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福建《南平地区志》: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立建安郡,昭武(为避司马昭讳,晋时改名邵武)是其属县。唐武德四年(621)建安郡改为建州,邵武仍属之。直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6)邵武县升为邵武军,才与建安脱离从属关系。太平兴国五年,分邵武北乡之地置光泽县。长期的从属关系,必然影响到语言的实际使用。邵武、光泽关系密切,两地基本能通话。自东汉建安初(196)立建安县,直到宋太平兴国四年,邵武、光泽都在建安管辖之内,所以两地都有深厚的闽北方言底蕴。从西晋到隋代,建安郡曾两度划归江西的江州(今九江)和抚州(今临川)管辖,前后历时260多年。加上邵、光两地跟江西紧邻,后来,接连有大量的江西移民从抚州、南城等地移来定居,宋元时已不少,明清以来尤多。民国23年(1934)至26年,光泽还曾划归江西南城专署管辖。先后的移民和现实生活中的频繁交往,使得赣方言对两地方言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以至使其从闽北方言质变为赣方言。
邵武、光泽两地方言基本能相通,但两者之间也有一定差异。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立建安郡,昭武(为避司马昭讳,晋时改名邵武)是其属县。唐武德四年(621)建安郡改为建州,邵武仍属之。直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6)邵武县升为邵武军,才与建安脱离从属关系。太平兴国五年,分邵武北乡之地置光泽县。长期的从属关系,必然影响到语言的实际使用。邵武、光泽关系密切,两地基本能通话。自东汉建安初(196)立建安县,直到宋太平兴国四年,邵武、光泽都在建安管辖之内,所以两地都有深厚的闽北方言底蕴。从西晋到隋代,建安郡曾两度划归江西的江州(今九江)和抚州(今临川)管辖,前后历时260多年。加上邵、光两地跟江西紧邻,后来,接连有大量的江西移民从抚州、南城等地移来定居,宋元时已不少,明清以来尤多。民国23年(1934)至26年,光泽还曾划归江西南城专署管辖。先后的移民和现实生活中的频繁交往,使得赣方言对两地方言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以至使其从闽北方言质变为赣方言。
邵武、光泽两地方言基本能相通,但两者之间也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