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余音吧 关注:13贴子:598

【历史】【清】和通泊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0°


1楼2012-05-05 14:42回复
    和通泊之战是雍正九年(1731年)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与清朝在和通泊地区(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边界地区)展开的的一场战争。战争中,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正确使用了诈降、诱敌深入、诱敌野战等兵法,并抓住了清军统帅傅尔丹立功心切的弱点,成功地利用智谋和兵法战胜了清军。战争以清军几乎全军覆没、败阵而逃告终。因为蒙古语称湖泊为“淖尔”,所以和通泊之战又称和通淖尔之战。


    2楼2012-05-05 14:42
    回复
      【准部】
      兵力:三万
      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策零
      大策零敦多布
      小策零敦多布
      噶尔丹策零妹夫罗卜藏车凌


      3楼2012-05-05 14:44
      回复
        【清军】
        北路兵力:
        京师八旗兵6000人
        车骑营9000人
        奉天(今沈阳)等处8800人
        总计 23800人
        北路清军统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
        顷承郡王锡保掌振武将军印
        副将军巴赛(战死)
        副将军查弼纳(战死)
        前锋统领丁寿等(战死)
        副都统塔尔岱(重伤)
        参赞陈泰
        参赞衮泰
        参赞石礼哈
        参赞岱豪
        参赞达福
        参赞觉罗海兰
        前锋将领:定寿
        


        4楼2012-05-05 14:46
        回复
          车骑营将领:魏麟、闪文绣
          奉天兵将领:纳秦
          索伦兵将领:塔尔岱、西弥赖
          宁古塔兵将领:费雅思哈
          右卫兵将领:阿三


          5楼2012-05-05 14:46
          回复
            宁夏兵将领:素图
            察哈尔兵将领:承保、常禄


            6楼2012-05-05 14:46
            回复
              土默特兵将领:马尔齐、兖布


              7楼2012-05-05 14:47
              回复
                喀喇沁、


                8楼2012-05-05 14:47
                回复
                  土默特兵将领:丹巴、


                  9楼2012-05-05 14:48
                  回复
                    沙津达


                    10楼2012-05-05 14:48
                    回复

                      军饷:法敏、伊都立、巴泰、西琳、傅德
                      护印:永国


                      11楼2012-05-05 14:49
                      回复
                        【地名】
                        和通泊(和通淖尔)(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边界地区)
                        科舍图卡伦
                        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
                        额尔齐斯河
                        博克托岭
                        阿尔泰
                        喀尔喀蒙古


                        12楼2012-05-05 14:49
                        回复
                          战争起源
                          康熙朝
                          康熙年间,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拥兵自重,侵略蒙古诸部,企图称霸蒙古,自立为王。
                          康熙皇帝因此三次御驾亲征,基本剿灭准噶尔部兵力,并平定内外蒙古。噶尔丹死。
                          雍正朝
                          雍正年间,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策零再次拥兵与朝廷为敌。
                          雍正七年十月,清廷定议出动北、西两路清军,堵御准噶尔军。傅尔丹率部至北线后,驻于阿尔泰。
                          雍正八年,噶尔丹策零请执叛首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以献,雍正帝遂命暂缓进兵准噶尔。
                          雍正八年秋,准格尔部首先挑衅,遣兵袭击清朝科舍图卡伦。再一次点燃清朝与准部的战争。
                          


                          13楼2012-05-05 14:50
                          回复
                            ==================== 战争经过 ==================
                            预备阶段
                            雍正九年(1731年)四月,为了防范准噶尔军队进入喀尔喀蒙古,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上疏言,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为进兵孔道,请求于此筑城,得到批准。清军在科布多筑城。傅尔丹率北路清军进攻准噶尔。准噶尔以三万军队迎击。
                            军前诈降
                            同年五月,傅尔丹移军科布多。
                            噶尔丹策零见北路清军比西路稍疏,遂决意集中兵力,进攻北路,进而劫掠喀尔喀蒙古。因清军凭城固守,准噶尔骑兵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噶尔丹策零便用计诱清军出而野战。噶尔丹策零遣大小策零敦多布于额尔齐斯河上游驻兵,派两万兵马设伏于博克托岭山谷中。
                            噶尔丹策零派塔苏尔海丹巴为谍,故意让守卡清军所获。并诈称:噶尔丹策零发兵 3万,派大策零敦多布、小策零敦多布分别率领,来犯北路。小策零敦多布率驼马兵两万来攻,先锋军一千兵马已至察罕哈达,主力军在博克托岭,距离清军三日路程。噶尔丹策零与其妹夫罗卜藏车凌不睦,令其率兵一万,驻防于阿里玛图沙喇伯勒,以防哈萨克。罗卜藏车凌拒不从命,率其众奔往噶斯,是以大策零敦多布未至。
                            贸然发兵
                            清军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不审虚实,贸然发兵一万,沿科布多河谷西前进,企图先发制人。
                            素图、岱豪为前锋
                            定寿等领第一队
                            马尔萨等领第二队
                            傅尔丹率大兵继其后
                            衮泰留守护城
                            陈泰屯于科布多河东,扼饷道
                            当参赞素图率领前锋兵四千人到达和通淖尔附近时,准军伏兵四出,将清军包围。傅尔丹急令后军增援,均为所败。
                            


                            14楼2012-05-05 14:53
                            回复
                              战争过程
                              六月初九定寿所率第一队进至扎克赛河,抓获准噶尔巡逻兵,据言此处距察罕哈达仅 3日路程。准噶尔兵不超过千人,尚未立营。傅尔丹命乘夜速进,行军数日,并不见敌人。
                              六月十七清军又抓获一名准噶尔兵,言准军2000屯于博克托岭。傅尔丹遣素图、岱豪将3000人前往攻击。准军用弱兵佯败,引诱清军,而主力2万已埋伏于山上。
                              六月十八宝寿之第一队进至库列图岭,遇准军,斩 400余人,准军驱赶驼马,翻越山岭遁。
                              六月十九傅尔丹大军至,与前锋等部会合。
                              


                              15楼2012-05-05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