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爷儿”和中秋民俗文化 北方的中秋节息息相关,比如北京,中秋节和兔爷儿的紧密联系,
就好像春节一定要吃饺子一样。而南方的中秋节,和兔爷儿一点儿也不沾边,可为什么兔爷儿看着就这么卡通呢?原来老祖宗一直信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当女人在祭月的时候,身边的小孩子看着觉得新鲜,不知不觉地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在明末就产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泥塑兔神,面贴金泥,身施彩绘,美名其曰:兔爷儿。慢慢地,走下“神坛”的兔爷儿其实就成了儿童的玩具,在服装道具上翻出的花样,恐怕让如今的Hello Kitty和Snoopy也只能甘拜下风。
据说在老北京,中秋也是要放三天假,孩子们也不上课,逛“泥兔摊”就和逛庙会一样热闹,而且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确实很有气氛。只是如今的北京,即便到了中秋,兔爷儿并不多见,就好像元宵节拉兔子灯的习俗也已经淡了不少。说到中秋的习俗,在老上海,每到中秋前后,店肆中卖桂花酒的生意总比平常好得多。上海人很喜欢吃糯米桂花甜酒酿,也喜欢将桂花作为食品制作中添香的佐料,如桂花糕、桂花茶。不过到了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大家还是觉得中秋吃月饼比较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