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日报(麻瓜版)吧 关注:78贴子:472
  • 2回复贴,共1

预言家日报(麻瓜版)————8.3今日头条:邓不利多为何必须死去? 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邓不利多为何必须死去? 让罗琳告诉你


您对哈利系列最深之怀念是什么?

JKR: 一切。我享受写作HP的过程,而且将会极其怀念这种感觉。我七本书的构思是从一开始就做好的,也想好了这一特别的结局,希望我可以按我原来的想法完成故事,这将是我引以为荣的事。(离开HP)也许我会低落一段时间,然后开始新的尝试。

你的孩子有没有显示出魔法的天份?
JKR: 我书中的男女巫师在小时候都会因为有魔法天份而有非常之举,我的孩子们也不例外。我的大女儿非常有理性和逻辑性,我觉得很不错。

说说你要杀死的人物好吗?
JKR:可以理解有些作者一定要杀死重要人物,不给后人留任何余地。我其实并不喜欢让主人公死去,写第六本结尾死去的人物(邓不利多)时我一点也不开心。我真不想这样,我已经有几年没有计划让谁死去了。就象JOHN刚才所说,虽然并不象你们想象得那么痛苦,但当我写到相应的段落时还是很悲伤的。”

为何选择Doctors without Borders机构举行慈善活动,为何六年来未曾来到美国?
JKR: 我曾经在与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合作期间接触到医生无国界(Doctors without Borders)这个机构,我发现无论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比如黎马嫩的战争,医生无国界总是第一批出现在现场的组织,他们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机构,就象他们的名字,医生无国界,无论宗教种族,无论情况如何,哪里需要帮助,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在我有能力且可以不断赚钱的前提下,他们是我愿意支持的机构。我们曾合作支持过一些特殊人群,这次我们是合作为世界的文化做贡献。说到美国,我喜欢美国,也喜欢来纽约,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但在过去六年中,我生过两个孩子,他们太小的时候不适于长途飞行。现在他们可以了,所以回到纽约的感觉很好。


为什么邓不利多一定要死?
<P align=left>如果你熟悉我的文风,你会发现英雄到最后都是孤独的。现在没有了强有力的后援,要成为英雄,他必须独立奋战。其实哈利也不孤独,他还有两个好朋友。这一点去年一个哈迷在问我同样问题时,替我总结的,也是我想说的。在这类巨著中,英雄最终必须独立面对一切。

第七本和其他的书有何不同?
JKR: 有些不同。主要情节和我计划的一样。二位原来计划生存的人物死去了,一位还活着,所以有些变化。

读自己的作品时有何感想?
JKR: 实话说,我不喜欢读自己的书。这就是为什么今晚我只读一小段的原因。我想来听我读书的听众可能在提问和听读书之间更愿意选择前者。因为我读的时候自己也不舒服,我也不擅长朗读。

下一步的计划?
一部给儿童的充满温情的短篇图书,已经写了一半了,完成HP作品后我会先完成这本书。
 
  


1楼2006-08-03 11:20回复
    美两顶尖作家呼吁不要杀死波特 罗琳不买帐



    据路透社纽约报道,周二,和罗琳一起参加慈善读书会的两位美国顶尖作家——“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的约翰欧文(John Irving)和“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一起向罗琳强烈呼吁,请求罗琳不要在最后一部哈利波特小说中将波特杀死,但没有得到罗琳的答允。在周一早上,这3位名作家在参与慈善阅读前,在纽约电台城市的音乐大厅共同参加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会上,欧文说:“我会不断地划着十字,护佑哈利。”斯蒂芬金说,我相信罗琳会“公正”地对待波特,我不想让他掉进莱辛巴赫瀑布的深渊。(注:斯蒂芬金指的是柯南道尔原先计划在《最后的难题》中让福尔摩斯和其死敌莫里亚蒂教授一同跌入莱辛巴赫瀑布深渊,以结束福尔摩斯的故事。岂料,痴迷的英国读者们竟然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噩耗,成千上万的伦敦警察、工人、市民情绪激动地上街集会,浩浩荡荡的人们抬着棺材,在福尔摩斯的住所——贝克街221号门前,一遍又一遍地高呼“福尔摩斯,复活!”的口号。这种情景,让柯南·尔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他不得不让福尔摩斯下一个故事里面又一次“起死回生”。)
    斯蒂芬金回忆起有一次在他的小说《死亡地带》中,他曾经想让一个角色要杀死一只狗时,他惊讶地收到了许多抱怨的信件。他说:“你想做得漂亮,也可以对大家说——‘你不喜欢那样,我表示抱歉’(指罗琳语),但想想我自己那事,那只是一狗,并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两个人(指罗琳要叫2名主角死去的事),那狗也不是真的狗啊。”“我把狗弄醒了,它是幸运的,它只是一条虚构的狗,但是对于人来说就太麻烦了。”
    罗琳女士表示她已经注意到欧文比她杀死了更多的角色。 她说:“当哈迷们谴责我偶尔的残忍的时候,我感觉我让他们坚强了起来,可以去读约翰欧文和斯蒂芬金的小说了。我认为他们不管怎样都必须坚强起来。因为外面是一个更残忍的文学世界。”

    相关资料:
    约翰欧文(John Irving)被美国文坛泰斗冯内果誉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的约翰欧文(John Irving),是当代知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作品中所呈现高超的说故事技巧与优美的文学性,使他常被与狄更斯和 J.D 沙林杰等重量级小说家相提并论。怹的小说不仅赢得书评界的一致推崇,而且叫好又叫座,是美地区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Irving 生于一九四二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艾克斯特,即使患有阅读困难症,仍无损于他自小对书籍的热爱。就读于艾克斯特学院时,便培养出对写作的兴趣,且一直持续至今。他的作品由于戏剧性强、情节精采细腻,每每受到好莱坞的青睐,将之改编成电影。二○○○年,Irving 更以《心尘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一片,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改编剧本奖,成为九年来第一位获得自己小说改编的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家。除了《心尘往事》外,他还着有《新罕布什尔旅馆》、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A Prayer for Owen Meany、A Widow for One Year 等书。他的作品曾被翻译有二十余种语言,欧洲各国几乎都有他作品的译本,日本文坛也对他极为推崇与肯定。斯蒂芬金(Stephen King) 斯蒂芬金以写恐怖小说而名利双收,有“恐怖小说王”之称。他所写的30多本小说不但在英语国家畅销,且被翻释成30多种文字而行销于世界各国。按《富比世》杂志估计,史提芬京光在1996年到1997年之间,其收入就达到8400万美元。由于斯蒂芬•金的小说情节多为惊悚骇人题材,再加上他的笔锋犀利且铺陈迂回,令人读后不寒而栗。当然,除了擅长营造恐怖气氛外,其一般性的故事题材也是他的拿手绝活,让人一开卷便欲罢不能。他的作品后来几乎都被搬上大银幕,例如《魔女嘉莉》、《再死一次》、《鬼店》、《克丽斯汀的诱惑》、《狂犬库丘》、《战栗游戏》、《宠物坟场》及近期的《绿色奇迹》等,而让他声势达到如日中天的,莫过于叫好又叫座的《刺激一九九五》。如今,斯蒂芬金成为全世界收入最丰的作家,其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数量亦荣登冠座。要说惊悚恐怖小说的第一把交椅,斯蒂芬金当之无愧。


    2楼2006-08-03 11:34
    回复
      罗琳暗示罗恩将赢得赫敏的心



      TimeOnLine网站报道,罗琳在纽约的见面会上强烈暗示赫敏和罗恩将在最后一本书中发生故事。大家都知道赫敏是以罗琳自己为原型的。 罗琳告诉观众:赫敏希望和一个她非常了解的男孩建立亲密的关系。如果她透过厄里斯魔镜看去,她将会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她会看到自己和”一个大家都能猜得到的人携手同行。
      赫敏和罗恩是否会成为HP作品中的达西和莉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罗琳对一些哈迷认为赫敏会爱上哈利的想法忍俊不已,她说:“有人希望赫敏和哈利会在一起,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3楼2006-08-03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