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沙溪镇】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桥机场50公里,沙溪境内水乡古镇,历史悠久,风景独特,物产丰富,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 沙溪镇始于元末。明弘治年间,市镇日趋繁荣。监察御史苏赞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叶遇春等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到明清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商人应运而生,需要一个文化交流、商品经济活动的地点。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建筑脱颖而出,古朴的石拱桥横跨戚浦河,“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小桥流水,小巷深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一河”是指七浦塘,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宋代由范仲淹主持开挖的古河道;
“二街”是指沿老七浦河两岸傍水而建的河南、塘北两条老街,东西长各有1.5公里,且有大量清代、民国的民居宅院600多家、4200多间,连片成群,错落有致;
“三桥”是指义兴桥、庵桥、新桥三座古桥,贯连了河南塘北老街,为适应水边生活和堂,形成沙溪古镇独特的临街建筑风貌;
“一岛”是指橄榄岛,是1954年人工开挖新七浦河时截断而成的。 古镇中还保留着古货运而建筑的临水民居,家家有水码头、河棚间(吊脚楼、水阁房),隔三户五户就有水弄代城市防御体系的历史遗存,如巷门、桥门、更楼等等,传承着沙溪地区自宋以来在建筑上的历史遗风。古镇上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龚氏雕花厅,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16处。目前已有乐荫园、吴晓邦故居、沙溪文史馆等景点对外开放。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沙溪的猪油米花糖、桃珍糕、盘香饼、涂松山芋等风味小吃、特产也远近出名。
“一河”是指七浦塘,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宋代由范仲淹主持开挖的古河道;
“二街”是指沿老七浦河两岸傍水而建的河南、塘北两条老街,东西长各有1.5公里,且有大量清代、民国的民居宅院600多家、4200多间,连片成群,错落有致;
“三桥”是指义兴桥、庵桥、新桥三座古桥,贯连了河南塘北老街,为适应水边生活和堂,形成沙溪古镇独特的临街建筑风貌;
“一岛”是指橄榄岛,是1954年人工开挖新七浦河时截断而成的。 古镇中还保留着古货运而建筑的临水民居,家家有水码头、河棚间(吊脚楼、水阁房),隔三户五户就有水弄代城市防御体系的历史遗存,如巷门、桥门、更楼等等,传承着沙溪地区自宋以来在建筑上的历史遗风。古镇上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龚氏雕花厅,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16处。目前已有乐荫园、吴晓邦故居、沙溪文史馆等景点对外开放。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沙溪的猪油米花糖、桃珍糕、盘香饼、涂松山芋等风味小吃、特产也远近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