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10,126贴子:72,949,396

回复:【作文阅卷潜规则】审题立意+议论文结构+及各种(很详细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抓对象。弄清对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抓真相。材料以“面”为内容,分析材料要看“面”,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面”。
从理性追问层面而言,“面”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触发思考的符号。
(3)抓倾向。所给材料并非纯客观的,藏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倾向是可以体察到的
(4)抓关键词法。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审题立意的思路
细读——划出关键语句
压缩——概括材料大意
联想——提炼中心论点
选择——确定立意角度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
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
1、不宜玩深沉——不必太复杂,不可太超前,不要太逆向。
2、明确的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3、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应该始终不变。
4、不能提出与中心论点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
5、思想积极健康向上。
ü “你的情意我永远不懂”!要我“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要阅卷教师在短时间内读懂,未免强人所难。
二.关于文体
1.注意题目要求,是否规定文体
2.如果没有规定文体,看题目适合写何种文体
3.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文体
4不要刻意采用创新文体,否则东施效颦。尽量避免选择科幻小说、编故事、童话、寓言等弱智文体。
三.关于选材
1.确定选材范围: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选材范围。如教育、亲情、友情、环保、时势、战争、腐败、做人、人文等。
2.联系事例:古今中外 三百六十行
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 来自书本.报纸杂志电视新闻的感人素材 富有历史底蕴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动人故事 正面的.反面的…...
3.灵活运用,注意和观点相结合
活用近几年发生的带时代感的材料,如奥运精神、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创建和谐社会、抗震救灾等。
  特别强调: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写早恋等敏感话题。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至少应该有三个好事例。
从结构上看“三个好事例”一般要求有:
一个大事例;
一个小事例;
一组排比小事例。
从内容上看“三个好事例”最好同时有:
一个正面事例;
一个反面事例;
一个递进事例。
树上还有几只鸟
树上有10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幼儿园小朋友说:10—1=9,树上还有9只鸟。
小学生说:树上还有0只鸟,因为打死了一只,其余9只被惊飞了。
中学生说:树上还有1只鸟,打死了一只,惊飞了8只,还有一只是聋鸟。
恋人说:树上还有2只鸟,死的那只架在树枝上了,另外一只是他的爱人,在旁边哀哀哭泣。



23楼2012-06-05 14:43
回复
    凤 头
    点出论点
    正反解说
    可用比喻或熟 语
    100字左右
    先反面举例 三四个,扣题扣例简要分析一下(400字左右)
    可用排比
    猪 肚
    再正面举例 二三个,扣题扣例简要分析一下(200字左右)
    豹 尾
    回扣开头或题目 抒情性议论
    可用熟语或比喻
    100字左右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话题,
    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远远的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木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她又木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在桌子止,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点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作者审题准确,通过记叙“我”和“房东大娘”的一段经历来表现话题的内涵。本文突出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由“印象很不好”到“觉得好笑”再到“误解她,伤害她”直至真相大白,作者一步一步展示房东大娘的精神世界,欲扬先抑,波澜迭出,很是吸引读者。
    其次是精当的描写,作者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栩栩如生。再次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光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的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回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心,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点评】本文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记叙文,以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主线,展示了我读懂父爱的过程:小时候,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很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父亲,父亲的笛声如怨如慕;到外地求学几年后,我才真正地读懂父爱。笛声,是“我”选定的作为父爱的一种载体。笛声的变化(从最美到如怨如慕到哽咽)载着我对父爱的认识过程,紧扣作文要求。本文语言优美,佳句迭出;构思精巧,仅取三个片断和“几点”笛声,就把凝重的父爱和我感受父爱的心理历程,表达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26楼2012-06-05 14: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