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面几章,就看不下去了。作者根本没读懂历史,吴三桂是被逼反的,不是一开始就处心积虑造反,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吴三桂造反时已经60多岁,不久于世的年纪,几个儿子都没什么本事,嫡子还在北京做人质。这种情况下,他造反有什么用?既无法在有生之年打下天下,退一步,就算打下了天下,他那几个儿子有什么本事面对手下的骄兵悍将?
2、造反时间不对。如果他真的要造反,应该选择在康熙刚即位,主少国疑的情况下,而不是,康熙亲政,并且乾纲独断的情况下(拿下鳌拜,)。
3、很多人认为吴三桂造反依据是,康熙曾说,三藩必反,早削早反,晚削晚反。按此方,康熙应该在削藩时就做好了应对准备,事实上,吴三桂才两年多,就占据了长江以南,可见,康熙并没做什么准备,不过是幼稚地以为,一纸圣旨下了,便可削藩,那些早削早反的话语,不过是事反补上而已。
4、吴三桂并无多大野心,吴在占领长江以南后,天下蜂起响应,四川、山西、山东都纷纷起义,可吴却开始与康熙议和了,不过康熙吃不下这个亏,不肯答应而已。
5、如果一开始就想造反,那当年就不应该将永历帝杀掉,可以此唤起民心。
1、吴三桂造反时已经60多岁,不久于世的年纪,几个儿子都没什么本事,嫡子还在北京做人质。这种情况下,他造反有什么用?既无法在有生之年打下天下,退一步,就算打下了天下,他那几个儿子有什么本事面对手下的骄兵悍将?
2、造反时间不对。如果他真的要造反,应该选择在康熙刚即位,主少国疑的情况下,而不是,康熙亲政,并且乾纲独断的情况下(拿下鳌拜,)。
3、很多人认为吴三桂造反依据是,康熙曾说,三藩必反,早削早反,晚削晚反。按此方,康熙应该在削藩时就做好了应对准备,事实上,吴三桂才两年多,就占据了长江以南,可见,康熙并没做什么准备,不过是幼稚地以为,一纸圣旨下了,便可削藩,那些早削早反的话语,不过是事反补上而已。
4、吴三桂并无多大野心,吴在占领长江以南后,天下蜂起响应,四川、山西、山东都纷纷起义,可吴却开始与康熙议和了,不过康熙吃不下这个亏,不肯答应而已。
5、如果一开始就想造反,那当年就不应该将永历帝杀掉,可以此唤起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