为先、产业第一、企业家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致力为投资孝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已形成经济高成长、投资高收益、环境高安全和商务低成本“三高一低”的经济环境建设模式,基本实现“审批项目最少、办事环节最简、申报资料最省、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的目标。先后被评为“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和“粤商最佳投资城市”。
——中部崛起的产业高地。全市现有逾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余组产业集群、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培植和支撑了汽车机械、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制品、生活纸品、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等优势产业;农、林、牧、渔、果、茶、药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航空产业、高新产业、现代贸易、先进制造等,将把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孝感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产业转移的密集承接平台。武汉光谷·孝感产业园、深圳产业园、上海产业园、华工科技孝感产业园、三江航天产业园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法国雷诺、德国西门子、日本矢崎等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外资企业400余家,以银鹭集团、金红叶纸业、爱仕达电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投资孝感。
——武汉城市圈最具潜力的经济板块。“十一五”以来,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快车道”上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到2012年,孝感将在武汉城市圈8城市中率先实现GDP逾千亿元目标。
当前,孝感已整体跨入工业化中期门槛,迎来工业规模加速扩张、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经济内生动力加速增强的发展黄金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别山**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形成共振效应,孝感经济社会正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一座经济总量大、城市规模大、区域带动力强的鄂东北大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可以预料,孝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孝感不是武汉,但在很多方面胜似武汉。在这方面,孝感很像江苏的苏州。
孝感要抢抓机遇,积极做好“融入武汉城市圈”和“魅力孝感”两篇文章。以孝命名的孝感,距离武汉最近,必将承载科学发展的新使命新希望,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现辖云梦、大悟、孝昌,汉川、应城、安陆,孝南三县三市一区,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
――中华孝文化名城。是全国唯一一座因“孝”得名的中等城市。中国古代24孝故事中,就有董永感天、黄香温被和孟宗哭竹三个发生在这里。
――最具交通区位优势的中等城市。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纵贯南北,沪蓉高速、福银高速、汉渝铁路横穿东西,汉江、府河汇通长江,立体化、高速化、集成化的交通格局,使孝感成为中国中部交通的重要节点。随着汉孝城际铁路、硚孝高速、汉孝大道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孝感与武汉将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休闲商务游、历史文化游、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游四大品牌加快形成。以京珠、汉十高速公路为轴线的两大景观带宏伟壮观,双峰山、观音湖、白兆山、汈汊湖等十大景区,景色怡人。汤池、双峰山、观音湖、天紫湖等四个国家“4A”景区集山光水色于一体,寓观光游玩、休闲度假、健体养生于一身,孝感已成为武汉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发展为先、产业第一、企业家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致力为投资孝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已形成经济高成长、投资高收益、环境高安全和商务低成本“三高一低”的经济环境建设模式,基本实现“审批项目最少、办事环节最简、申报资料最省、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的目标。先后被评为“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和“粤商最佳投资城市”。
——中部崛起的产业高地。全市现有逾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余组产业集群、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培植和支撑了汽车机械、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制品、生活纸品、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等优势产业;农、林、牧、渔、果、茶、药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航空产业、高新产业、现代贸易、先进制造等,将把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孝感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产业转移的密集承接平台。武汉光谷·孝感产业园、深圳产业园、上海产业园、华工科技孝感产业园、三江航天产业园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法国雷诺、德国西门子、日本矢崎等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外资企业400余家,以银鹭集团、金红叶纸业、爱仕达电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投资孝感。
——武汉城市圈最具潜力的经济板块。“十一五”以来,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快车道”上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到2012年,孝感将在武汉城市圈8城市中率先实现GDP逾千亿元目标。
当前,孝感已整体跨入工业化中期门槛,迎来工业规模加速扩张、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经济内生动力加速增强的发展黄金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别山**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形成共振效应,孝感经济社会正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一座经济总量大、城市规模大、区域带动力强的鄂东北大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可以预料,孝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