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雷阿蒙吧 关注:90贴子:200
  • 10回复贴,共1

汉语中的 洛特雷阿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语中的洛特雷阿蒙

? 曾 园

 
  




 
   
出版的契机

我谈论的是洛特雷阿蒙,而不是法语中的Lautréamant。我不会读Lautréamant,也不懂e上面的重音符号有什么意义或者必要。伽利马出版社1970年版《七星文库》中列出的研究洛特雷阿蒙的专著已达300多种,散见于各种杂志的文章不计其数。据说,根据当局的旨意,反对洛特雷阿蒙的书已经写出了数百万本。我的谈论将不涉及对诗人的褒贬,也不想成为法国文学界的主流批评在远东的沉闷回声(或迟到的鹦鹉)。在法语中他被谈得太多,在汉语中他却很少被提及,即使在那些“先锋”杂志的专业的诗歌研究领域。

洛特雷阿蒙并非只是一个法国诗人。在世界范围内,他也许是最具有启发意义的大诗人之一。昆德拉在谈话中为了解释《笑忘录》的第四部《天使》的复调艺术,提到了洛特雷阿蒙的名句,这是在同一主题的桌子上,“一架缝纫机与一把雨伞的相遇”。后来昆德拉多次提到这句话,并由衷地表达自己作为小说家对诗人洛特雷阿蒙的敬意:“复调小说与其说是技巧性的,不如说更富于诗意。”

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由车槿山先生译出,在1995年出版,那时昆德拉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然而《马尔多罗之歌》却没有引起注意。这真是奇怪。

经三毛推荐的贾平凹(并非不出名),一夜蹿红,成为大陆最畅销的作家。

经张爱玲点名的苏青,这几年出了散文集、小说,甚至出了《苏青文集》。《海上花列传》出了各种版本,今年还由电影公司破费巨资拍成了电影,作为中国的艺术瑰宝慎重地进入美国,去竞争奥斯卡奖。

默默无闻的钱钟书先生,由于小说改成了电视剧,在耄耋之年突然成为出版界最红的明星,连学术著作都被盗版,摆在火车站的书摊上出售。(这曾经是普鲁斯特的梦想。)

从这些作品的出版经历看,要引起出版社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注意,作品质量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作品必需具有某种和新闻类似的“由头”。然而,书籍有自己的命运……

《马尔多罗之歌》

如果孤立地看,这本书的内容的确骇人听闻又难以令人置信:仇视人类、咒骂上帝、无视传统道德。但是这些内容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洛特雷阿蒙在给出版商的信中写道:“我像密茨凯维支、拜伦、弥尔顿、骚塞、缪塞、波德莱尔一样歌唱了恶,当然,我把调子夸张了一点以便创新。”(这个名单也许还要加上歌德、布莱克。)这些夸张的地方包括:恶毒地攻击上帝,描绘上帝的各种丑行,人与人之间的虐杀,修筑一个矿坑,“面积40平方公里,有着相当的深度,那儿掩藏着有生命的虱矿”。大批量的虱子成熟后被倒向城市。

当然,主人翁马尔多罗并非总是作恶,他有自己的体系(混乱不堪)和计划(毁灭再毁灭),他的出发点是热爱人类,他对人类的深仇大恨也来源于此。(书中遍布这种惊人逻辑。)他平常四处流浪,酷爱数学。“啊,严谨的数学,自从你们那比蜜还甜的深奥课程像凉爽的波浪滋润我的心田之后,我没有忘记你们。”在这种纯属私人爱好的领域内,他发现并培养了自己日后的风格:“极端的冷漠、完美的谨慎和无情的逻辑。”并竖立自己爱好的坚定法则:“不认识你的人是疯子,应处以最重的刑罚。”洛特雷阿蒙就是以这种无与伦比的偏僻古怪的方式,一个又一个地穷尽那些反伦理、反传统、反宗教的各种主题:同性恋、不卫生的生活、歌唱罕见动物、犯罪,等等。

这样一个早夭的诗人(他24岁死于战乱的围城中),主要著作《马尔多罗之歌》1869年出版,由于可以想得到的原因5年后才开始在比利时出售,与题材的惊人性相对照的是这本书在商业上的默默无闻。然而在50年后,这位浪漫主义的弃儿却突然成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授精者”,的确,正是这些超现实主义者生下了他们精神上的“父亲”。

形而上学的纨袴子弟

加缪在《反叛者》中曾界定了形而上学的反叛,即人起来反对自身条件和整个创造的行动。而洛特雷阿蒙在反叛的历史中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纨袴子弟。



1楼2005-05-01 20:52回复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 ¥17.86元 
     
     

     
     
     原价:¥18.80元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法)洛特雷阿蒙 著 
    译者: 车槿山 译 
    ISBM: 7506014114 
    版次: 1 
    开本: 1/32 
    页数: 274 
    出版日期: 2001-01-01 
     

    这是一个比兰波更具摧毁力的人物:这是一个患了深度语言谵妄症的病态狂人;这是一个默默无闻却被超现实主义事为先驱的怪异神魔;这还是一位被纪德慧眼视为“明日文学的大师”的文字开掘者;当然地实际上是一个早夭的天才。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法国作家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除收入了他的著名的《马尔多罗之歌》外,还辑入了他的断篇《诗一》、《诗二》以及七封书信。“打开洛特雷阿蒙整个文学便像一把雨伞般翻转过来”——这真实地道出了洛特雷阿蒙的力量。


    4楼2005-05-01 20:58
    回复
      洛特雷阿蒙(1846—1870),法国诗人,作家,一位早夭的天才,一个比兰波更具摧毁力的人物。他以数量不多、具有罕见的复杂性和极端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患了深度语言谵妄症的病态狂人,一个长时间默默无闻却被超现实主义作家奉为先驱的怪异神魔,一个被纪德慧眼视为“明日文学的大师”的文字开掘者。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洛氏作品全集,收入了他以之名世的《马尔多罗之歌》,并辑入了他的断篇《诗一》、《诗二》及七封书信。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车槿山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定价18.80元)

      《中华读书报》2001年3月14日


      5楼2005-05-01 20:59
      回复
        我6,7年前就有个网名,叫马尔多罗的牺牲


        9楼2007-08-07 10:03
        回复
          楼主真是一个不倦的耕作者呀


          10楼2011-04-24 18:32
          回复
            大赞


            IP属地:河北11楼2014-01-13 02:03
            回复
              汉语译诗真捉鸡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1-30 20:25
              回复
                坟帖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4-07 13:36
                回复
                  写得真好,只是不知道可以转载吗?


                  14楼2014-05-14 16:14
                  回复
                    挺不错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31 18: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