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6,196贴子:16,772,336

哲学和科学的革命:生命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哲学和科学的**:生命学
【内容提要】生命前的或非生命状态是混沌状态,该状态绝无任何意义。主体与生俱来的“我”是一种精神;世界又是“我”物质。其实,“我”是物质和精神绝对同一的生命。在精神的意义上,“我”不是反映的,也不仅仅是感觉,而是生命自身的显现式。显现是一种与感觉相对应的精神形式。显现式的“我”是生命之表示,因而是表念。表念是与概念相对应的、且是最基本的精神形式。先有“我”,而后才有认识,是“我”的认识,是“我”式认识。认识是生命参照系的认识;在精神意义上,它是生命主体系的表示。人的认识最后只能达到生命思想。认识论的绝对式是表示论。表示论是生命论。所谓物质,是指具有生命意义的实体。所谓精神,是指实体的自我性表示。逻辑是现象认识的机械式,必然陷入反逻辑的非生背反。逻辑的绝对式是意辑。意缉的显现基础是意念。所谓生命,是指具有自我意义的实体。世界是一个生命,这一生命一体论的表示是世界唯一的精神。从此,世界也有了生命,并展现出了生命世界。世界最基本法是生命法。社会应是由生命思想、生命制度、生命组织来治理的生命主义社会。
【关键词】 混沌 生命 认识论 表示论 生命论 我 自感 我志 显现 表示 概念 表念 意念 思维 意维 思辨 意辨 生命参照系 生命主体系 表示系 逻辑 人辑 意辑 本性表示 意性表示 可知论 可示论 客观世界 生观世界 二律背反 非生背反 生命世界 广义生命 生命思想 整体论 一体论 唯一精神 实事求是 生命求是 一切从生命出发 人方式 个体性方式 畜生 黑洞 人洞 生命法 生命制度 生命组织 生命主义社会 辩证法 消灭法 生命方法 脉冲方式 内间和外间的同一 主体空间 普遍联系 生命联系 反史论 生命史 美是生命 显美主义 人式美 生命美
生命论
生命前(或非生命)状态是混沌状态。如作简单的比喻,人体生命是在其前辈两人的混沌冲动中形成的,说它是混沌阶段,是因为后生命体无论如何感觉不到自我形成的史前(包括胎里)状态!然而有关哲学的,诸如感觉、理性、精神甚至存在、世界等等的基本概念,都是以一个完整、合格的生命体为先决条件(作为“主体”)加以讨论的。由此,哲学成了生命外的或非生命的大讨论,进而把人类整个意识推入了迷途。
“白板”(“蜡板”、“人脑机能”)的认识论,因为没有自身主体,所以,只能陷入经验认识,以及于陷入生命“二律背反”②。显然,在“二律背反”那里,是非得失绝对得不到分辨,这一点说明了认识论的思辨(思维)是混沌性的。认识论式(无主体的)思维,是为思维而思维,它只能导致实用主义或行为主义,即人本思维(人方式思维)。人性的或人本的思维是地道的畜生(动物)混沌思维。思维已表现了历史局限性。应该还有一种“思维”(精神状态),即生命参照系(其实主体系)的生命思维,因为它本身是意念性的(而非纯粹反映性的),所以,应该叫做意维。意维又是意辨式。与(思维所造就的)上帝精神论和动物反映论不同,意维(生维)是生命(意志性)的表示(显示)论方式。表示论是生命论,它从根本上不同于唯物论和唯心论。意维及其意辨的“逻辑”③起点是“我”。——非认识论的表示论(显示论)从此开始。
活着的人与生俱来就有个“我”显现(自感)。“我”显是活感,而活感就是“我”显现。然而,把“我”显现仅仅视作为主体所反映到的或是“被感知”的感觉,那完全是个现象性的、颠倒了的错误认识。其实,“我”显(显现的“我”)首先是主体的自象及自性(本性)。自性是“我”性,而“我”性就是“我”志(显志)——“为我”之倾向性(主体性),即“一切为我”,“以我为中心”的意念。意念即精神。精神乃本质上是生神(生命精神)。意念或者精神是从混沌中产生(显现)出来的——无目的的混沌冲动(世界效应)形成了意念(其混沌期状态并无操作意义或精神意义)。就这样,“我”是以显现方式展现着的。由此,显现也亦成了一种与感觉相对应的精神形式。“我”是主体本身的表现式精神。因此,“我”也就是主体一个与概念相对应的最基本的表念。



1楼2012-07-28 13:50回复
    在另一方面,“我”又是有关他的所有物质及其关系——显现的结果,即它们最初同一的显现(内效)。因此,“我”又是物质,——世界是“我”物质;“我”才是绝对物质(世界)的真实显现式。“我” 即是精神,又是物质,其实它是物质和精神绝对同一的生命。
    物质的绝对本质是生命,精神的绝对本质又是生命。
    应当注意,因为混沌历史或因缺乏了表示论的缘故,那些思、想、意、心等概念已有了相互变迁包涵的混乱状态,不能因其字面内容而陷入混乱。显然,原来那种思维,即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因为它是在一块“蜡板”式或死寂一堆脑浆上面,通过了反映才能形成出来的,所以,它根本解释不了精神及其本质过程。
    意念产生行动,其中包括为“我”性“思维”活动,即意维活动。意维过程中的认识不同于反映论的纯粹认识,前者是生命参照系的认识(在表示的意义上,是生命主体系的表示),比如说,冷热、软硬、好坏等等,直接或间接的所有认识,都是以生命“我”为参照主体的。在这里,所有的认识都是与生命相对的,因此,认识(概念)又都是生命性的!比如说物质,它是生命意义上的(与精神又是相对的)物质,而非纯粹自身意义上的物质!
    先有“我”,后才有认识——是“我”的认识,即“我” 式认识(而不是先有认识,后才有“我”的)。因此,认识范围的概念都具有双重性,在绝对性上,它们都是表念,而在相对性上,它们才是概念。甚至这个意念又决定了人的认识最终也只能达到生命思想(生想,意想)这样一个终极结果!
    “我”一旦产生(因为产生了“我”,又是因为“我”的必然性),这个世界即时具有了生命性。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只有在生命的前提下,且在生命的范围之内才能提得上来的。在这里,一切过程、一切联系必须表现出生命性。这叫世界绝对的生命性,即绝对的amic[æmik]——意辑(amic可译成意辑或生辑)规定性。相比之下,(世界的或思维的)逻辑(logic)性只是相对的和狭义的,在思维(狭义认识论)范围内,它仅仅是思维一段机械进程而已。线性机械进程必然形成二律逻辑。
    如简单的说,只能有“我”的“逻辑”,而不能有逻辑的“我”。
    意维(表示)之意辑是意念(表念)→意断→生理(意念性推理,即意理,是意识范围内的生命性推论状态)式显现进程。在这里,意念是基础,在接下来的意断阶段里借助于经验反映的众多概念及判断(狭义认识),最后意辑(推理)出生命(生命思想)。这叫做amic意维或amic表示。意辑意理是精神进程中的绝对性方面。
    Amic意辑进程是表示论进程,是意念(生命)把自己进一步表示(显示)出来的进程。表示是显现过程,是(主体)在狭义生命的基础上,显现出广义生命的进程(显现也可说是一个生长式进程)。
    意辑最后表示出了这样一个生命(思想):我是世界,世界是我,即世界是一个生命。只有有了世界是一个生命这个思想之后,才是形成了这个生命世界,即形成了广义生命。这一情景又显示了思想(意想)对生命世界的决定性意义。世界是一个生命,这看似是一个认识,但更为本质性的是生命之表示(显示)!
    在另一方面,和意念产生行动一样,思想是导出实践的。实践又会体现生命世界。如没有生命思想,就没有生命世界。就在这个意义上,而且必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做出这样的命题:思想就是生命——生命思想是生命世界的生命。因此,我们对生命特征的定义是:生命就是精神(是为我精神和为他精神的同一)。这又规定了只有生命的才是精神,才是思想。
    生命一体论(意念)是世界唯一的精神。
    只有展现(表示)的,才是真正的被认识的。世界是可示(可示论)的,从而才成了可知的。主客观是相对的;生命是主客观绝对同一的生观世界。不可能有绝对而不可知的客观世界。
    至此,我们可以对哲学两个基本概念给出生命学的定义:所谓物质,是指具有生命意义的实体。所谓精神,是指物质(实体)的自我性表示。
    所谓表念,是指主体为自我及其世界的自我性表示的精神形式。
    表示(精神)也有两个层次,其低级阶段是本性(本能)表示,而高级阶段是意性表示。
    产生出认识的“二律背反”,其原因是没有遵循表示进程所致,也就是因非生命的所致。我们不可能判断一切都是二律,那么,所谓“二律背反”,实质上是非生命背反。因为人类陷入了认识的非生背反,所以,也陷入了社会以及历史的非生背反。
    在生命思想指导下的世界进程,显然是生命的显现进程。这一进程要求人类在所有联系以及所有的方面上,而且始终的必须显现生命关系。显现是生命方式,它始终是一个显现出本质的进程,换言之,是本质之显现过程。先显现,后存在。本质先于存在。
    与传统的纯粹世界相比较,生命之公式是:生命大于世界。只有有了绝对生命以及生命世界,人存在才得到最好的保障,因此,又必须说,生命大于人。
    生命是世界唯一的绝对,该绝对把世界形成为绝对的生命主体系。一切联系、一切对立面、一切二律、一切时空统统同一为一个生命。世界的本质是生命。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生命性,而不在于物质性或纯粹精神性。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抽象是生命,最大的具体也是生命;除了生命之外,其它都是现象。直观里那些众多的存在状态(物),实际都是生命性意义——,非意义不显现,非意义不存在,非意义不认识。存在是生命性存在——,存在的是生命。因此,所谓存在性只是生命的一个属性,而非高于生命的绝对本质。直观里的所有存在,在绝对属性(本质)上,它们都是一个生命(共同构成了生命),而在相对本质上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相对本质。
    所谓生命,是具有自我性效应的实体(物质、世界)。
    这个生命又有着它特有的确定性:一切倾向、活动、关系、方式等等,它们如不是生命的,那就是反生命的。相比之下,存在并没有这样的确定性,而是相反的情况:不是这种存在的,必是另一种存在。比如说,活人是存在,成了尸体也是存在!这就是存在论死活不分的混沌实质。


    2楼2012-07-28 13:50
    收起回复

      人类几千年的存在论哲学,其误解就在于“存在”这个基本理念。哲学家们误认为存在是“唯一”的,存在是绝对者,存在是至高无上的本质。其中,一部分哲学家认为“存在”是“不言自明”的状态,而另一部分哲学家则认为存在“最晦涩”、“最难定义”。这些都是没有摆脱其思维混沌的状态。
      至于混沌,如在其生命前状态意义上说,它是狭义、相对的存在。如在生命世界里来说,混沌是指非生命的、无生命思想的状态,即世界的非生命状态。那么,这里是绝对没有任何意义的。那种把一切归纳为存在,或归纳为世界等等,同样都是无任何实质性确定的现象的、混沌认识。就是说,对众多现象的抽象化和具体化,或归纳和演绎,同样只会得出一个现象!
      其实,存在论是感觉论。因为感觉是属于本能范围,所以,其理论也不会是它所说那样纯粹,而是必然滑入实际或具体,与本能接轨的。
      在显现的意义上,“自我”显示着主体性——只有生命性才是主体性。然而这个“自我”,因为在存在论的感觉论那里它只是个感觉,而且在感觉这里,存在的都是平等的,无所谓主体或附体。然而,“自我”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只有在逻辑关系上,才能确立其第一性或主体性的地位。哲学的感觉论,即使在其理性状态,也由其本能来主导和归纳的!
      存在性的人成了第一存在或主体存在,主体存在规定其它存在——人成了“存在物存在的尺度,又是不存在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这种存在主义必然归结为本能(经验主义)。然而本能又同一于它的历史实体,——在这里,本能或经验主义早就有了现成的答案——人本身是动物(畜生)经验的产物!
      就这样,理性之认识同一于其经验的结果——存在是人,——人才是根深蒂固的、不可动摇的、唯一的存在。其它存在,因为它们是在感觉及其意义关系上被确定的存在,所以,是绝对依附于人的存在,——人若不复存在,它们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这就是存在论的逻辑,即其归纳和演绎的结晶。哲学——存在论是唯人主义(人学),它的最基本逻辑是人逻辑(人辑)。哲学上的认识,或是经验性的认识,实际都是人方式的认识。就这样,存在主义的唯物主义必然的滑入务实主义的畜生主义;存在主义的唯心主义必然的滑入个人主义的畜生主义;实证主义或哲学逻辑主义是(不明确的)人(“我”)证主义的畜生主义;不可知论干脆把所有一切让给了本能(畜生)的人。哲学是动物学——人学之思维游戏。正因为这个人学,便产生了千万年漫长的人存在、人社会、人世界之历史。
      人又是什么?人是物种之一类。崇尚其类(物种),就是类的思想,即人类思想。任何一种昆虫类也都崇尚它们的类,而且它们的自我崇尚决不亚于人类之自我崇尚。类的思想是畜生思想。人——类思想时代是畜生时代。
      具有类思想的人的存在,是人方式存在。人方式是个体性方式。因此,人方式是个人主义方式。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因为它具有把一切同化于自身的倾向性,所以,向身外的一切实施占有、同化(即时能占有的马上占有,暂时尚不能占有的,创造条件后再去占有),势必把整个世界吞入自我肚皮里的一种存在式。
      存在主义把狭义生命(“我”)推入了人这个歧途,由此产生了“生命”(狭义)的纯粹存在式的倒转(分化消失式的消亡)。一切按照背离生命的方向运转,人类滑入了毁灭的进程,世界也被引向了毁灭的进程。这就叫做存在的“黑洞”,也就是人洞。相对于生命的显现进程而言,存在论是生命的消亡、存在的消失式进程。
      存在论也必然形成了它一整套错误的理论。比如,认为存在是真;对(所有)存在的肯定又都是真理,由此把人类推入了真理的混乱之中。其实,这个世界的绝对真是生命,绝对真理是生命理。其它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同样,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不是存在,又不是实践,而是生命。实践主义是极权主义,是兽化——奴化灌输。在广义上,人应当是生命求是(求是于生命),而不能“实事求是”。一切不能从实际,而应从生命出发。
      


      3楼2012-07-28 13:52
      回复
        楼主加油,欢迎继续写下去,能起到更多抛砖引玉的作用。


        钢铁拳渣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10场胜利,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6楼2012-07-28 14:14
        收起回复
          反动是什么?反生命就是反动。


          7楼2012-12-22 12:28
          回复
            “资源主义经济体制”理论认为,人类生活在:资源界、信息界、规律界之中。


            IP属地:甘肃8楼2012-12-22 14:22
            回复
              我觉得写的太好了。很厉害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4-15 16:39
              收起回复
                我觉得写的太好了。很厉害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4-15 16:40
                收起回复
                  莫非这就是可以在报社发表的哲学论文。


                  11楼2013-04-15 18:04
                  收起回复
                    思想是主体的语言。生命思想以及唯一精神是生命的语言;生命语言(思想)所表示的内容又是生命,因此,无论怎么说,语言的本质是生命。


                    IP属地:内蒙古16楼2015-09-22 10:51
                    回复
                      三千年的文明使人类陷入了灭亡的火坑,这意味着文明已死亡。生明(生命文明)宣告了人明(人文明)的死亡。只有生明才是人类摆脱灭亡(惨绝人寰的提前灭亡)的唯一希望。


                      IP属地:内蒙古17楼2015-10-11 1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