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余音吧 关注:13贴子:598
  • 8回复贴,共1

【转载】【步步惊心】执手相看魂欲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0°


1楼2011-09-19 12:47回复
    送春归去迎夏来,她与八阿哥分手后,彼此都有默契的拉开距离,给对方治疗伤痛的空间和时间。那一场爱情的错觉,他们都决定藏于心中腐烂在记忆深处。可她理智的逃离了一张情网,却不料又走进了另外一张。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在畅春园里,若曦误闯胤禛的秘密基地,他们共处静湖里的一条小船上。 身旁是翠碧荷叶,一眼望去满眼绿意,脚下是脉脉水流,深沉悠转。荫荫夏日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个是胤禛钟爱的秘密的旖旎之地,连从小玩到大跟随于他的十三都没告诉,却毫不吝啬的与她分享。
    看到若曦有样学样的似他那般半靠着船,把头搭在船尾,闭上眼睛,贪婪的享受阳光,微风、清香、水波,心情放松无半点杂思,我的眼前就不免浮先一副夏日午后宁远静溢的工笔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四周碧叶连天,红荷娇羞点缀,一条细小的船掩在其间,船上的两个人闭目养神,呼吸着幽幽荷香在午后的暗香浮动……不理世事,不谈风月,何等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那是我的印象中,有关若曦与胤禛的一副最美好的温情画卷。 让我对胤禛好感加深的,是他此时对若曦的态度。 全然没有了初时草原骑马时的轻佻肆意,虽有情不自禁的握住她的手,可又是绝对尊重若曦的意愿的。
    他凝视若曦时目光的温和清亮,以及唇畔的丝丝笑意……猛然发觉,神色冷峻如他,对人不假以颜色如他,在看望若曦时,眼神从来都是带着笑的,那种轻松的,舒畅的笑意,有时候隐于嘴角显于眉梢,有时候泻于眼神,不由得感叹;何需重金求得相如赋?脉脉此情自此诉。


    4楼2011-09-19 13:02
    回复

      太子风波已过,若曦仍心有余悸。
      赏梅时的心不在焉被他发觉,胤禛轻嘲她的毫不言羞,若曦却坦白心迹,她说女人天生就会演戏,假话奴婢也会说,王爷若想让奴婢扮柔情万种,奴婢愿意演这场戏,可奴婢觉得王爷是宁可听真话的,即使它会伤人。
      胤禛闻言嘴角逸笑,眼中清冷俱散,眼中柔和温暖,我想他是快乐的,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孤寂了那么多年的灵魂,今日终于找到了懂他的人。其实他和若曦在骨子里都是同一类人,性情同样的坚韧挺拔勇于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在她面前,他慢慢卸下高高在上的冰冷面具,他也会骗人,他也会捉弄人,他也喜欢逗弄自己喜欢的女子,如他的一句:皇帝就不许和妃子取乐了?
      见到她和十四互送东西,他心知他们的随意坦荡,即便是有所怀疑她属意十四,仍不点破,他嘲弄戏谑这些的无伤大雅,只是不愿见她再与除他以外的人拉拉扯扯哭哭涕涕。
      他这是在吃醋吗?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笑,这个男人还是头次将他的情绪暴露地这么彻底。
      见到她被十阿哥无意踢中侧肋,他眼中瞬间满是心疼,听到她点醒十阿哥他喜爱的一直是芙蓉糕,他一定也是震惊的吧。
      有时候我们难免自私,对于喜欢自己的人,总是希望他对自己一直清深不变,尽管自己确实不能对他有所回应。我会喜欢若曦就是这点:总是愿意去原谅,总是愿意去记得好的,对于不爱的人,她不会惺惺作态霸占不放。
      担心她的伤处,他特意来看,微笑知君欲诱谁,两行玉齿露参差,此时心意真相属,可肯依前举誓词。对着她许下坦诚相待的约定,把自己连康熙都未曾起过疑心的机密心事告诉她。他一直都知道她的不甘心,知道她在云淡风清背后一直渴望紫禁城里有人能真心待她,给她所有的真实、安全和爱情。
      她的赌注这么大,他想不赌的,可却又害怕与她就此错过,终生错过得到她的真心的机会。
      而他用这么巨大的机密想换取的信息,却是想知道她到底伤在哪里,是否严重。
      其实,看到这里我有所怀疑,胤禛在问问题时有所停顿,造成悬念,是不是他想问的,其实并非是这个?
      若真是如此,那他想问什么呢?是什么问题让他这般难以启齿而后避而不谈的呢?
      是朝堂政事,还是她的感情走向?
      记得她与十三的月下谈心,当时十三对她言之凿凿,再三叮咛她定要保持本色,万不可卷入皇位之争中,担心她一旦失宠,便会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十三的意思,也是胤禛的意思吧。相比较八阿哥特意来询问若曦有关田文镜之事,我总觉得也许胤禛对若曦更为认真怜惜,为若曦想的更多。
      既然不可能是政事,那就是情事?
      他是不是以为若曦与十四有所牵连?若是这样,那很多细节的问题都豁然开朗了,比如说他设计若曦拿回簪子时,喊十四弟,讽刺说若曦你就这么怕他吗?那为什么又不问呢?
      想来是听到若曦与十阿哥的那番有关芙蓉糕与冰糖葫芦的讨论,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只需耐心等待就好。也因为这样所以才特地跑来,对着她许下了坦诚以对的约定。
      细细嘱咐她日后行事要多加注意小心谨慎,他抽了一张他的字帖后才提步而出。他一走,若曦顿时觉得,这屋子是前所未有的冷清。


      7楼2011-09-19 13:03
      回复
        御花园中,赤栏桥外,千树桃花,笛声悠扬,白鸥浩荡。
        若曦与十三对酒当歌,谁说男女之间不能成知交?两个不同时空不同背景不同性别的男女知己,在明月当空下,在桂香馥郁里,把酒言欢,畅意人生。
        而若曦从十三的口中,终于知道胤禛对她的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那人边。
        那个一贯心中自有定数的胤禛,那个沉稳不乱深沉内敛的胤禛,他也会月下徘徊犹豫不绝。
        与十三的肯谈畅说若曦明白了胤禛在心事莫测极难令人亲近的冰冷面具下的热血沸腾,他的灵魂一直孤寂。像冰山下的火种,人人只道那是寒冷坚硬的冰块,有谁能发现识得内里火光的炽热呢?
        十三说,莫要负他,莫要伤他,她不能,也不该伤他。
        若曦应承着,是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谁知,月夜谈心是若曦与十三离别十年的序幕,也是她与胤禛不能曝光,无法光明正大的开始——原本日渐明朗的感情局面因她的无心之过,在八阿哥的有心针对下,造成了十三流芳养蜂夹道十年幽禁,胤禛他则永远失去了光明正大请求指婚娶她的机会。
        散布谣言,造谣中伤,请君入瓮,铲除异己,八阿哥的计谋处心积虑天衣无缝,若非十三的挺身而出,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若曦当时知道这一切是她当初的恻隐之心不忍看之的一己之似造成的,如果若曦知道自己后来会爱上胤禛,如果她当时知道就因为自己当初的不忍心造成后来她与胤禛的决裂,只怕她打死都不会出声,以至干预历史吧。
        


        9楼2011-09-19 16:46
        回复
          一个九阿哥,为抒发怨恨,不但挑拨胤禛与弘时的父子关系,还派遣玉檀布眼线,挑拨若曦与胤禛的感情;一个八阿哥,若曦当初提醒他防备胤禛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场,后来此事被八福晋知晓,虽然她是从九阿哥那得来消息,但若非八阿哥亲口泄露,九阿哥怎么会知道?而九阿哥与他在夺位失败后互通消息,八福晋又怎么可能不知情?明知道自己的老婆性情狠辣,若他真的有考虑到若曦,就该守口如瓶。无论这件事他是不是主谋或者帮凶,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他是默许的。争夺皇位从小学习治国安邦之术的阿哥们哪个是纯粹干净的?即便是温文尔雅翩翩君子的八阿哥,也会狗急跳墙疯狂反扑。
          可能他以为只是一通话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伤害,却不知,就因为这通话,让若曦没了孩子,也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可能。甚至最后导致若曦远离胤禛另嫁十四,至死都来不及见最后一面。
          


          18楼2011-09-20 08:58
          回复
            八福晋当时对若曦说“你是从贝勒府进的宫,又受了爷那么多年的恩惠,他想让你和我们撇清关系,哪有那么容易?对了!九弟要我转告你们一句话,‘我们若有十分伤痛,也必要你们承受五分。’”,难道若曦这么多年的左右为难和痛苦还不够多吗?‘我们若有十分伤痛,也必要你们承受五分。’何忍至此?想比较之下同样为板上鱼肉任人宰割的十四,他对若曦前前后后至死方休的维护,我真的心寒一片,原来世界上真的没有白吃的午餐,真的没有白给的恩惠,你无故得到的总有一天要归还,可是,为什么代价是如此的高昂?
            若曦之前得到这么多的眷顾疼惜,最后也因此而被牵连左右为难,天妒红颜芳魂幽逝;八阿哥他们先前得到了若曦的暗示提醒占了先机,但也因此在胤禛登基后被幽禁折磨;胤禛最后固然得到了皇位,却彻底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以及未出世的孩子,他那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相守一生子孙环绕的幸福从此残缺,心也随着伊人逝去而再也不复完整。
            


            19楼2011-09-20 08:58
            回复
              能怪胤禛残忍无情手段阴狠么?他身处帝位力行改革,身处动乱只得压迫八爷党以防内忧外患危及政权,加上那十年政治生涯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怎么不可能因怨恨而性情大变?再者,宁枉勿纵的道理帝王都深知其中,皇位原本就来的心虚,他怎么可能忍受再一次的失去?除了抑制一切可能,他还能怎么办?;
              能怪若曦犹豫不决徘徊不定么?她来到古代之前,灵魂是理性成熟的现代女子,她怕死,她怕痛,如果牺牲的前方看不到幸福和快乐,那她的牺牲有意义吗?如果两个人注定分离,那又何苦再苦苦纠缠?又有谁规定为爱情放弃生活就一定比为生活爱情高尚?可她终究还是个平凡的女人,有留恋的爱情和相交的友情,有想保护的人,在感情与理性之间不断回旋挣扎,她一面不愿面对现实,一面又放不下,做不到视若无赌听而不闻,如此的心碎矛盾,你能批评她的犹豫,却不能责怪她的真实。
              这一场皇位之争情感之战,到底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到最后,真相大白,若曦一直辛苦隐瞒不让胤禛知晓的事终究还是纸包不住火,八阿哥的亲口细说加速了若曦出宫的速度,也加快了她奉旨下嫁十四的步伐,胤禛终于放她走。
              看到他们决裂的那一幕,那种心如死灰灰飞烟灭的痛楚如潮汐般一遍一遍的袭上心头,爱是双面利刃,伤了对方,自己也受了重创。可明明彼此相爱,为何却又彼此伤害?
              胤禛说“朕多么希望这次是老九做的,可不是!是老八亲口告诉朕的。他一字字告诉朕的。他教你骑马,他送你茉莉花,你自打进宫时就戴在腕上的镯子也是他送的,你们在草原上牵手一同看过星星,一起赏过月亮,他抱过你,吻过你,你们有过盟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20楼2011-09-20 08:59
              回复
                胤禛说“若曦,你瞒得我好苦!为什么要让他对我做这件事情?让老八一刀刀刺到我心口,而我只能微笑着静龘坐着由他一刀又一刀的捅。为什么你当年非但不告诉我,还故意默认我对你和老十四的误会?为什么?原来自始至终都是老八!‘定不负相思意’?”
                胤禛说“不要说了?老八给我细细讲述这些的时候,我心里一遍又一遍在怒吼的就是这句话,可我却只能若无其事地继续听着,我是什么感觉?我是什么感觉?”
                胤禛说“你知道它有多痛吗?你让老八如此伤我,你怎么忍心?”
                最后,胤禛说“不许你碰朕!从今日起,朕永远不想再见你!他们休想再让朕难过!”一语成真,他们此生真的再无相见。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能够理解若曦的想法,她的担忧:她怕爱会死,她怕再相对下去,她怕想起来都是痛苦,原本的爱恋都转变成恨意,不如把记忆定格在最美好的那一瞬,这样将来余生回味时,还能微笑。相爱容易相守难,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可,离开了爱固然是离开束缚,那恨呢?那遗憾呢?
                


                21楼2011-09-20 09:00
                回复

                  ``````````````````````````````````````````````````````````````````
                  人生变数无常更是无奈,我们唯有好好活,不能白走这一遭,甜美也是一步,心酸也是一步。
                  ‘我想我知道,我的坟墓很矮小,周围是青青的野草。我的坟前只有一块木板,上面只有四个字。 ’
                    ——识君不悔


                  24楼2011-09-20 09: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