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义勇队队长陆军少将——李友邦

李友邦,原名李肇基,祖籍福建同安,
1906年4月10日出生于台北县芦洲乡李氏望族之家。
1918年,李友邦小学毕业后考入台北师范学校,
1924年4月赴广州,9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就读。
1939年李友邦在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同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委任李友邦担任“台湾义勇队”队长兼“台湾少年团”团长,并晋阶为陆军少将。
1943年台湾义勇队扩大编制为台湾义勇总队,李友邦升任中将总队长。
台湾义勇队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敌政治工作。包括翻译日军文件,审讯并教育俘虏,深入敌伪组织获取情报等。在审讯和教育俘虏中开展对敌政治工作,做出很大贡献。
第二,医疗救助工作。1939年9月12日,义勇队在浙江金华正式成立“第一台湾医院”,随后又在浙江衢州、浙江兰溪、福建建阳相继成立3所医院。军人、出征人员家属及贫苦民众就医,一律免费。
第三,生产报国工作。台湾义勇总队的队员中,有许多人掌握军需品及**的生产技术。他们采用国产原料制造**,首先输送给前线部队,此外也供后方民众治疗使用。
第四,巡回宣传工作。台湾少年团是抗战时期全国最著名的儿童团体之一,他们经常到前线及东南省份去巡回表演,用话剧、歌舞等方式激发前线将士们的士气与后方民众抗战的热情。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台湾义勇队成员返回台湾。
1952年李友邦将军在台湾遇害,牺牲时年仅47岁。李友邦将军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为两岸同胞所传诵。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