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尉吧 关注:0贴子:75
  • 0回复贴,共1

南方周末]6.1专访全文——许巍:生活不是演给别人看

收藏回复

  • 125.126.253.*
许巍:生活不是演给别人看 

作者: 袁蕾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 2006-6-1 

    5月17日,许巍在西安举办演唱会,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家乡开演唱会。下飞机第一件事,他跑去吃了一碗羊肉泡馍:“在西安组乐队那段时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一碗羊肉泡馍。” 

    他自掏3万多元,买了100张票送给亲朋好友,其中包括父母、第一个教他吉他的工人、小学班主任、原来的乐队成员。 

    像他的所有演唱会一样,许巍以《天鹅之旅》开头,《礼物》放在第24首,这是他每场必唱的曲目,也是送给爸爸妈妈的歌曲。“录《礼物》是2002年10月,国庆节,所有人都在放假。那时我的抑郁症刚开始有些好转。编曲出来,我听到节奏,刚录第一句,张口就开始哭,录音师只有停下来,跟我说一定要平静,你都经历那么多了,应该平静一点。我写歌,就是我的切肤之痛,我想治好自己。” 

    不打架,买吉他 

    刚接触音乐的时候,许巍没想到要用音乐来治疗自己。 

    读初三那年,他看了一部日本电影《阿西们的街》———这部讲述摇滚乐的电影影响了很多中国摇滚乐手。让许巍没法忘记的是里面的一种乐器,“能发出特别好听的声音”,后来他四处打听,终于知道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吉他。 

    当时许巍并不是乖小孩———成绩不好,还爱打群架,“那时候下了晚自习,爸爸妈妈就到学校门口把我架回去”。爸爸跟他商量了一个交换条件:不打架、好好学习,就买一把吉他。 

    “我想了半天,答应了。”许巍的成绩并没有因为不打架而提高,但母亲看他表现很乖,还是送了他一把吉他。当时西安没有卖吉他的,是母亲托人从上海买回来的。 

    在西安找一个教吉他的老师并不容易,会弹琴的都很少,爸爸妈妈还是给他找了一个老师,学会基本音阶。大部分时间他是到各种跟音乐沾边的场合晃悠,看到谁弹就跟谁学。 

    “我当时想出来做一个主音吉他(手),我觉得自己的嗓子唱歌不行。”1991年,许巍离开西安,去了福建一家歌厅,每天晚上从8点干到第二天凌晨4点,“歌手不断地进来,十多个都是女歌手,没有人听男歌手,也没有人讲究音乐质量,只要我的伴奏能出声音就行。”许巍每天的生活就是伴奏、喝酒、睡觉,当时最好的乐手在最好的歌厅一个月能挣到1万多元,许巍差一点——一个月三四千元。 

    “后来黑豹出来,我觉得《Don‘ t break my heart》太好听了。 

    我是有理想的人,是真想做音乐,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两个月后,许巍带着吉他回到了西安。 

    1992年,许巍在家里已经待了一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Don‘ t cry baby》,“我记得音乐先出来,写歌词用了一个星期,那时洗澡的时候都在想,特别幸福。”这首“特别幸福”的歌3年之后改了个名字,由田震唱红了大江南北,它就是《执着》,乐评人陈寰中说:“它的冷寂孤清似乎能击碎所有装蒜的激情,相比之下,他写给田震的《执着》多少积极得有些滑稽。” 

    1993年,许巍已经写完了《夸父》、《流浪》、《童话时代》等几首歌,几个也是从各个歌厅出来的西安乐手听了他的歌,都觉得很好听,于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就组成了“飞”乐队。 

    乐队雄心勃勃,但弹的都还是港台流行歌,“大家都在扒带子,看谁弹得更像原版”。许巍和他的乐队渐渐不满足这种“模仿秀”,开始想创造自己的东西,生存危机也随之而来。“当时在西安完全没有人听摇滚乐,更不要说我们自己做的,大家需要的是港台流行音乐。”他们每天在一个铁皮屋排练,弹完出来手都冻僵了。最糟糕的是,压根找不到合适他们演出的场地,没有收入,家里压力也非常大。一年之后,乐队被迫解散。 

    1994年,他背着吉他、带着自己创作的样带来到了北京,“我想成为一个摇滚巨星,像‘枪炮与玫瑰’那样”。许巍把这些理想毫无保留地写在歌词里:“我要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你说这是敏感,我说这是抑郁 
 
 
  
 作者: 南方小编  2006-6-2 22:45   回复此发言    



1楼2007-02-14 21: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