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二年春
我已经死了。
其实我很怕死的。
人生苦短,若是如寻常人浑浑噩噩也许这辈子我会快乐得多。奈何三尺微命,偏学了些先贤文章,读了点前人妙字。人一旦有了抱负就会很麻烦,从此不论境遇如何,牢骚怨愤相伴一生,不招自来,挥之不走,无计可消除;更兼生逢乱世,徒增凄怆,总觉得有那么多天赋异禀被奸人耽误,怎么算怎么亏得慌……我不想死、不甘死,我怕死怕得要死。
但后来我不怕了。因为他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那日我们又随他登铜雀台。风吹墨香,层云尽染,花酝酒气,崇山漫醉。不时有写好的素帛被吹得满天飞舞,子建正替我斟酒,即笑称这才叫“文采风流”。
子建看着很是轻狂,内里更是轻狂,一向不屑参加我们这些穷酸文人的聚会,更乐意自斟豪饮,笔走龙蛇,只是碍着他长兄的世子威仪才屈尊前来,看得我有些我不怜卿谁怜卿、天涯同命同卿卿之感。果然他衣冠不整、倒履赴席,随便写了两句“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就跌在一边猛灌,不久便神貌离合、睁着眼睛说梦话。可到最后那么一首儿戏之辞被他兄长翻来覆去把玩不已,还评了个最高。
当时众人都已经醉得东倒西歪,我也发了昏,嘴里蹦出的字都像在跳舞:“临淄侯诗赋高绝,吾等固不如;然诗中‘欣公子之高义兮,德芬芳其若兰’一句,盛赞世子仁厚德馨,足见手足之情深矣。”说完还不知死活地斜着眼睛瞟着他。
他也不恼,但笑曰:“辞赋之属,凡俗固远不逮子建。年寿有时尽,荣乐止乎身,唯文无穷;然他日后人追思今者,当以七子并举而子建独步!”
我不知道子建听到他兄长对他的吹捧没有,只看到他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瘫软在一旁,仿佛只消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一样。
另一边,却是子桓,持杯怅立良久,容止摄人,风骨清绝。
子桓的诗也是很好的,可怜他志不在此;但曹氏父子三人,老子小子多少都拒人千里:前者东猜西疑,后者又绝世不群。会这样拉着我们宴游酬唱的却也只有他。众人皆醉而独醒的那个,还是他。
我常对人说立乱世当随老,同患难当随长,共富贵则随幼。
子桓确有王国之心。但他有心却无情。
漂泊半生,终得曹公庇佑,春风未几,竟又栽进那兄弟二人的罅隙,时耶命耶。
今日我死了,遍寻坟茔前的哀容,却独独不见子建,以王胄贵戚之尊率众送葬的,竟还是他。可笑我王粲半辈子为你曹家安民立政,到头来送我最后一程的却是这个无情之人。
他不知我虽入黄土仍牢骚满腹,只安静地立在墓前,始终不置一词,看得我疑云大作。虽然死了,可见到他寒水依痕的脸,还是觉得栖惶得紧:殿下,您对一个死人,还有何见教?
终于他慢慢开口道:“仲宣好驴鸣……”
——什么什么?我这么猥琐的嗜好您又如何得知?
“不如我们各叫一声送送他吧!”
……
少顷,王仲宣的坟头哀驴遍野,其状甚怖。
然后我突然间明白了,只是已经不知向谁言。时也命也。
横竖我死了,也不怕什么欺君有罪。——殿下,您这头驴,叫得实在难听啊……
我已经死了。
其实我很怕死的。
人生苦短,若是如寻常人浑浑噩噩也许这辈子我会快乐得多。奈何三尺微命,偏学了些先贤文章,读了点前人妙字。人一旦有了抱负就会很麻烦,从此不论境遇如何,牢骚怨愤相伴一生,不招自来,挥之不走,无计可消除;更兼生逢乱世,徒增凄怆,总觉得有那么多天赋异禀被奸人耽误,怎么算怎么亏得慌……我不想死、不甘死,我怕死怕得要死。
但后来我不怕了。因为他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那日我们又随他登铜雀台。风吹墨香,层云尽染,花酝酒气,崇山漫醉。不时有写好的素帛被吹得满天飞舞,子建正替我斟酒,即笑称这才叫“文采风流”。
子建看着很是轻狂,内里更是轻狂,一向不屑参加我们这些穷酸文人的聚会,更乐意自斟豪饮,笔走龙蛇,只是碍着他长兄的世子威仪才屈尊前来,看得我有些我不怜卿谁怜卿、天涯同命同卿卿之感。果然他衣冠不整、倒履赴席,随便写了两句“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就跌在一边猛灌,不久便神貌离合、睁着眼睛说梦话。可到最后那么一首儿戏之辞被他兄长翻来覆去把玩不已,还评了个最高。
当时众人都已经醉得东倒西歪,我也发了昏,嘴里蹦出的字都像在跳舞:“临淄侯诗赋高绝,吾等固不如;然诗中‘欣公子之高义兮,德芬芳其若兰’一句,盛赞世子仁厚德馨,足见手足之情深矣。”说完还不知死活地斜着眼睛瞟着他。
他也不恼,但笑曰:“辞赋之属,凡俗固远不逮子建。年寿有时尽,荣乐止乎身,唯文无穷;然他日后人追思今者,当以七子并举而子建独步!”
我不知道子建听到他兄长对他的吹捧没有,只看到他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瘫软在一旁,仿佛只消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一样。
另一边,却是子桓,持杯怅立良久,容止摄人,风骨清绝。
子桓的诗也是很好的,可怜他志不在此;但曹氏父子三人,老子小子多少都拒人千里:前者东猜西疑,后者又绝世不群。会这样拉着我们宴游酬唱的却也只有他。众人皆醉而独醒的那个,还是他。
我常对人说立乱世当随老,同患难当随长,共富贵则随幼。
子桓确有王国之心。但他有心却无情。
漂泊半生,终得曹公庇佑,春风未几,竟又栽进那兄弟二人的罅隙,时耶命耶。
今日我死了,遍寻坟茔前的哀容,却独独不见子建,以王胄贵戚之尊率众送葬的,竟还是他。可笑我王粲半辈子为你曹家安民立政,到头来送我最后一程的却是这个无情之人。
他不知我虽入黄土仍牢骚满腹,只安静地立在墓前,始终不置一词,看得我疑云大作。虽然死了,可见到他寒水依痕的脸,还是觉得栖惶得紧:殿下,您对一个死人,还有何见教?
终于他慢慢开口道:“仲宣好驴鸣……”
——什么什么?我这么猥琐的嗜好您又如何得知?
“不如我们各叫一声送送他吧!”
……
少顷,王仲宣的坟头哀驴遍野,其状甚怖。
然后我突然间明白了,只是已经不知向谁言。时也命也。
横竖我死了,也不怕什么欺君有罪。——殿下,您这头驴,叫得实在难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