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安思文吧 关注:130贴子:20,143

回复:【风中叹息】江湖·夜雨·镇魂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长的梦,也可以找到出口。
出现在码头的人,听得对方确证身份,点头,微笑,不语。
然后身中暗枪,猝然栽倒。
意外么?悔恨么?偏偏选了这样一条路逃往生天?
七年未敢脱下的防弹衣,到底没能挡住这通往出口前的最后一击。
这一枪,要杀的是耀东,还是阿琛,又有什么关系?
你我都是弹球,命运的决定权不在自己手里。
你认命,我不认命,但结局又有何分别?
殊途同归。
人世间最悲哀的,不是身陷噩梦,也不是于梦中找不到出口,却是拼将一生去赌上一局,却发现自己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原本便是一盘死棋,机关算尽,也只是自作聪明。
命运无常。
但不残酷,又怎么可以叫做命运?
年轻人,你是有些本事的,可这世间有些事,是你想都想不到的。
所以一个几十年没回澳门的老家伙能怎么样,你看,没过一晚,你便知道了。
暗花,The longest nite.
多妙的英文片名。
这一晚有多少惶恐、悲愤、不甘、绝望,到底是过去了。
好一番清场,该去的,该来的,该停驻的,该随风的。
换得了清平世界么?
洪先生不是上帝,挥不动那只覆雨翻云手,他朝黄鹊在后,却也未必能够幸免。
也只是暂赢一局而已。
不过现下似乎不必担心此事,因为少有滴水不漏的算计,而多有自命不凡的狂徒。
下一个阿琛,又在哪里呢?
过了今晚,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也许一小时后,你就知道了。



37楼2011-10-27 22:40
回复
    PS一下,此片的国粤语台词含义有较大分别,限于我的粤语理解能力,这里选用的主要是国语版...再PS一下,人名基本是按粤语版写来,从“佐治”可以得见~

    


    38楼2011-10-27 22:56
    回复

      弦外音(上)
      即使事先有人剧透,《暗花》仍可令观者暗自心惊。
      乾坤朗朗,走在阳光下,也依然驱不走内心的寒冷。
      局中真意,观者其实也难以道明。
      当真是冷酷诡奇。
      不得不提到游乃海,这是《枪火》之外另一部以情节触动我的作品,并非完美,却自成一格,可堪回味,当然,也少不了司徒锦源。
      当然还有银河映像少不了的名字,杜琪峰,无论做导演还是监制,个人风格都极犀利地渗入作品,为其打上杜氏标签。
      不过现在想说的是游达志。
      并不很了解这位导演,只知道他来自马来西亚,是银河映像的早期骨干,杜琪峰的得力助手,有人说他是枪战片导演中的王家卫,他的心思教人捉摸不透。
      但他执导的影片数量却极有限。
      不过即使只有一部《暗花》,也已经足够。
      这部至今时常被记错导演名字的作品,许是受到九七情结影响,于公映时票房并不尽如人意,未能收回成本,又在获得多项金像奖提名后,铩羽而归。
      因为那一年,有一部作品,叫《野兽**》,主演黄秋生,导演陈嘉上。
      于是输得大约也没什么心不甘情不愿,何况都是佳作。
      忽然想起现下的影坛,陈嘉上交出一部普遍评价糟糕的作品《画壁》,被人认为差过一向质量不高的马楚成作品。
      谁都回不去的,若时光可以倒流十几年,陈嘉上是那个率献佳作的青年才俊,马楚成是可以拍出清新文艺片的优秀摄影师,游达志是不愿抛弃个人理念的青年导演。
      也许如今依然活跃在香江影坛,已是成功,没有理由妄断而今的陈嘉上、马楚成们,不会快乐满足。
      可是游达志身在何方,他有没有放弃曾经的那些梦想?
      只有电影,有可能给我们答案。


      39楼2011-10-29 01:13
      回复


        来自掌上百度40楼2011-10-29 07:22
        回复
          我那扑面而来的别字……


          41楼2011-10-29 10:14
          回复
            代码可以敲晕人的,症状就是这个~


            43楼2011-10-29 23:17
            回复
              弦外音(中)
              天涯论坛曾有一帖,发表于2003年,楼主抱怨向其推荐《暗花》的人,认为其远不可与《无间道》相提并论,结果被人再三驳斥,持续八年之久。
              太多的银河映像作品会被人有意无意与《无间道》比较,结果总是争论不休,一方似乎冷艳高贵,一方仿佛大众流俗。有那么一段时间,于网络上褒扬票房失意作品,总显得观影者眼光独到,品位非常。
              有时候,严谨的逻辑,精彩的剧情,出色的演技,都成不了人们涌向电影院的动力——
              近年来公映电影的卖点,被炒作至某些地步,又如何可以言说与观众兴趣无关。
              票房和口碑间的平衡,总是极微妙的。
              所以很多时候,票房和奖项都是对作品的肯定,却不是其品质的切实保证。
              时间总是可以给人们更好的答案。
              有网友对我说,一部优秀港片的检验标准其实是,许多年后,你还可以在盗版碟店看到它的身影。
              其实有些道理。
              回到比较,被提及最多的,恐怕就是《暗花》与《无间道》,也许是因为双主角结构,内鬼的设置,以及暗色基调。
              不过于我而言,两片最值得称道的部分,却不尽相同。
              《无间道》令我最感满意的是其剪辑与配乐,初次观影时,我深深怀疑,吸引我于屏幕前未移半步,大半要归功于这节奏感出色的剪辑。配乐亦不必多言,营造紧张氛围的部分,算是维持港片一贯水准,而煽情部分,可令颇多人印象极深。
              《暗花》则以滴水不漏之设局,在限时情节内高速运转,带动观者思绪,与主人公一起奔忙。在微茫的希望破灭后,不禁一声叹息,进而沉思不绝。
              不过说到底,经得住考验的还是,这是两个好故事。


              45楼2011-10-30 01:07
              回复
                有网友对我说,一部好的港产片的标准…………我觉得是正版碟店。
                参考杰哥的CD。


                来自掌上百度46楼2011-10-30 09:47
                回复
                  两种说法其实都靠谱~


                  47楼2011-10-30 10:17
                  回复
                    此处需要PS一下:
                    其实《无间道》令人直接联想到《暗花》的,恰恰就只一句台词,不过来自于《终极无间》,记忆经由转角,到底找到了来源。
                    在《终极无间》一片中,心理医生提及到,卧底**临别时曾提及一句”过了明天就没事了“,却不料就此永诀。
                    然后观者便看到想做好人而不得的,在重压中焦虑不安日趋分裂的刘建明,在通往结局的道路上,不断提及这句话。其间苍白的自我安慰和茫然无措,不必多言。
                    由于《无间道》一片中,并没有这一句台词,《终极无间》的闪回镜头,其实有些突兀,使我瞬间分神,思绪飘至《暗花》。
                    那里有一个身在警队却为黑帮卖命的阿琛,反反复复地安慰自己,过了今晚,就什么都解决了。
                    观影经验丰富的人们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台词容易一语成谶。
                    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如何强调,也只是枉然。
                    这样的台词,无关剧透,只是推向宿命结局前的一声叹息。


                    48楼2011-10-30 15:09
                    回复

                      弦外音(下)
                      《暗花》一片,令我印象颇深的几件道具分别是——手帕、弹球及防弹衣。
                      恶警阿琛游走于黑白两道,焦虑不安,手帕是其心绪流露的证明,却也悬念暗伏——为了后面的防弹衣情节。
                      而弹球是更有所指的意象,此处编剧并未设置悬念,由耀东亲口对阿琛道出,其实两者并无分别,在宿命之手的摆弄下,不过都是身不由己的弹球而已。
                      阿琛仓皇逃向码头所谓的唯一出口,混战后却只见快艇径自离去,临窗而立,眼神中写满绝望,而后又溢出狠绝,终于,再没有后路可退。
                      一边是阿琛狠狠丢下不曾离身的手帕,一边是耀东收回不得自控的弹球,故事也便在此时达到高潮。
                      枪战片中的防弹衣设置问题,始终是令人纠结的。
                      想象一下,如果在吴宇森的电影中,发哥的某个角色穿过强林弹雨从容不迫,原来是因为穿了防弹衣……
                      但如果为了渲染暴力场面,不管帮派老大还是跟班小弟,无一人着防弹衣,却也显得刻意。大家都穿,却只得上演以枪爆头之残酷戏码。
                      银河映像的影片,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之前提到的《枪火》一片,老大文哥正因为及时利用了防弹衣,才能在暗夜里的某次遇袭中安然无恙,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而保镖阿信先前欲求防弹衣不得,后来却借此脱难,也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编剧并不愿过度强调这一道具的作用,所以饶是阿琛七年间坚持穿防弹衣,也未能避免结局那爆头一枪。
                      他的死是偶然么?从情节看多少有些,但回味起来,却也是必然。
                      只是尚不愿笃定地说,那就是宿命。


                      49楼2011-10-30 22:27
                      回复
                        呀,这篇写完了~


                        51楼2011-10-30 23:06
                        回复
                          回顾了一下,总算还是点题了,不然应算是离题甚远~


                          52楼2011-10-30 23:10
                          回复
                            安个魂…不能夜猫…


                            来自手机贴吧53楼2011-10-30 23:17
                            回复
                              接下来是继续写《大逃杀》呢,还是换一影片呢...


                              54楼2011-10-31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