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宋吧 关注:455贴子:10,187

三十万人打野战是否一定能打得过二十二万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文人逻辑,你一个兵跟我一个兵相等。如果发生了以少胜多战役,那一定是
人多的一方“指挥不行”,那一定是人少一方总大将“英明指挥”的结果。
书店里网络上连篇累渎占据统治地位全是这玩意,把个“英明指挥”强调了又强调。
好了,现在三十万人一方同时拥有总大将“英明指挥”,英明指挥再加上人多势众
能否一定打赢?按照古代文人统治地位逻辑,英明指挥的一方就算二十二万打三十万
都能打赢,更何况是三十万打二十二万了,获胜可能性是200% 。
请问:英明指挥再加上人多势众就能保证赢吗?
我认为,在军队质量差距面前,你就算英明指挥跟人多势众拧在一块也是白搭,
照样逃不脱失败命运。



1楼2012-03-20 00:04回复
    什么英明指挥?狗屁!


    2楼2012-03-20 00:05
    回复
      不懂


      3楼2012-03-20 00:35
      回复
        打仗又不是数人头。装备、后勤、部队的精锐程度、城池的坚固程度、政治上决心的大小、天时、地利,各种因素都要考虑的啊。只要看过孙子兵法的文人就会知道打仗不是数人头了事的。英


        IP属地:江西5楼2012-03-20 10:37
        回复
          额,这次我支持你,确实,一看见网上说某某“英明神武,指挥若定”,结果“奠定胜局”云云,我就蛋疼。擦,英明你妹啊,要不是诸多有利因素综合在一起,你就是孙吴在世也是被踩的料。把胜利因素归结到个人身上纯粹是扯淡。


          IP属地:吉林6楼2012-03-20 11:40
          回复
            文人么,懂军事的就是武夫了


            7楼2012-03-20 12:17
            回复
              冷兵器时代十万人以上的战争就不是拼人数了,正面战场上直接交锋的加上远程输出顶多4万人,剩下的都是预备队和后手。所以这时候要考验指挥官的战场预判和对敌我兵力的掌握。
              何时投入预备队,何时换下鏖战已久的士兵,何时投入大量的远程输出,何时发起冲锋,何时步步为营地后撤,这都是一般人根本无法做到的。
              以上的战场指挥都是要时间传达和行动的,战机转瞬即逝,指挥官必须提前预料战况,提前下达命令。就好像在玩200Pin+的延时网游一样,极度困难。
              一旦战线上出现漏洞和疲软,被敌军发现并借此撕开口子形成强有力地破阵,那基本上就算败了。就算军队没有崩溃,消灭突入的敌军和稳固战线付出的代价都是相当巨大的,而且预备队在没有整编地情况下与杀进来的敌人战斗完全是被以一当十地干掉了。
              这些还只是正面战场的常规较量,除此之外地暗战阴谋和战场上的不确定因素都是改变战局的关键。一次营啸或夜袭(古代人85%以上都是夜盲)就可能导致军队崩溃。战场上流矢杀死一个部队将官就可能导致这支部队失去指挥和士气从而产生漏斗和一系列崩溃。
              古代战场不是那么好玩转的!


              10楼2012-03-20 20:12
              回复
                请千万注意啊,“英明指挥”站在人多的这一边,就算单靠人多势众打不赢,
                那么“英明指挥”再加上人多势众能不能保证打赢?
                以往中国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战役,全都是人多的一方“指挥不行”,现在倒过来,
                人多的一方“指挥若定”,就是单兵战斗力不行而且小组内部兵与兵配合不行。
                请问,靠了“英明指挥”再加上人多势能不能战胜敌人的单兵战斗力?


                11楼2012-03-21 02:20
                回复
                  10楼的意思是英明指挥能够战胜人多势众,这不是我要问的问题。
                  我强调的是英明指挥和人多势众全都归于同一方,而另外一方拥有
                  单兵战斗力和小部队战斗力。
                  英明指挥加上人多势众去对抗单兵战斗力加上小部队战斗力,谁能赢?
                  拥有单兵战斗力加上小部队战斗力的一方-----总大将的指挥很一般很一般,根本
                  就不善于出奇兵获胜,这名总大将惯用伎俩就是“正兵”已经靠着硬拼战打赢了,
                  再派出奇兵去扩大已经到手的胜利程度。
                  孙子兵法有句话叫做“以正和,以奇胜”让此人硬是给改成了“以正兵夺取胜利,
                  以奇兵扩大胜利”。
                  反之,人多势众的一方因为相同宽度接触面硬拼毫无赢面,于是总大将特别倾向于
                  “出奇致胜”,什么集中兵力打缺口,什么攻侧翼,什么抄后路,什么集中兵力于一翼,
                  什么奇兵偷袭对方大营,无所不用其极。反正中国古代文人最为称艳的“以弱胜强”战法
                  全都被他用了个遍。
                  你们说?哪一方能胜利??
                  


                  12楼2012-03-21 02:35
                  回复
                    还要看战场宽度 ------ 战场宽度 有的是,还没有到“兵虽多却展不开”的地步。
                    现在就假设三十万人把二十二万人三面包抄了。另外还派了两千五百骑兵深入
                    十五里地去偷袭对方大营。
                    要是这还不够劲儿,我再开个金手指给他们,兵少(乃是强兵)一方大营总留守
                    不称职,而且兵少(乃是强兵)一方总大将用人失误,把个不称职将领派去留守大营。
                    开了那么多金手指,兵多一方(乃是弱兵)的英明神武总大将能不能打赢??


                    13楼2012-03-21 02:43
                    回复
                      兵多一方(乃是弱兵)的英明神武总大将如果还是不能打赢。
                      那么对不起了,被摧毁的就是“英明指挥致胜论”本身!!


                      14楼2012-03-21 02:45
                      回复
                        要不要我简单介绍一下兵少(乃是强兵)一方的基本阵法?此阵法一出,什么“英明
                        指挥”之类的就全都不重要了,此阵一出,天下再无智取之将!


                        15楼2012-03-21 02:49
                        回复
                          何时换下鏖战已久的士兵,何时投入大量的远程输出,何时发起冲锋,
                          以上的战场指挥都是要时间传达和行动的,战机转瞬即逝,指挥官必须提前预料战况,
                          --------------------------------------------------------------
                          对不起,这些都是大队长的事儿,跟总司令毫无关系,就算总司令有这份能耐也不行!
                          别说是统帅三十万大军的总司令了,就算统领数千兵力的“统制”“一声令下”也晚了
                          三春了。
                          投入远程输出必须是大队长(统领八百人、一千人、七百人规模)“一声令下”才
                          来得及,什么“大将英明指挥”云云在远程火力输出事物上纯属文人YY。
                          头一批“救急之兵”根本来不及等待任何命令,全靠小队长(统领两百人)预先分派。
                          第二批预备人员(其规模不够称为“队”)全听副小队长“一声令下”上去增援,甚至
                          小队长匀不出精力去指挥他们,以至于要另设副小队长去指挥他们。
                          第二批预备人员,可以称为“队”了,靠的是大队长预先分派和指挥。
                          旅直属预备队(旅规模四千五百人,但是旅直属预备队也就五百人光景)行动是旅长的事。
                          军直属预备队(军规模两万人,但是军直属预备队也就三千人光景)行动是军长的事。
                          靠总大将去“英明指挥”下属部队直属预备队完全来不及,哪怕你的“指挥”确实
                          很英明也无济于事。
                          这些事讲究是职权分明,反馈迅速,而不是靠的“总大将临场指挥有多么英明”。
                          这一切跟总大将“这么指挥那么指挥”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17楼2012-03-21 0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