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双亲一个是农民一个是赤脚医生,就这样在艰辛里,养活了三个孩子,我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我还有一哥哥一姐姐,其中哥哥大我5岁姐姐大我4岁。我的家在鲁西的一个山区的小村里,饥饿是我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模糊的记忆里我总是吃不饱。我的家乡是个虽穷但却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我的童年最不缺少的是伙伴,因为村子里每家最少有2个孩子,所以我们就像是一群生长在贫瘠的草原上小疯羊似的,每天在大人上工之后,漫跑在家乡的山水之间,渴望能找到止饥的东西,茅草根儿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也是我们一年四季里的零嘴和小吃,至今它的清甜水嫩仿佛还留在嘴角和齿间。每每到了下午放学之后,我们通常是着急回家的,因为家里没有电灯,只有有限的煤油灯,煤油灯晚上一般是只有吃饭的时候点着的,其他的时间是不亮的,因为煤油是限量供应的。所以我们经常是赶紧回家趁着天明,把作业写好,然后紧跟着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满天地的去找能哄肚皮的零嘴—茅草根儿,于是就吆喝着三五个小伙伴,在母亲发红的眼圈儿和担心的叮咛里出发了。
寻找茅草根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大家伙儿包括大人们也都爱吃,羊啊猪啊牛啊等等也都爱吃,所以找寻起来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和伙伴们经常是无功而返的,到头来自己更饿了,但是我们却从不放弃的,毕竟是去找寻了才可能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