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堂中学风水好。这里背倚青山,松涛阵阵;面临秀水,碧波粼粼。抬望眼,南信叶线横卧面前,形如彩练;灵山主峰清晰可见,状如利剑。
朱堂中学人气旺。两万醉心教育的父老乡亲,两千痴心学习的莘莘学子,一百倾心育人的辛勤园丁,十位精心管理的领导班子,一个热心教育的党委政府。
朱堂中学是一片沃土。从1965年创办至今的45年里,一批批学子,一年级犹如一株株幼苗,生机勃勃,稚嫩无比;三年级好像一株株幼树,枝繁叶茂,风光无限。正像市县教育局领导常说的那样:朱堂中学是罗山县教育质量的“常青树”。近年来,朱中分别被授予“全国创新教学实验先进学校”、“河南省集资办学先进单位”、“信阳市文明学校”、“信阳市示范性学校”、“信阳市三科联赛先进单位”、“信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罗山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罗山县等级评估一类学校”、“罗山县办学水平达标学校”、“罗山县十年教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成功迎接了成思危副委员长率领的义务教育检查团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和国家对河南省的“两基”督导复查验收。
朱堂中学每年六月都是丰收的季节。特别是2007年中招,朱堂中学的老师们在校班子的带领下,正像金秋时节的老农们那样,在教育的园地里微笑着收割。这是一组令人兴奋的数字:总分500分以上的46人,考上重点高中的55人。两项均居罗山县29所初中第一位,升学成绩、综合评比又为全县所有初中第一名。全县总分前20名的学生中,朱堂初中有4人,前4名中有2人(第2,第4)。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中招八科考试评比中,朱中所有学科均居全县前五名,其中语文、数学、体育名列全县第一。
2008年中招成绩又喜获大面积丰收,500分以上54人,仅重点高中录取就达到65人,又高居罗山县29所初中首位。
2009年中招再创佳绩,全校500分以上就有60多位同学。语文、政治学科评比为全县第一名,物理、化学为全县第二名,英语、体育名列全县第四名。
朱堂中学一直在高起点高标准上运行。清泉育兰芽,朱中出才子:1970年毕业于我校的老二班学生梁其贵,现任信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1972年毕业于我校的老九班学生刘绍勇,现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总裁;1981年毕业于我校的二班学生刘明清,现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厅厅长;1987年毕业于我校的12班学生马曙光,现任国务院审计署人事司干部处处长……他们就是这众多才子中的代表。谈到在朱堂中学读书的成长经历,梁其贵院长动情地说:……1972年毕业于我校的老八班学生刘承军,现任河南省国税局科研所所长,说到朱堂中学,他浮想联翩,感慨万千……1985年毕于我校的七班学生厉天军,现任罗山新城开发区主任,他对朱堂中学更是情有独钟……26年前,当时的信阳地区教育局领导慧眼识珠,一眼看中朱堂中学这块风水宝地,把朱堂中学定为当时罗山县唯一的一所地区级农村重点初中,简称“朱堂重点中学”,并斥资扩建,将校址移建于朱堂街镇北面的山岗上(现址),后移交县乡管理。曾连续八年服务原涩港公社全境,后属朱堂乡管辖,服务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约二万六千人。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教职工98人,在校学生1316人。
鱼戏沧海,龙择深潭。朱堂中学一直视质量如生命,依发展求生存,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八方学子,他们慕名而来,学成而归。1985年毕业于我校的七班学生叶杨,原籍洛阳义马市,现任郑州市华宇建筑设计公司总经理,他回忆当时在我校读书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朱中是一棵果树,树根那样牢固,树干那样粗壮,树叶那样葱郁,果实那样丰硕。”这是现在就读于我校的外地学生的共同心声。一谈到在朱堂中学读书时的感受,他们就格外激动……
朱堂中学又是一片热土。建校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都将朱中视为掌上明珠而倍加呵护,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三幢教楼比肩而立,一幢实验楼造型别致,教师寝楼巍峨挺拔;学生饭厅宽敞洁净;结构坚固的拱桥雄跨于碧水之上,简洁优美的校门屹立于大道之侧……近两年,学校走后勤服务社会化之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已建成一幢高标准教师寝楼,20户教师乔迁新居,已投入使用的两幢设计新颖的学生公寓,学子喜入新楼。
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有大爱。朱堂中学的老师们视家长如上帝,视学生如亲子,洒向学生都是爱,时时处处总关情,学生喜怒哀乐,教师牵肠挂肚;学生衣食住行,教师无微不至……让我们走进学生在朱堂中学的生活,看看他们的住宿和吃饭情况吧……
朱堂中学的教学工作成绩骄人,学校面貌变化惊人,缘于有一个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有朝气,有魄力,作风朴实,办事敢为人先,求实求真。在这个班子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支整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校98名教职工,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发挥着光和热,他们在工作中互帮互助,团结拼搏,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研水平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有名气。近几年来有36人次获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48人次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126人次获省级“优秀论文”奖,每一个人都有耀眼的闪光点。
朱堂中学今后三年发展的思路是:为了一个目标,围绕一个核心,实现三个突破。
一个目标是: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实现学校规模、结构、效益的内在统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适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努力把学校办成全市乃至全省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农村重点中学。
一个核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个突破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青年教师为龙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往矣,阳光灿烂;来日,任重道远;今朝,朱中人正迈着坚实的步伐,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满怀信心地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附:朱堂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队政治部副主任陈献智将军为朱堂中学题词:
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师生共搏,多造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