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摺起的书签吧 关注:25贴子:866
  • 4回复贴,共1

Marks゛____音乐书签”林中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爱上你是我太傻还是太伟大 ]


1楼2012-07-25 15:29回复
    


    2楼2012-07-25 15:29
    回复
      


      3楼2012-07-25 15:30
      回复
        如果林夕没有遭遇香港
          林夕与焦虑症整整搏斗5年。5年前, “我听到电话铃响,整个人会发抖。也不愿意外出。整夜整夜失眠。尝试过所有抗拒失眠的方法都没有用。只有依靠药物,每天要吃10粒半安棉药。我很信任地对医生说,美国研究什么新药,都可以大刀阔斧地拿来让我尝试。”
          在香港公开承认自己的焦虑症,林夕不是没有犹豫过,“毕竟5年前香港还可能有偏见,认为焦虑症是神经病。我这个行业是用脑的,如果我被认为是‘神经病’一定影响我的生意。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我压力很大,写不了歌词。”
          林夕被心理医生说服公开自己的病情,因为他想做一个对香港社会有用的姿态。在香港这个变化剧烈的弹丸之地,无数人承受着焦虑的压力,香港的地铁站内随处可见“自闭者天空”的公益广告牌。“香港的焦虑问题存在很多年了。化解压力,是人一辈子的学问。纯粹赚钱。不要求进步的人,压力不会这么大。有良心的人才有压力,很多人以为焦虑正是多愁善感,是情绪的问题。其实是头脑分泌出了问题。”
          林夕一方面公开自己的焦虑症病情,一方面正常出来写歌词工作,他想以自己的样子去帮到香港的焦虑症人群,“我预备牺牲一些东西。因为我关心社会,想奉献给这个社会。”
          还好,林夕在“温情而积极”的香港得到了回报。“朋友赞我勇敢,我的生意没有影响。当大家在收音机里听到我写的东西的时刻,就知道我没问题了。”
          林夕热爱他的香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香港这个特殊城市的特殊产品,“我如同香港一样,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物。我爱香港,因为这里是全世界真正奉行‘自由市场’的地方。”
          “自由市场”这个并列词组是林夕的人生关键词。对自由的热爱,让林夕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在那个全社会都被《壮志凌云》和《铁血丹心》鼓舞的香港,他写出了自己最早的词作:“夜深人静小小女孩看天,细数奇妙星星处处闪……”并不存在一个偶然的林夕,一切都像一粒必然的种子那样慢慢呈现了出来。林夕是父亲第三个妻子的第三个儿子,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吃饭也随时可能暴怒的人。于是这个瘦弱的孩子开始学会逃避,离开家,在让人头晕的风里骑车和抽烟,然后像很多叛逆的香港孩子一样去参加乐队。后来,从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林夕知道了自己的今生所为,于是开始在白日梦中操持文字。林夕发现了黄 ,于是他选择了歌词,甚至放弃了硕士学位论文而全身投入词作。
          市场化的驱使交付给林夕的是长期连续不停的填词任务,虽然没摧毁灵感,但破坏了林夕的身体和神经。对于林夕而言,很多时刻都做到筋疲力尽。一连数年,他一边写词一边忍受安棉药后遗症的疼痛,终于疼痛成为一种习惯。而一个市场化的香港是不容撤退的。“即使现在的我如果少接一点写歌词的单子,如果我只接手写一线歌手的歌,而不接手写二线歌手的歌,那么两年之内我就可能不用再写歌词了,我很快就会被‘江湖’忘记。”虽然林夕的状态已经可以不愁温饱赚钱,可是被香港教育着的他依旧爱用“ 食”来时时自嘲自己的生存状态。
        


        5楼2012-07-25 17:59
        回复
          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第二本作品集《林夕字传》近日出版。作为当代香港乐坛重要的填词人,林夕创作力充沛,写过无数令人难忘的作品,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多产填词人。
          早在2001年,林夕已推出过一本个人作品集《林夕音乐词典》。这回的《林夕字传》,已是第二次结集出版,当中所收录的45首作品,都是由林夕亲自挑选的至爱作品。这次的作品集附加了精彩点评,可以让大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成为作品集的一大卖点。
          《林夕字传》45首精选嫌太少 撰文 冯礼慈
          2006/01/17, 周二
          若我说华语流行曲歌词中以香港的水平为高,相信会引来很多人反对。这是严肃而长篇的讨论话题,於此不论。但若说香港有一些(或不少)精彩的歌词作品,则应该没有人会反对了。
          近十年来香港乐坛最出色填词人,当推林夕和黄伟文。这已是公论。林夕和黄伟文不单在香港填词,也有为台湾以至中国歌手写词,他两人在台湾和中国都已得到一定的地位和认同。而他两的大部份精彩作品当然都出现於粤语歌中。
          能解与不能解之间的意境 继黄伟文於05年中推出了歌词自选集专辑《黄伟文十年选》后,林夕也推出了他的歌词自选集版本《林夕字传》。查实林夕於2001年曾推出过一张同类专辑《林夕音乐词典》, 这不是他的第一次,不过《林夕字传》更令人瞩目。
          一是因为这是继《黄伟文十年选》后另一词人作品,有连锁反应之效;二是因为《林夕字传》收集的歌曲够多——3 CD共45首歌,歌曲数目多自然较能全面表现林夕作品的面貌和动人力量。
          但45首歌所能代表的林夕,仍只是非常局部的林夕,皆因他的作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使多十倍的数量仍未足以全面显示林夕歌词的全面面貌,而且还有唱片公司东家选歌范围的局限。
          所以若想全面感受林夕的歌词世界,一套精选碟没可能。我们倒不如专心欣赏他亲自选的这45首歌,细心感受。
          林夕文字迷人之处,在於能传达一种能解与不能解之间的意境,写出了能言传与不可言传之间的感觉,捕捉了具像与不具像之间的状态。他的词有点隐晦,但不难明;他的词显然有诗的技法,但大众仍能懂。林夕在技巧与感性上取得很好的平衡,所以能叫好又叫座。
          较为“冷门”的入选歌
          《林夕字传》入选的45首歌中,有些是“众望所归”的林夕名作,如《春光乍泄》、《约定》、《暗涌》、《相爱很难》、《暧昧》、《河童》和《半生缘》等,就都是早已获得不少赞赏之作。这些词早已触动了不少人心,不少并已成为了经典。
          较值得一提的是较为“冷门”的入选歌,如《慢条斯理》,写不急躁的人生哲学,就写得很迷人。《飞女正传》不属杨千嬅最热门的歌曲,但此歌写苦恋感觉实在动人。
          《活在当下》和《明日有明天》分别写出了为生命珍惜的美妙情怀。还有《女人之苦》、《把悲伤看透时》和《我们都是这样失恋的》等,都有不同的恋爱滋味,能令人一再回味。
          对林夕的词,历史将有公论。因为,他的歌词将是一个年代的文化代表作品,足以留存后世。如果你认为我赞得太夸张,那麼,看看数十年后或数百年后,有没有人在讨论或欣赏林夕的词,就可知道。


          7楼2012-07-25 1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