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暖吧 关注:79贴子:12,282

微电影大跃进:是短命泡沫还是产业革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业界在疯狂炒作,作品数量在飞速增长,然而多数自诩为影迷者却不屑一顾,这就是当下中国“微电影”的现状。这三个字找不到合适的外语对应词,它专属于我们这个奇特的国度,专属于碎片化时代。实则,这个新兴的产业有着极为丰富甚至是暧昧的故事,它正在成型,但没有人知道它到底会走向何方。


1楼2012-06-07 13:00回复
    苍井空的的《第二梦》即是为其同名新歌定制的剧情短片+MV合集。
    ■ 呼之欲出的大买卖?
    在今天,微电影是一个大筐,各种路数,各种出发点不一的短片发布到网上,统统主动被动变成了“微电影”。
    毋庸讳言,大品牌的定制“广告剧情短片”是当下的主流,不过支流也很多:《大魔术师》、《春娇与志明》、《我11》等电影新作配以专门的微电影作宣传(但实质上和传统预告片或片花发布大同小异);和电影宣传相似,新歌附上一部微电影也成为潮流,苍井空的的《第二梦》即是为其同名新歌定制的剧情短片+MV合集。另外,出自或官或私之手的城乡旅游宣传片也成为一大热门,《相约山楂树》、《岸边的记忆》、《我与南京有个约会》、《IN深圳》等也贴以“微电影”的标签上线,甚至有福州村民自掏腰包30万拍摄家乡林浦的故事……据业内人士统计,仅2012年,就有2000多部微电影作品先后上线。
    从生意经的角度来看,作为微电影最活跃的推手,同时作为影院和电视之外的第三大展映平台,视频网站在影视剧制作和播映上的主动权与日俱增。虽然向电影院线的倾销还远不可能,但台网互动目前已成事实,继青海卫视首档微电影栏目《幸福微剧场》开通后,爱奇艺的“城市映像”微电影也在重庆卫视《星光影》栏目开播。除了主打微电影出品外,各大视频网站在影视剧、自制节目上的投入也相当大手笔,例如乐视网计划每年为其自制内容投入1.2亿元。
    这其实是一个和国际同步的趋势,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在无法说服美国主流影视公司与己合作、并且和巨头维亚康姆(好莱坞六大之一派拉蒙制片厂的母公司)打了一场漫长的版权官司后,决定绕开好莱坞自己单干,他们在5月宣布,已与多名电影制片人、演员和歌手签订了合作协议。电影《黑天鹅》的制片人乔恩·阿维奈,喜剧演员艾米·波勒、雷恩·威尔逊和饶舌歌手Jay-Z都将在Youtube上开设自己的频道。Youtube表示,将在未来投资1亿美元来制作专业级的原创内容,到今年7月底,网站每天都会有25个小时时长的原创内容上线。
    而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传媒业和IT业还在蜜月期里。由和润传媒、新浪网、乐视网三方合作招商的“梦想的力量”微电影采取的五五分成模式就显得皆大欢喜,新浪和乐视各占5个系列的独家版权,所得盈利则由两家视频网站分别和华润传媒对半平分。
    在明星大导及媒体的集体帮力下,微电影一时“乱花渐欲迷人眼”,呈现出绝对势不可挡的繁荣之势:中国微电影协会成立,“尚8电影产业园”等微电影产业基地建起,甚至南京的一个中学开了微电影传媒班。于是把“微电影”打造成一个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业内人士大胆预估,这个产业的产值在未来五年内会破百亿。


    4楼2012-06-07 13:02
    回复
      老男孩》以其对青春的真诚追忆引起不少网友共鸣,成为微电影的标杆性作品。
      ■ 创意产业创意不足
      然而,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微电影的质量和乐观的产业前景背道而驰,这种情形在越来越多的“强势广告”入主后更甚。多数商人的思维目前还停留在“我们的品牌标志必须在电影里出现5次”这样的阶段,本站记者采访得知,爱奇艺“城市映像”系列本来是计划找品牌商投资,但因为广告植入无法谈妥,最后只好由奇艺自行投资。
      在充斥网络的微电影中,不管是被视为营销典范的品牌微电影《66号公路》,还是人气颇高的地方宣传片《爱,在四川》,或是点击量破百万的青春励志微电影《眼镜渴了》,其大多数都广告味太浓或内容肤浅,很难像《老男孩》般让观者共鸣。而拍惯了大制作的名导大师们,对小规格短片的拿捏显然尚欠娴熟,微电影作品的质量大多不符其名导身份。为2012年香港电影节而拍的两部名导短片:顾长卫的《龙头》和蔡明亮的《行者》,留给大多数网友的观感不是“看,这才叫大师!”,而是“操,神马玩意!”。
      品牌主、电影圈和视频网站三方合谋的结果是,微电影作为变种广告片迅速崛起并成为潮流,一时间,冠以“微电影”名头大肆宣传的视频短片层出不穷,但能对得起“电影”这一称谓的作品却寥寥无几。作为剧情短片的微电影,除了在技术上较之前有所超越外,少有短片所应该有的奇思妙想和灵性,和国外优秀短片对比来看,这一感受尤为明显。说到底,从职业电影人到草根影迷,中国人还没有掌握“短片”这种电影体裁。
      


      5楼2012-06-07 13:02
      回复
        老男孩》以其对青春的真诚追忆引起不少网友共鸣,成为微电影的标杆性作品。
        ■ 创意产业创意不足
        然而,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微电影的质量和乐观的产业前景背道而驰,这种情形在越来越多的“强势广告”入主后更甚。多数商人的思维目前还停留在“我们的品牌标志必须在电影里出现5次”这样的阶段,本站记者采访得知,爱奇艺“城市映像”系列本来是计划找品牌商投资,但因为广告植入无法谈妥,最后只好由奇艺自行投资。
        在充斥网络的微电影中,不管是被视为营销典范的品牌微电影《66号公路》,还是人气颇高的地方宣传片《爱,在四川》,或是点击量破百万的青春励志微电影《眼镜渴了》,其大多数都广告味太浓或内容肤浅,很难像《老男孩》般让观者共鸣。而拍惯了大制作的名导大师们,对小规格短片的拿捏显然尚欠娴熟,微电影作品的质量大多不符其名导身份。为2012年香港电影节而拍的两部名导短片:顾长卫的《龙头》和蔡明亮的《行者》,留给大多数网友的观感不是“看,这才叫大师!”,而是“操,神马玩意!”。
        品牌主、电影圈和视频网站三方合谋的结果是,微电影作为变种广告片迅速崛起并成为潮流,一时间,冠以“微电影”名头大肆宣传的视频短片层出不穷,但能对得起“电影”这一称谓的作品却寥寥无几。作为剧情短片的微电影,除了在技术上较之前有所超越外,少有短片所应该有的奇思妙想和灵性,和国外优秀短片对比来看,这一感受尤为明显。说到底,从职业电影人到草根影迷,中国人还没有掌握“短片”这种电影体裁。
        


        6楼2012-06-07 13:03
        回复

          ※ 微电影开麦拉攻略
          谁都能拍微电影!你干嘛不试试?
          和长片拍摄不同的是,微电影一般投资小额,拍摄时短,而且不用拿去审查,所以尽可放手来做。而作为导演,在没有外援支持的情况下,你必须有能力身兼数职。


          7楼2012-06-07 13:08
          回复
            Step1 剧本:写一个好故事,而且可操作
            想拍微电影,光有点子当然不行,你得写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剧本。但要注意,和长片不同的是,微电影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去铺垫剧情,所以剧本一定要干净利落。如果对剧本的吸引力没有十足把握,可以考虑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探讨,集思广益总比闷头苦想见效要快。要知道,好莱坞的优秀剧本也都是经过很多编剧多轮动刀修改出来的。如果你技术在手,拍片愿望强烈,但自己又无特别想法,那就考虑去网上看看现成的微剧本、微小说,或许能从中生出灵感。
            Step2 筹钱:找一个投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和剧本同样重要的,当然是钱,专业术语叫投资。如果你是圈内人,这时候正好认识一个投资人,你的任务就是说服他,但他可能很有兴趣改改你的剧本。对一般的初哥来说,专业制片人是遇不到的,剧组大家一起凑份子,再找亲戚朋友集资、或者通过学校机构或社团申请项目补助是通行的办法,至于卖肾等极端办法则严重不推荐。最后,在片尾别忘了加上致谢字幕。
            Step3 前期:设备、演员和“朋友剧组”
            资金到位后,不管是精打细算还是大手大脚,总之,你要做的就是花掉它。如果不是科班在读,一般来说你没有也不可能免费借到专业拍片设备。这时候如果预算充足,考虑买一套专业的摄影器材也未尝不可,实际上,一部三万多的5D2单反相机已足以应付,很多新手导演都是这么干的。如果你的资金得来不易,那果断去器材店,摄影及灯光设备一起打包租赁。至于特别道具之类,逛一圈淘宝下来或许就已八分把握。硬件到手前,演员的事情相信你早已在虑,专业演员请不起,身边好友、同学可作为首选,也可尝试联络专业演出团体前辈或新人,以及表演专业在校生。至于其他剧组成员,你的狐朋狗友们当然责无旁贷。
            Step4 拍摄:快、狠、准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是在自家后院开机,那提前选景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事情。内景要主要要顾虑如何打光和收音,外景则更复杂,还要涉及到交通工具、衣食住行等等,面包车和方便面都要备足。实拍开始以后,指导演员表演都在其次(你尽可以让他们表现出camp或cult趣味),不穿帮才是最大的挑战,总的原则是快、狠、准,但也一定要考虑周全,因为补拍是非常不现实的。
            Step5 后期:舍得对自己下手
            至此,工作才算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要关起门来埋头剪辑了。从网上找些破解版的专业剪辑软件,都可以试试,看哪一个更顺手。最重要的原则是,要舍得对自己下手,就算剧本原定时长有40分钟,而你拍摄的素材甚至有100小时,但微电影比拼的是创意,拍得好又拍得短才真的能博眼球,只要故事能讲通,一定要压缩再压缩,5分钟讲得完,千万不要拖沓到5分20秒。配乐、音效、对白部分,“罐头音乐”和中外名曲都是现成的,这时候顾不上版权问题,同期声录得不好的,与其重新配音,不如想办法剪掉。
            Step6 发行:胜出或被淹没
            当下环境,你的影片和观众见面的机会其实不少,传统的方式是线下,找个大学教室免费展映、发给各大电影节参加比赛——不过这些都是“短片”的打法,而非“微电影”的路径,发布到视频网站、加入专门的微电影频道、微电影竞赛才是最当下的主流。如果你的作品足够优秀,可以考虑独家授权给某家视频网站,从中获取一定分成,或者还可能成为该网站的签约导演。如果作品能在国外重要电影节的短片单元上胜出获奖,那你的前途更堪称远大。当然,大部分作品,将被淹没在诸多以“微电影”作标签的视频短片中。无疑,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不过,最关键的是,“我拍过一个电影”才是特别的体验和回忆。
            


            8楼2012-06-07 13:09
            回复
              @龙乡新人 你觉得好的可以拿去参加奖

              


              9楼2012-06-07 13:21
              回复
                感谢高富帅分享


                10楼2012-06-07 13:22
                回复
                  **了。
                  话说本屌一部微电影都没看,就连好评的《老男孩》我也没看


                  11楼2012-06-07 13:35
                  回复
                    - -屏蔽的是什么。
                    11度青春系列的我都有看,觉得那一系列的微电影立意很好。
                    老男孩真心值得一看,不过高富帅品味独特,自然是看不上的


                    12楼2012-06-07 13:44
                    回复
                      白富美说笑了。
                      本屌俗人一个,场面控。只会欣赏商业电影对微电影这种不伦不类的 略带文艺的没兴趣。
                      跟文艺青年们自然没得比。


                      13楼2012-06-07 13:47
                      回复
                        所谓微电影,就是一软性广告片。


                        IP属地:浙江14楼2012-06-07 15:23
                        回复
                          回复13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2-06-07 18:03
                          回复
                            回复14楼:咱这的没有太多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2-06-07 18:18
                            回复
                              涛富帅在科普了,虎背熊腰们快来长姿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2-06-08 0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