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之士,闻说因果,半信半疑。
亲,中士之人,善心已成,慈觉未圆,愿利益众生,知自己不能离众生独存,知众生六趣十二类分别,不离一清净心,信知众生自性平等。然,其心尚在颠倒,不知众生诸法万行皆是众生自心示显,于诸法因缘不能随顺观察,不解世界为众生互相共有。以为“因果”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一对一的回复,就像力与反做用力一样,是一种相应而假有,离开应与应相,实无一法可得。他们也以为“德行”只是一种净治心地的的方便,使众生认识到自心清净就是德行的真实利益行处。就是这样啦,中士之人就是这样疑心德行只是修道的必备前提,而悟道后,万法皆空,究竟自在,道相尚无,何况有德相。亲,中士之人,为何会有这种错谬呢?因为他们以为烦恼寂灭处就是所谓涅盘,于众生“自性常”做空灭想。这就是中士之人的“疑”----假有而真空。
复次,中士之人信“无德而不能得道”,为什么呢?计度:无德之人心相丛杂淆乱牵跘,不能逮得本心清净处,不能止定烦恼,不能除去烦恼幻根。如是,中士之人以为烦恼幻根只在于未认自性,而悟道后,所有幻根一灭永灭,而未见众生因缘互作处。二乘寂灭处是谓“有余”,余尘缘未了,不出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