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上天竟让他回到了十一岁的时候,是否预示着,这一生,他又可拥有与那人分庭抗礼的力量了呢?
胤禩脑中浮现诸多旧事,其中尤以康熙斥责自己那句“胤禩系辛者库贱妃所生,自幼阴险……”直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额娘……终是儿子连累了你,累的你身入黄土却也不得安息。
胤禩只觉心头大恸,一只无形的手好像揪着自己的喉咙,直逼得他喘不过气来。
自己争了大半辈子,到最后却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凡与他过从甚密者,均不得好死。
也罢,既然得一世重活,那他便恪守本分,尽忠职守,真正做一位贤王!
四哥,只愿我们,莫再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这峥嵘天下,富丽山河,奈何我心已疲惫不堪,再也没有力气与你相争了。
胤禩在帐子里又闷了两天,只对外借口头晕体乏,不用伴驾,倒是也落得清静。
若是上一世的自己,岂肯放过一丝一毫在皇阿玛面前表现的机会,只是这一世,他既已经想通,便更不会让自己去趟那夺嫡的浑水。
这两天他虽然一步未出,但其他几位阿哥却纷纷前来探视,其中尤以大阿哥最多。想来自然,胤禩自小寄养在惠妃身边,大阿哥是惠妃亲子,待他自然比旁人不同,只是放在外人眼中,却是不知不觉被扣上了“大阿哥党”的名号。
这一日胤禩闲的无事,加上近日来休息的好,精神奕奕,却又偏偏对外称身体未愈,不能外出,只好让高明出去寻摸两本解闷的读物来打发时光。
胤禛推开帘子进帐之后,便看到胤禩穿着月白色的中衣,披了件石青灰的褂子,斜倚在案头,饶有兴味的看着手中的书卷,连他进来都浑然不知。
病了几日,现在终于好转,脸色不复当日的憔悴,却仍显得有些苍白,只是可以看出精神确实大有好转了,这几日胤禛一直跟随在康熙身边伺候,总是不得闲,这一日得了空,突然想到了那日病榻上的胤禩,便来到他帐子里来看看他。
本以为那人会还在睡着,谁想到一进来便看到他唇边噙笑,眉目柔和的闲适模样,胤禛愣了愣,轻轻咳了一声。
胤禩抬头先是一惊,旋即笑道:“四哥来了,今日怎么得了空儿过来?”撂下手中的书,便要起身来应他。
胤禛摆摆手,走上前来:“那日之后事情一直繁多,今日看你精神倒好,在看什么书?”
“不过是让吕联荣随手找来的读本,打法时间罢了。”
“你这话若让人听去,还道你是存心躲懒,避着皇阿玛了。”胤禛瞪了他一眼,“此话不可再说。你在看《泰西水法》?”
胤禩笑着递上茶盏,“四哥教训的是,刚刚开始看了些许,还不精深。”
“恩,看看也好,水旱两灾最是重要,却也最是难缠,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只管来问四哥。”
这一番话虽然依旧说的冷冷淡淡,可是胤禩前世何曾见过这位四哥如此悉心的与自己交谈,心里一涩,笑着点头:“多谢四哥了。”
既然自己已经大好的事情胤禛已经知道,胤禩也不打算再瞒下去了,次日便递了牌子求见康熙。
这时的康熙,正当盛年,刚刚亲自主持了多伦会盟,这位千古一帝身上的功绩日益加多,巡幸塞外自然心情畅快,听到八阿哥前来请安,即刻着人传了进来。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掸下袖口,右膝跪地,胤禩恭敬低头道。
“恩,起吧。你身上可大好了?”康熙的语气平和,听不出什么玄机。
“回皇阿玛,蒙皇阿玛爱护,已经好了。”
康熙眯着眼睛看着自己这个颇为疼爱的儿子,吩咐道:“梁九功,给八阿哥赐坐。你大病初愈,不必拘礼了。”
胤禩赶忙谢恩,又跟康熙说了说太医的嘱咐,直道自己已无大碍了。
说了会子话,康熙似乎有些乏意,胤禩刚想跪安下去,不料康熙话锋一转,语气凌厉起来。
“朕记得你马上功夫很是不得了的,这次怎么会突然栽了下来?你可有何想法?”
胤禩被这样的目光和语气一逼,身后不由流下汗来,连忙叩首道:“皇阿玛恕罪,只怕是儿臣平素疏于练习,盲目大意了,日后必当勤加用功,绝不会在如此了。”
胤禩岂会不知康熙是在试探自己,若是前世,他虽不知道这事的起末,但也定要在御前狠狠的给其他阿哥上一记眼药的,只是现在他却是唯恐事多,巴不得自己全都揽了过来,装出一副懦弱不知的模样。
康熙也不发话,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胤禩,见他的肩膀微微有些发颤,不自觉便有些心软,叹了口气,声音也软了下来:“起来吧,朕看你脸色还是不好,一会儿再让太医去看看。你且跪安吧。”
走出帐外,胤禩只觉手心发凉,二世为人再见到自己这位父皇,他仍是无法忖度到那人一丝半点的心思。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知他那位千古一帝的皇阿玛在弥留之际,可有后悔过这一世对儿子们的打压猜忌?
五日后,康熙便带着众位皇子回朝。
可是对于胤禩,这却是让他兴奋不已的开始。
额娘……你现在可还好?这一世,儿子定不让你过的那般辛苦,就连百年之后也不得安宁。
这一世,定要额娘你过得平安喜乐。
胤禩脑中浮现诸多旧事,其中尤以康熙斥责自己那句“胤禩系辛者库贱妃所生,自幼阴险……”直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额娘……终是儿子连累了你,累的你身入黄土却也不得安息。
胤禩只觉心头大恸,一只无形的手好像揪着自己的喉咙,直逼得他喘不过气来。
自己争了大半辈子,到最后却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凡与他过从甚密者,均不得好死。
也罢,既然得一世重活,那他便恪守本分,尽忠职守,真正做一位贤王!
四哥,只愿我们,莫再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这峥嵘天下,富丽山河,奈何我心已疲惫不堪,再也没有力气与你相争了。
胤禩在帐子里又闷了两天,只对外借口头晕体乏,不用伴驾,倒是也落得清静。
若是上一世的自己,岂肯放过一丝一毫在皇阿玛面前表现的机会,只是这一世,他既已经想通,便更不会让自己去趟那夺嫡的浑水。
这两天他虽然一步未出,但其他几位阿哥却纷纷前来探视,其中尤以大阿哥最多。想来自然,胤禩自小寄养在惠妃身边,大阿哥是惠妃亲子,待他自然比旁人不同,只是放在外人眼中,却是不知不觉被扣上了“大阿哥党”的名号。
这一日胤禩闲的无事,加上近日来休息的好,精神奕奕,却又偏偏对外称身体未愈,不能外出,只好让高明出去寻摸两本解闷的读物来打发时光。
胤禛推开帘子进帐之后,便看到胤禩穿着月白色的中衣,披了件石青灰的褂子,斜倚在案头,饶有兴味的看着手中的书卷,连他进来都浑然不知。
病了几日,现在终于好转,脸色不复当日的憔悴,却仍显得有些苍白,只是可以看出精神确实大有好转了,这几日胤禛一直跟随在康熙身边伺候,总是不得闲,这一日得了空,突然想到了那日病榻上的胤禩,便来到他帐子里来看看他。
本以为那人会还在睡着,谁想到一进来便看到他唇边噙笑,眉目柔和的闲适模样,胤禛愣了愣,轻轻咳了一声。
胤禩抬头先是一惊,旋即笑道:“四哥来了,今日怎么得了空儿过来?”撂下手中的书,便要起身来应他。
胤禛摆摆手,走上前来:“那日之后事情一直繁多,今日看你精神倒好,在看什么书?”
“不过是让吕联荣随手找来的读本,打法时间罢了。”
“你这话若让人听去,还道你是存心躲懒,避着皇阿玛了。”胤禛瞪了他一眼,“此话不可再说。你在看《泰西水法》?”
胤禩笑着递上茶盏,“四哥教训的是,刚刚开始看了些许,还不精深。”
“恩,看看也好,水旱两灾最是重要,却也最是难缠,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只管来问四哥。”
这一番话虽然依旧说的冷冷淡淡,可是胤禩前世何曾见过这位四哥如此悉心的与自己交谈,心里一涩,笑着点头:“多谢四哥了。”
既然自己已经大好的事情胤禛已经知道,胤禩也不打算再瞒下去了,次日便递了牌子求见康熙。
这时的康熙,正当盛年,刚刚亲自主持了多伦会盟,这位千古一帝身上的功绩日益加多,巡幸塞外自然心情畅快,听到八阿哥前来请安,即刻着人传了进来。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掸下袖口,右膝跪地,胤禩恭敬低头道。
“恩,起吧。你身上可大好了?”康熙的语气平和,听不出什么玄机。
“回皇阿玛,蒙皇阿玛爱护,已经好了。”
康熙眯着眼睛看着自己这个颇为疼爱的儿子,吩咐道:“梁九功,给八阿哥赐坐。你大病初愈,不必拘礼了。”
胤禩赶忙谢恩,又跟康熙说了说太医的嘱咐,直道自己已无大碍了。
说了会子话,康熙似乎有些乏意,胤禩刚想跪安下去,不料康熙话锋一转,语气凌厉起来。
“朕记得你马上功夫很是不得了的,这次怎么会突然栽了下来?你可有何想法?”
胤禩被这样的目光和语气一逼,身后不由流下汗来,连忙叩首道:“皇阿玛恕罪,只怕是儿臣平素疏于练习,盲目大意了,日后必当勤加用功,绝不会在如此了。”
胤禩岂会不知康熙是在试探自己,若是前世,他虽不知道这事的起末,但也定要在御前狠狠的给其他阿哥上一记眼药的,只是现在他却是唯恐事多,巴不得自己全都揽了过来,装出一副懦弱不知的模样。
康熙也不发话,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胤禩,见他的肩膀微微有些发颤,不自觉便有些心软,叹了口气,声音也软了下来:“起来吧,朕看你脸色还是不好,一会儿再让太医去看看。你且跪安吧。”
走出帐外,胤禩只觉手心发凉,二世为人再见到自己这位父皇,他仍是无法忖度到那人一丝半点的心思。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知他那位千古一帝的皇阿玛在弥留之际,可有后悔过这一世对儿子们的打压猜忌?
五日后,康熙便带着众位皇子回朝。
可是对于胤禩,这却是让他兴奋不已的开始。
额娘……你现在可还好?这一世,儿子定不让你过的那般辛苦,就连百年之后也不得安宁。
这一世,定要额娘你过得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