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
40后:那个时候还主要以劳作为主吧,我们那个时候一放学回到家就得帮忙做家务,例如喂猪,割野草之类的。
50后:我们那个时候玩的游戏逐渐多了,相比40后我们可幸运多了。什么挑夹五虎战国星星大月亮之类的可热闹了。
60后:与50后相比相对幸运,我们躲过了3年人为的所谓困难时期的饿肚子,躲过了文革时期的武斗与动乱,躲过了上山下乡运动。童年时期大多过着清贫的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但我们却又有很多自制的玩具,很多不用花钱的游戏。 60后,曾经看过太多的政治运动,除了少数骗子和傻子,我们已很难再受欺骗。上学和放学路上,滚铁环是当时最常见的游戏,滚着铁环,再远的路也不会觉得累。放学路上是儿时最快乐的时刻 !
70后: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玩的都是什么占山为王藏宝之类的。新年家家户户放爆竹,我们会挨家挨户拾熄火的爆竹玩。有时候还会玩泥巴,玩泥巴是你奶奶教的,泥巴处处都有,而且玩法比较多,所以在我那个时候,在我们这群同学里蛮受欢迎的。
下面是一段摘自网络关于玩泥巴的文字
玩泥巴:泥巴是大自然赐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村头的大沟里有一种黄泥
①可以放炮,把泥巴做成碗状,用力摔倒平整的石头上 ,砰地一声碗底从最播出震破,声音越响越有成就感,可以一上午不厌其烦,直到满身泥点回家
②做手枪:先把泥巴垛成长方体薄饼,用小刀切成手枪状,晒干后做游戏。
③做泥哨
④做泥车:两个圆饼做车轮,树枝做车轴,长方体做车身,还可以配上泥人开车,晒干再玩。
80后:踢毽子跳皮筋!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因为和我们女生玩毽子皮筋被男生笑呢!
90后:看电视,听评书之类的,在学校的时候还会打“岗子”踢毽子跳皮筋之类的。( 岗子是方言,就是大理石敲成小块,五个岗子就是一副,捡捡扔扔,反正我是不会。)
00后:CF,植物大战僵尸。除了这些我们班女生里还有玩毽子皮筋之类的,男生在教室里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