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长期处于区域中心城镇,在盐业的推动下,城镇商业,尤其是饮食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一大批特色食品的生产、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产生于清嘉庆年间的郁山擀酥薄皮厚馅,酥脆香软,食而不腻,曾为皇室贡品;产生于清乾隆年间的郁山晶丝苕粉,晶莹剔透,滑软爽口,蜚声南北;鸡豆花、三香、都卷子、糯米糍粑等更是美名远播的地方食品,深受当地民众和过往客商的青睐。
建筑文化:盐业经济的强大支撑,使郁山为中心的大片区域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建筑风格。走马转角楼的四合院,高墙的土家大院,吊脚楼的苗宅,封火墙高耸的石街……木构的瓦房,雕花的窗棂,石雕柱础,花园古井,穿逗图纹,奇檐翘拱,明清气息,扑面而来。
民俗文化: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溶合,共同创造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土家“摆手舞”和苗家“采花山”为代表的民族舞蹈,千百年流传不衰的苗家民歌和土寨山歌,具有鲜明特色的苗、土服饰,婚嫁、寿庆、丧葬、祭祀仪式,生产生活用品,构成了典型的郁山民俗文化。
文物遗址:目前已列入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近十处,其中黄庭坚衣冠冢、唐太子李承乾墓、贺龙德政碑、古盐井都十分珍贵,同时汉砖汉墓、历代碑刻、旧式建筑比比皆是。
优美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郁山这方水土便养育了一方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郁山人民,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纯朴民风,乡村到处呈现出一派悠然恬静,夕阳牧笛,鸟语炊烟的田园风光,城镇则展现出一派古榕依楼,小桥流水,童叟泳归的小镇风情。同时,郁山境内的三条各具特色的河流,更是形成了青山、秀水、奇洞、怪石于一体的郁山风光带,成为千里乌江画廊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雄厚的经济潜力:郁山镇在历史上曾长时间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仍然是全县的第一经济大镇,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制,使以传统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郁山经济一度削弱,但郁山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厚的人文资源和秀美的生态资源,具有明显的发展潜力。
在彭水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郁山镇已提出了“打造旅游业,重振古镇风”发展口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拟定了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思路,目前正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迎来古镇新一轮发展高峰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古镇的明天会更美好!
----文字来源:央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