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6,161贴子:1,237,006
  • 11回复贴,共1

对辩题无解 求大师指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表示悲剧性的抽到 大学生考证热弊大于利 求立足点 求突破点 求信心 求技巧 求激情。 谢谢


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4-16 08:12回复
    谢谢 求多些帮助


    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4-16 10:40
    回复
      LZ有没有分析过大学生考证的目的,以及这些热是怎么起来的?


      IP属地:河南6楼2012-04-16 12:36
      回复
        正在找资料


        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4-16 12:51
        回复
          再多些提示被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2-04-16 12:52
          回复
            其实我的想法就是分两个方面:
            1、研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以及其未来走向的共同点;
            2、研究考证的目的,看看在完成这些目的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去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对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会有哪些影响。
            重点是考证这个过程对大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那个“热”倒在其次,不过最好了解下考证热是怎么起来的,这个可能会有用。
            


            IP属地:河南9楼2012-04-16 13:17
            回复
              考证热就是一种盲从心理,很多人只是为了拿到一纸证书但是忽视了真正的能力与知识啊。


              10楼2012-04-16 13:35
              回复
                1. 考证不符合基本认知规律。世界通行的学历体系无不显示,要基本掌握一门科学,需要3-5年,精通并达到前沿需要7-10年,并在此基础上,全世界发展出来大体相若的学位年限。人类的认知规律就是如此。
                2. 考证的侧重是职业技能和职业准入标准。大多数证书的本来意义是为行业内从业人员提供行业标准并规范执业资格。如律师、财会、基金、出版、旅游等。大学生尚无实践经验,不存在职业准入的问题,相反学习应试能力却比较强,强行考证而无工作经验,只是把职业准入变成应试教育的怪胎。
                3. 有相当大一部分证书尚在监管真空中。比如汉语教学证书,很多是民间机构或者商业机构开发,国家汉办的资格考试已停办。比如英语水平考试,种类繁多,但没有统一而可靠的标准去鉴别。
                4. 考证的短期行为掩盖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真正的特长。找一个调研报告,通过导游考试的有多大几率最终从事这个行业,出版社编辑中有多少持证的,钱钟书可有翻译资格证等。来证明,人的职业发展需要根据个人的禀赋、专业结构和爱好精准定位,但考证简化了人和职业的关系,忽略了求职者内心的呼声和对自我的认知,考证削弱了人对于职业精神的敬畏。
                


                IP属地:山东11楼2012-04-16 17:18
                回复
                  太谢谢了 高人求加qq 88321199


                  12楼2012-04-16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