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吧 关注:9,090贴子:185,170

【脑补】简析二宫之争的真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百度


1楼2012-05-20 23:39回复
    我本来写了一大篇回复但百度一直阻挠我


    IP属地:中国台湾4楼2012-05-21 01:18
    回复
      孙权那个大女儿-_-||


      IP属地:新加坡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5-21 08:02
      回复
        我内心对她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猜测


        9楼2012-05-21 09:45
        回复
          …我就是不理解她后来咋的活成那样-_-||


          IP属地:新加坡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2-05-21 10:15
          回复
            我也不太能理解,其实两世花的作者那个理解是我能看到比较靠谱的了——因为爱情


            11楼2012-05-21 10:17
            收起回复
              应该是同一个王老妈吧? 只知道另一个王老妈是孙休的王老妈
              关于孙权的想法 个人比较同意钓臭虫的说法 顺带清理一下士族的势力 给自己儿子开个道 从孙权打击的对象来看 小生没记错的话 无论是什么原因死的 无论是江东的还是淮泗的 士族全都中枪 孙权开始清扫这个事件的时候 没中枪的几个都是平民 步骘 吕据 施绩 大多都是没什么后【防和谐】台的
              估计就是 孙权开始没这个动机 后来开始血洗的时候想到这一点 顺着这个缘由 顺便铲除一下势力
              个人认为 凭孙权对陆逊的了解和知人的能力 陆逊的插手孙权是预料到的 而且 前面所说 孙权既然有那么一点意向清扫士族 陆逊就算不插手 以大帝的性子也会躺着中枪 但是估计孙权只是没想到的是 陆逊的影响太大 他一插手 举国中分 大帝不想让局面变得不在他的控制之内 所以赶紧叫他闭嘴 我甚至感觉孙权从这一点上还是极力不想让陆逊死的 无论从政治还是个人感情因素 然后 孙权没想到 让他闭嘴 他就真的“闭嘴”了
              这下闹大了 孙权也没法子收场了 也怕越来越乱下去 干脆一锅端了
              如果说一开始孙权还是坐山观虎斗的心思 借着他女儿在宫廷乱搞 自己摆弄一下朝臣
              可惜 目的没有达到
              而小生认为 孙权想打压士族势力的想法 或许不一定真的正确 当年江东靠着士族这许多人的扶持才站稳脚跟 现在他一打压 虽然后辈是稳固了(实际也没稳固) 却颇有点断臂求生的感觉 而孙权 没认识到士族的利益实际与江东是一体的
              抱歉沾了楼主的地 却在乱七八糟的瞎说 见谅
              


              13楼2012-05-21 12:59
              收起回复
                难道全公主就是传说中因婚姻失败而心灵扭曲的女人……我一直有个疑问,孙权知道应该一些大虎的所为,但他丝毫没处理大虎,就因为练师?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5-21 13:43
                回复
                  “应该知道”,打反了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5-21 13:45
                  回复

                    看完各位的想法后我才发现我有一堆事没写到…
                    首先我补充一下二宫之争时朝廷两大派的组成:
                    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孙和派)
                    骠骑将军步隲、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孙霸派)。
                    时全寄、吴安、孙竒、杨笁等阴共附霸,图危太子。谮毁旣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流笁尸于江,兄穆以数谏戒笁,得免大辟,犹徙南州。霸赐死后,又诛寄、安、竒等,咸以党霸构和故也。
                    中立派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朱然一脉。而步骘是躺著中枪这点已经重覆不少次XD
                    而对全琮我还有个补充,他本身并未亲自涉入二宫之争,而是把他二儿子全寄安到孙霸派。
                    在世家大族这是很常见的计谋,让几个儿子各自深入不同阵营,做老爸的表面上当局外人。这样无论是哪一方得势,自己都能藉儿子扎下的根得到好处。而失败的儿子就舍弃掉。如我们所见,全寄Game Over了,但全琮善於审度时势安排后路,所以他一点事都没有,更没被贬官。
                    还有关於全公主和潘夫人,我忘记说这两个女人自然也是有在暗通款曲的(别乱用成语)
                    潘夫人虽然也因美貌善谄媚而得到孙权宠爱,但当时生下太子孙和的王夫人仍然是地位最高也最得宠的。就算潘夫人在赤乌年间也生了儿子孙亮,只要孙和还在,潘夫人和孙亮就别想上位。
                    既然有共同的敌人(王夫人),全公主和潘夫人会联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两人也确实成功的让年幼的孙亮受到孙权关注,将太子之位换给他。因为孙和在二宫之争表现不理想(并没有任何证明自己能扛起太子之位的作为)。而孙休就像吴董说的那样,整个吓到噤若寒蝉了。
                    所以孙权只好把太子之位留给这年龄最小但也颇聪明的儿子。就此让全公主一脉有弄权之机。
                    (这样一写下来发现小抗没被玩死真的是父亲先祖有保佑……)
                    


                    17楼2012-05-21 14:01
                    回复
                      读了风晨妹妹、影风姐和渔翁(哥?)的观点之后,我受益匪浅。
                      我基本上认同各位的观点,不过仍有些地方感到迷惑:
                      一、孙权处罚了孙和及孙霸,为何没有处罚孙鲁班呢(孙权杀了全寄,不过这与真正处罚孙鲁班还是有区别的)?难道他钓鱼钓得那么失败,完全没有看清楚孙鲁班的参与有多深么?
                      个人怀疑孙权贬孙和、杀孙霸,除了因为孙和的地位太危险,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孙权气这两个“没出息”的儿子:大儿子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地位、小儿子偏要从大儿子夺权。毕竟无论其他人怎么参与二宫之争,可以当太子的只有他们俩。
                      是不是孙权真的很疼孙鲁班,使得他只杀了全寄作为警告?
                      二、陆逊之死若真的是孙权很惋惜的意外,那么孙权为何还是把陆逊的侄儿们流放到交州呢?难道孙权在二宫之争的过程中发现孙和派(尤其是与陆逊关系好的人)的势力太强了,莫名其妙地起了打压部分江东世族之心?


                      IP属地:新加坡22楼2012-05-22 07:01
                      回复
                        再补上一点:若说孙权明白陆逊在想什么,那么我想,陆逊应该也知道孙权找使者叫他闭嘴是为什么。所以我想,陆逊愤怒,不是因为被骂了几顿,而可能是因为他很清楚地预测了孙权所走的那条危险路的后果,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的人一个个受处罚。
                        (至少这比我以前看过的“太过书生气受不了被骂”的解释好多了……)


                        IP属地:新加坡23楼2012-05-22 0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