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集中营吧 关注:34,582贴子:204,861

舌尖上的中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献给吃货们!


1楼2012-05-25 20:20回复
    剧评:《舌尖上的中国》 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晓东
    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
    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 1 自然的馈赠

    


    2楼2012-05-25 20:22
    回复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
      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
      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种“舌尖体”也开始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3楼2012-05-25 20:23
      回复
        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
        


        4楼2012-05-25 20:24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确实,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
          


          5楼2012-05-25 20:24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 2 主食的故事

            


            6楼2012-05-25 20:26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 3 转化的灵感

              


              8楼2012-05-25 20:28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 4 时间的味道

                


                10楼2012-05-25 20:32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 5 厨房的秘密

                  


                  11楼2012-05-25 20:34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 6 五味的调和

                    


                    12楼2012-05-25 20:39
                    回复
                      舌尖上的中国 7 我们的田野

                      


                      13楼2012-05-25 20:42
                      回复
                        第一集提到了笋。
                        老笋民上传两张见面图吧,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


                        笋,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我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


                        14楼2012-05-25 21:42
                        回复


                          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5-25 22:46
                          回复
                            ( ⊙o⊙ )哇


                            IP属地:吉林16楼2012-05-29 08:52
                            回复
                              亲, 有木有想去梁子湖来个一日游 打打cf 吃吃农家菜 吃吃螃蟹 带正宗梁子湖螃蟹给家人的啊啊啊啊


                              20楼2012-09-22 15: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