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吧 关注:7,107贴子:25,360
  • 9回复贴,共1

【知识】奇图探秘:孙中山目击飞碟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FO是我少年时感觉最为神秘的词眼,“UFO”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髲jec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不明飞行物”,又称“飞碟”、“幽浮”,古代人也有将称之为“星槎”,现代人更愿意称其为飞碟,小时候就开始有一本杂髲志叫做《飞碟探髲索》,虽然文字过多,没有当时的《奥秘》图文并茂的吸引人,但每每看到它封面上的飞碟图案,再加上四个大字“飞碟探髲索”,那真叫一个神秘,有时神秘的我都有点害怕看,呵呵。
现代人对UFO毕竟还是有些了解,可有没有人会想到,几百几千年前,在中国古老的天空中,也有着神秘的UFO缓缓的飞过,长袍大褂的古人茫然的仰望着苍黄髲色的天空,看着那个他这一生都没有见过的物体飞向了远方,那种情景该是何等的奇异啊。
孙中山!


1楼2012-01-15 01:35回复
    有谁会想象到这个名字会和UFO有着联髲系,但真的有一段历髲史文献记录了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据记载,“1916年8月25日,孙中山先生与胡汉民等乘“建康”号军舰,前往舟山群岛视察。8月25日下午,顺道登上普陀山游览。孙中山一行上岸,正巧遇见了北髲京法源寺的当家和尚道阶也在普陀山。孙中山由普济寺当家和尚了余和道阶陪同去佛顶山游览。当步行到慧济寺时,只见寺前矗立着一座伟丽的彩色牌楼,仙葩组锦,宝幢飘舞。约有数十个和尚,生得相貌异常的奇特,站立两旁,迎接来客。在和尚队伍之后,还有一个极大轮髲盘在快速的飞转,不知用何力推动?孙中山边走边想,忽然这个情景就消失了。孙中山问同行者,均说未见。进入寺内,孙中山又问当家和尚,也说未派和尚迎接。当时在旁的了余、道阶均说是罗汉迎接。孙中山谈及此事,当由秘髲书拟定《孙中山先生游普陀山志奇》一稿,孙中山过目后加盖“月自风清”小章于上。”
    孙中山原文摘录为:“余因视察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已而旋赴慧济寺,方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千。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转近益晾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急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平生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即形化而意消。焉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钦?…… 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孙文 志
    


    2楼2012-01-15 01:36
    回复

      苏东坡!
      这个大家也很难想到吧,但也确实有史料为证,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东坡在贬黜到杭州的路上,夜晚在镇江金山寺上过夜,二更天时分,突见江心有及其耀眼巨亮的物体,照得波涛翻涌的大江上,亮如白昼,夜晚栖息的乌鸦也惊得四散乱飞,可以想象苏东坡当时的感受,极亮的阳光穿过窗户打在这个旷世奇才的脸上,莫名的震撼与好奇充斥了这位天才全身的每一处血管,苏东坡将此事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游金山寺》,作为一个历髲史文献记录当时的情景。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冷南狎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园,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波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髲人非鬼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髲人非鬼竟何物?”为千古文人骚客的未解之谜,真是非髲人,非鬼,是何物啊?那个千年前隐藏在历髲史背后的UFO历髲史记录,一直是现代人难以解释的谜题,它为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偏偏会被我们的历髲史大家看见并记录,我们人类实在的渺小,可能UFO当时只是某种例行公事的举动,在外星生命看来,所有的地球人没什么区别,就犹如我们看他们一样,真的没什么区别,管你什么千古文星,万髲古圣髲王的,只不过是一个在地球上留不住生物,人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真正见证伟大。


      3楼2012-01-15 01:37
      回复

        沈括!
        同时期的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也有着与苏东坡所见之奇物相似的记载,可为佐证,“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子友人书齐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髲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
        可见强光,在水上,人皆不识,皆在南中国,与苏东坡的记载确有相似之处,这可能同一批在我髲国宋代活动的外星生物,1000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这些外星人现在是怎么记录我们那段历髲史的,确有一点庄周梦蝶之意,对于他们我也是外星人,是我们奇怪,还是他们奇怪呢,究竟谁才是外星人。


        4楼2012-01-15 01:38
        回复

          贺兰山远古岩画上的像飞行器,又像外星人的图形
          此外,史书与杂记中,关于天空中不明异物的记载也是非常之多。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关于飞碟最早的记载是《晋阳秋》这本古书,书中写到:“有星赤而芒角,由东北西南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后来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白话解释一下,就是:在西北五丈原地区,天空中髲出现了一颗发着闪闪红光,来去自髲由的星星,它三来三往,从东北飞向西南,后来就消失在历髲史的天空之中了,那个时代没有飞机,这个能够自髲由飞行的“星星”,只能叫做其为不明飞行物,“UFO”。
          你能想象嘛,如果在铜雀台上,三国时期的卫士,神色茫然的看着,天空中缓缓飞过UFO的神奇怪异的情景吗,历髲史就是这样神秘。
          讲了一下比较重要的文字史料,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历髲史上关于UFO的古老的影像记载,让我们看看古老的历髲史“照片”-绘画,在没有照相机的时代,绘画是唯一的图像史料。


          5楼2012-01-15 01:39
          回复

            《赤焰腾空》作者吴友如 画约作于18髲92年(光绪十八年)
            最早的作品,距今已近百年,画面为许多身着长袍马褂的市民聚髲集在南京朱雀桥头,仰望高挂在空中的一团火球而议论纷纷。画家在画面上方落款写到:
            “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型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登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而来者。嘻,异矣!”
            古代欧洲也有类似的绘画史料,也可作为参考一看。


            6楼2012-01-15 01:40
            回复
              欧洲古代壁画上的奇异不明物体




              


              7楼2012-01-15 01:41
              回复
                17世纪80年代在法髲国铸造的古币上神秘的UFO,在古币上用拉丁文写的一圈文字让人迷惑不解,专髲家把“OPPORTUNUSADEST”翻译成“时机到了,它会出现”

                古币的另一面
                


                8楼2012-01-15 01:42
                回复
                  这就是谜一样的历髲史,让人心里琢磨但又永远也不能亲手亲眼触及真髲相的历髲史,时间的魅力就在于此,时间旅行的诱髲惑也就在于此,人人都想能够随意返程或作快车,但没办法,时间的旅程只有单车单程,大家在车外飞逝的光影中追溯遥远的过去和更远的未来吧。

                  古埃及的神殿壁画,请注意箭头所指处。

                  你能看到什么图像,飞碟?直升飞机?还有什么?


                  9楼2012-01-15 01:43
                  回复
                    LZ辛苦啦!顶!!


                    11楼2012-01-29 0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