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龙武馆吧 关注:23贴子:2,009
  • 9回复贴,共1

人体的要害部位和破坏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体的要害部位和破坏方法(上)
--------------------------------------------------------------------------------

一、人体的要害部位和攻击方法

人体上有许多要害部位,有的部位一击便可毙命.有的可以使其生理机能或机制暂时或永久地消失。因此了解并熟悉这些要害部位,再加上准确、有力的击打技术,就能在格斗中有效的制服敌人。另外,还要保护好自己的这些要害部位,以防受到敌人的袭击。

1、眼睛

因为它能引导人的行动,所以是人体最重要的要害部位之一。

击打方法:对于此部位可用指戳攻击。

2、太阳穴

此部位属头部颞区,有颞浅动脉、静脉及颞神经穿过。而且,此部位骨质脆弱,向内击打,可引起颞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致使血液不能流畅,造成大脑缺血缺氧.使人在3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拳面和肘关节撞击。

3、耳

耳廓神经离大脑较近,受到击打或挤压后可损伤通往脑膜中的动脉、静脉分支,使血液循环受阻。而且耳部在下颌骨的上缘,下耳廓的后面,有一个和太阳穴一样致命的穴位.叫完骨穴,打击耳和耳后完骨穴,轻则击穿耳膜或耳内出血,重则脑震荡或在5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双拳同时左右夹击。

4、下颏

由于下颏所处位置易受攻击,且受击打后易引起颅底骨折、颅内出血,因此受击打后轻则剧痛难忍,重则使其昏迷或休克。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直拳冲击或肘关节上挑。


5、喉结

由于喉结处有气管、颈动脉及迷走神经。故用手掌外缘砍击或用小臂从背后箍勒,都能置敌于死地。当然也可用手指卡其喉结,使其在短时间内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直接攻击或用肘勒、手卡。

6、面部

面部是人体视觉、嗅觉和口腔等重要器官所在处。由于此处神经、血管分布相当丰富,放痛觉极敏感.受到击打时疼痛难忍,甚至会因此而丧失战斗力。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拳面击打、膝关节撞击及脚面踢击。如此,可令敌在3秒钟内昏厥或休克。

7、颈外、后侧

颈两侧布满致命的血管、神经。颈动脉、迷走神经亦均沿颈两侧分布。如用手掌外缘猛砍敌颈外侧或后侧,可压迫颈动脉窦,使敌产生严重的心律不齐,并导致心力衰竭.而在2秒钟内毙命。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手掌外缘砍,也可用肘关节下砸。

8、心窝

这是“要命”的地方,分布着膈肌神经丛、胃食管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如遭暴力打击,血管会因外力压迫而膨胀.导致心脏跳动急促或停止跳动、窒息,而在3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打击这一部位,最好用脚踢、踹,因为用脚攻击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9、腹部

腹部包括人体胸腔剑突以下,肚脐及其周围部位。右上腹是肝胆,左上腹有胃、脾脏.两侧是肾脏,下腹是肠、膀胱等脏器。这些器官排列腹腔壁内,并垂直压在骨盆上,离心脏较近,又有肠系膜、神经结。故受到外力的猛烈打击后,内脏血管会因外力压迫而膨胀,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同时由于腹部壁层腹膜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灵敏,人会疼痛难忍。如肝、脾、肾破裂而出血,可使敌在5秒钟内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脚踢、膝撞等予敌致命攻击。

10、肋骨

肋部共有12对肋骨,且骨细而长,附在表面上的肌肉亦很薄,故用膝撞或脚踢任何部位的肋骨,都能使敌肋骨骨折或死亡。况且受到击打后会震荡内脏,骨折后,折断创面的锋利处还会刺破内脏,造成体内大出血。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拳击、膝撞或脚踢,如攻击有力,可使敌在3秒钟内死亡。

11、裆部

裆部是男子的要害。该部位即便是受到妇女和儿童攻击也能使任何壮汉屈服,如遭到暴力攻击,可使人在3秒钟内休克或死亡。

击打方法:攻击此部位可脚踢,如距离很近,可改用膝盖顶击。

l2、膝关节

它是人体中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下肢主要关节。由股骨下端、髌骨和胫骨上端组成。由于此部位暴露在外,且皮下脂肪较少,因此如遭受重击可使韧带撕裂或髌骨碎裂,从而使其站立不稳或无法移动。



1楼2007-03-17 18:08回复

    击打方法:攻击此部可用脚外侧踹,也可用脚面(脚背)予以勾扫。

    13、脚背

    脚背神经密布,肌肉极少。有骰骨和3块楔骨、5块跖骨基底部的关节面组成。跖趾关节由跖骨远侧与第一节趾骨近端组成。故受外力砸压就会脱节和错位。而且连接其的踝关节活动范围亦较小,如用力击打或拧折.可造成韧带撕裂。

    击打方法:攻击时可用脚跟猛向下跺或碾其脚背。

    14、麻筋

    人体主要麻筋有:肘部麻筋、碗部麻筋、虎口府筋及手背麻筋等。但这些部位较隐蔽,故不易准确控制。

    二、人体要害详解——眼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在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眼球的外壁由三层被膜构成。眼球的内部为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都是无色透明的冻胶样液体,是眼的折光装置。眼球底部在靠近两侧鼻梁的部位,有视神经和大脑相连。

    眼睛具有视觉功能,眼睛遭暴力打击,可以使人轻易致盲。因为视觉功能对人的曰常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眼睛常常被列为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不仅古代流传下来的民间拳谱中有“明中暗打消明息”的记载,而且在当代美国陆军作战部队,打击眼睛也被列入单兵格斗训练的教范之中。

    使眼睛致盲的方法很多,直接的钝性暴力打击,尖端物戳刺、高速飞溅物射入都可以形成。

    1、眼部皮下为什么容易发生血肿

    以拳、掌等钝性暴力打击眼部可以使眼睑皮下迅速发生出血和水肿。这是因为上下眼睑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容易积存血液,所以遇暴力打击,充血和水肿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发生。单纯的眼外挫伤,可以引起大量的眶内出血,致使眼球突出,视觉功能受到严重障碍。

    2、眼球是人体是脆弱的器官

    眼球受到钝力打击或钝器从眼球表面划擦而过,可致使眼球外层的角膜破裂或脱落。眼角膜中合有丰富的末梢神经,使角膜对外界异物刺激极为敏感,哪怕是轻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强烈的生理反应。眼角膜损伤后,会使人眼部剧痛、怕光、眼睑无法睁开,视功能严重障碍。

    眼部遭钝器打击后,除剧痛以外,还可以因眼球受到外力压迫或肿胀压迫,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馒,进而导致四肢无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下降。在格斗中常常造成被动的局面。

    此外眼球质地脆弱,轻微暴力足以使眼球破裂。

    用拳刃击打眼部或用指端及其它锐器直戳眼窝,可致使眼球球体破裂,眼内大量出血,眼内容物脱出,视力完全丧失。

    视力丧失虽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行动能力。因此,在敌对的暴力行动中,眼睛常常是重点攻击的目标。

    三、人体要害详解——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1、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2、太阳穴深层颅内有众多的出血来源

    在颅内的这一部位,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因此构成了众多的颅内出血来源。起于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在硬脑膜外沿颞骨鳞部向上行走,并在太阳穴处的颞骨鳞部分支为脑膜中动脉前、后两支。同时,脑膜中静脉也与脑膜中动脉相伴行。在颅内更深一层的硬脑膜下,还分布有大脑颞叶的皮质动、静脉。

    太阳穴遭暴力打击,不仅可以因颅骨颞鳞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而且常常可以在颅骨完整的情况下损伤脑膜中动、静脉,在中颅窝基底部形成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破裂形成血肿,不仅十分迅速,而且后果极为严重。脑膜中动脉破裂,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昏迷后的间歇清醒期极短,多则不足1小时,少则只有10分钟,常常在损伤两小时后完全昏迷。如果伤后6小时仍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即可以致命。
    


    2楼2007-03-17 18:08
    回复

      打击严重时,空气在狭小的耳道中形成强大的压力,可以造成内耳迷路震荡,致使内耳迷路出血,出现晕眩、恶心或短暂的昏迷,并使前庭器官的平衡机能遭到破坏,出现感觉偏差、站立不稳、无故摔倒。内耳迷路震荡所造成的昏迷,不同于脑震荡。不仅意识容易恢复,而且前庭器官的机能也易于得到代偿。因此,内耳迷路震荡后的昏迷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

      2、为什么重击耳部会造成脑脊液外漏

      重力打击外耳部,不仅可以损坏耳膜、造成内耳迷路震荡,而且常常造成脑脊液外漏,脑脊技外漏是颞骨骨折的直接后果。颞骨骨折后,外漏的脑脊液就会自骨折裂缝进人耳道,从耳道内流出。颞骨骨折同时又是颅脑外伤的一部分,因此,出现脑脊液外漏时,还常常会出现昏迷、面瘫等脑震荡和脑损伤的症状,严重时还可以使人毙命。

      3、掐拿耳根可使人晕厥

      在耳根部皮下,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等多条神经分支重叠分布。因此,耳根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部位,掐拿耳根部会产生剧烈的酸疼感,用力掐拿可以使人晕厥。

      4、重击耳根可使人立即毙命

      耳根在颞骨乳突下靠近颅腔底部及颅底与脊柱的连接部位。在耳根深层的颅腔内,是脑干与脊髓的连接部位。称为延髓。耳根部皮下缺少皮下组织,肌内、皮肤极薄。耳根恰恰是从头侧面的薄弱部位上接近颅底和延髓。因此,民间传统点穴理论中有“耳筋通达于脑府,而相距又极近”的描述。

      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延髓的机能活动控制着人的心跳、血压、呼吸等所有基本的生命活动。

      打击耳根部,很容易使颅底受到震荡。颅底震荡必然会波及延髓,使脑干受到展荡、牵拉或发生侧向移位,引起心跳突然减弱、减慢、血压下降、呼吸短促、困难,造成生命垂危。甚至可以出现严重的昏迷或心跳、呼吸骤停使人立即毙命。严重的颅底震荡有时会造成颅底骨折,颅底骨折一般都出现昏迷并有脑脊液自耳道中漏出。



      人体的要害部位和破坏方法(下)我买的东西,给大家看看

      五、人体要害详解——颏部

      颏部又称为颌下三角区。颏部是下颌底部的下颌骨下缘与下颌支前缘及上部颈根之间围成的一个三角区。颏部向下与颈部相联,向上通过下颌头与颅腔底部相连。下鄂两侧的下颌头与颅底部的颞骨下颌窝共同组成下颌关节。由于下颌关节的存在使得颌下角与颅腔底部在骨结构上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在颌下三角区正中,有一个重要的经络穴位,即任脉的廉泉穴。自古民间就将其视为要害穴位,有“击打廉泉穴,气绝一命休”的描绘。由于打击廉泉穴常常因为头部的摆动和震荡使人跌倒,因此民间又有人将它给俗称为“跌倒穴”。

      打击颏部可直接形成颅底部损伤。整个颏部处于下颌底部,通常只能以拳或掌根由下向上打击才能伤及。单纯的颏部损伤并不十分重要,真正能够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是由打击颏部引起的颅底损伤。

      当颏部遭拳、掌打击时,暴力可以经过受力面,沿下颌骨向上传导至颅底,使下颌关节头猛烈地撞击颅中窝,造成颅底骨折。

      打击颏部造成的颅底骨折比起其它原因引起的颅底骨折都更为严重。因为颅腔底部构造特殊,骨面有较多的骨粗隆和骨嵴,各处的抵抗力强弱不一,所以,打击颏部使颅中窝受到撞击后,常常可以在颅底形成很长的骨折线。其骨折线绕过坚硬的骨粗隆和骨嵴,由颅中窝延伸至颅底的薄弱区。

      打击颏部,引起颅底骨折,往往会发生没有直接损伤的口、鼻出血,并有脑脊液耳漏或脑液鼻漏。脑脊液外漏多与血液混合在一起,所以耳、鼻中异物一般呈乳黄或粉红色。严重的颅底骨折常常合并较重的脑挫伤,因此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程度不同的昏迷。由于颅底骨折很难探查,所以,凡严重的颅底骨折大多迅速死亡。

      六、人体要害详解——喉

      喉部的要害主要为咽喉和喉结。

      在颈部前面,两锁骨内侧、胸骨柄上缘有一个凹陷,凹陷内有下行的无名静脉、气管、食管以及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分支。气管位于皮下最表层。这一凹陷部位通常被俗称为咽喉,在中医经络学上,又被称为“天突穴”。“天灾穴”自古被视为要害部位,少林拳法中还传有“二捅天突穴,锁喉致昏哑”的技击歌诀。
      


      4楼2007-03-17 18:08
      回复

        七、人体要害详解——面部

        面部要害主要为鼻和三角区。

        外鼻位于颜面中央,是由骨和软骨构成的骨性结构。面三角区是指面部鼻根以下,鼻尖以上,鼻两侧至嘴角外的三角区域。打击鼻、面三角区,不仅可以直接损伤鼻骨,而且常常潜在着生命危险。

        1、鼻骨损伤的直接后果

        外鼻和鼻腔都是由骨和软骨作为支架,直接覆盖皮肤而构成的。由于鼻软骨的存在,使鼻部的骨性结构变得脆弱。同时,鼻表面和鼻腔内都缺乏皮下组织,既没有丰富的肌肉,也没有脂肪。外鼻孔内,皮肤与软骨膜直接相连。深层鼻腔内,鼻粘膜直接覆盖鼻骨和鼻软骨。因此,鼻损伤发生时,疼痛十分剧烈。此外,鼻骨两侧有两块很小的泪骨。泪骨簿而脆,压迫泪骨,可致使鼻翼酸疼,泪流不止。鼻部遭钝性暴力打击,如拳击或钝器打击鼻梁,可将鼻骨击碎,造成鼻梁塌陷。暴力作用在鼻梁上方时,造成鼻梁正面塌陷,出现鞍状畸形。暴力作用于鼻梁一侧时,则出现打击面同侧鼻梁塌陷,对侧隆起,鼻梁歪斜。有时暴力打击鼻梁一侧,除鼻骨被击碎外,还可以累及下眼眶骨折。鼻骨被击碎,可使鼻内大量出血,疼痛异常,并使两眼泪流不止,造成暂时视力障碍。

        2、鼻损伤的潜在危险

        鼻腔周围有很多含气的骨性腔窦,称为鼻窦。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些鼻窦外通鼻腔,并与颅腔相连。鼻骨损伤常常累及鼻窦。鼻窦损伤一般都比鼻骨损伤更为严重。额窦、筛窦、蝶窦损伤,常常形成颅底骨折,使脑脊液从鼻腔外漏。上颌窦项壁的裂伤,可造成眼球内陷,出现复视。筛窦损伤,可以因视神经受到压迫而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脑脊液自鼻腔外漏,是鼻窦损伤和颅底骨折的有力证据。鼻骨损伤后,脑脊液外漏常常和大量的鼻出血混合在一起,从鼻腔里流出,很难一目了然地辩认。判断是否有脑脊液外流可以把鼻腔中流出的颜色浅谈的液体滴在纱布或吸水纸上,初果血迹周围很快出现一圈被水湿润的环行红晕,脑脊液外漏即可确定无疑。

        脑脊液外漏的真正危险在于逆行性颅内感染,导致脑膜发炎,鼻窦裂伤使颅底骨折与鼻腔相连通,外界细菌随时可以逆行侵入大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因此,脑脊液鼻漏发生的,应任其自流,切不可以为止血或阻止脑脊液外漏而冲洗或填塞鼻腔,以免危及性命。

        3、鼻腔出血的潜在危险

        鼻梁遭暴力打击后,鼻腔大量出血,这在平时非常多见。鼻部血运丰富,有鼻背动脉、额内动脉、内眦动脉及筛前动脉等四条动脉分布。而且鼻粘膜血管又极容易破裂。因此,不论鼻损伤轻重,鼻出血都很容易发生。

        鼻腔出血的危害并不在于失血本身。其真正的危险是在鼻内出血,流经咽喉引起误吸。在鼻腔后部,由于鼻咽相通,因此鼻腔后部的出血或鼻窦出血很容易误入呼吸道,阻断呼吸,引起呛咳或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有人习惯于鼻腔出血后,将头部后仰,试图以此来止血。实际上,这种作法更容易使血液流入呼吸道,是很危险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将头前屈,以口代鼻进行呼吸,以避免误吸。

        4、面三角区破损的潜在危险

        面三角区又校称为面部危险区。暴力打击面三角区,只要不发生表皮组织破损一般危害不大,但面三角区表皮破损,却可以造成致命的后果。

        在面三角区内,神经、血管分布极为丰富,尤以静脉血管的分布较多。面部静脉结构特殊,都没有静脉瓣,因此容易造成血液逆行。而面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多要经过面深静脉及眼内眦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窦。因而,面三角区破损,外界细菌极易通过面部静脉,向整个头、面部扩散,并沿面部静脉上行侵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诱发脑膜发炎,导致生命危险。为此,面三角区外伤无论出血多少,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挤压或用不洁物捂按,以防细菌感染,侵人大脑。

        八、人体要害详解——颈部

        颈部的要害主要为颈后和颈侧,由于后脑枕部紧邻颈后,故划分为颈部要害。

        一、脑枕部是指后脑枕骨粗隆上下这一部位。脑枕部与后颅窝相对应,向下与颈部没有明显的界限。暴力打击脑枕部,常常造成致命的后果。很早以前,脑后正中的枕骨穴就已被民间列为“致命穴”。
        


        6楼2007-03-17 18:08
        回复

          1、脑枕部遭打击极易形成脑震荡

          脑组织受着颅骨的直接保护。颅骨下面,三层脑被膜之间和脑室中的脑脊核对脑组织也起着保护作用。当头部遭暴力打击时,被打击部位的脑脊液立即向其它部位分流,以此来缓冲外力对脑的震荡。但头的各部位对外界暴力的缓冲又是不均衡的。人的前额可以承受较强的外力,对外力震荡具有很好的缓冲性。与前额部相比,脑枕部是对外力冲击承受力最差的一个部位。比如,人们可以用前额冲顶高速飞行的足球,前额也可以承受重拳击打而不至被击晕,而高速飞行的足球撞击在后脑或用重拳击打后脑均可以轻易将人击倒。在实际颅脑损伤中,前额部遭暴力打击,颅内血肿极少能够形成,而脑枕部遭暴力打击,颅内血肿的比率却很高。可见,脑枕部对外力冲击的缓冲能力远不如前额。这一现象可能与各脑室在颅腔内的解剖位置大多比较靠前,脑脊液在后脑的缓冲余地较小,分流效果较差有一定关系。因此,以暴力打击脑枕部,极易形成脑震荡甚至造成更严重的脑损伤。

          2、打击脑枕部易引起颅内对冲伤

          较强的暴力打击在脑枕部,颅内损伤并不一定都在着力点的下方,而常常是在着力点对侧前额部的脑膜上。这类颅内损伤我们称之为对冲伤。颅内的对冲伤主要是由强烈的震荡引起的。以较强的暴力或富有弹性的钝器打击脑后枕骨,会使头部产生强烈的震荡,并使脑实质在颅腔内发生急剧的移位,反冲在对侧的颅骨内板上,引起硬膜下出血,形成血肿。

          颅内对冲伤并不是打击头部的任何部位都能随机地发生。绝大多数颅内对冲伤都是发生在脑枕部着力的情况下,打击头部的其它部位则极少发生。这与颅腔内面的结构特点有密切关系。在颅腔内面,颅骨骨板绝大部份都比较平滑,只有额前部高低不平,骨嵴边缘棱角锁利,甚至有骨棘突起。当脑枕部遭到暴力打击时,可致使脑实质在颅腔内急剧向前移位,脑额叶和颞叶前部反冲于前侧的颅骨内板,脆弱的脑皮质和脑血管与坚硬的骨棘和锐利的骨边缘相碰撞,颅内损伤则很难避免。因而,打击脑枕部极易引起额部的颅内对冲伤。

          在暴力犯罪中,后脑是最容易遭到袭击、也是人们最不易防范、而且是损伤很容易形成的部位。打击脑枕部引起的颅内损伤,常常造成致命的后果。

          二、颈后枕下三角区是指颈后发际以上,枕骨粗隆以下,颅、颈交界的部位。在这一部位上,头、颈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斜坡,深层为颅底的枕骨斜坡。枕骨斜坡上的肌肉在皮下围成了一个三角,因此,这一部位被称为枕下三角区。经络之上的“风府穴”、“天柱穴”和“藏血穴”都在这一区域内。这些穴位早在古代就被民间视为要害穴位。






          


          7楼2007-03-17 18:08
          回复
            D


            8楼2007-03-18 17:47
            回复
              • 211.145.44.*
              要你这样说,招招都能死人,你说的太简单了


              9楼2008-08-07 15:18
              回复
                • 221.192.202.*
                你这样说,人也太好死了吧。


                10楼2010-01-24 13:54
                回复
                  • 121.31.14.*
                  是的 人确实很好死·


                  11楼2010-05-28 22:53
                  回复
                    加精,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3-12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