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逸吧 关注:9贴子:368
  • 3回复贴,共1

[9.7]昨晚心情沉重 有点失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喂狗


1楼2012-09-07 08:47回复
    昨天我看到我的高中同学写的一篇日志
    又听他说了我一些高中同学在大学里面的行径
    觉得这些人不知道是怎么了
    是不是到了这个环境会被迫变成这样 或者是激发了她们潜在的恶
    关于外地人


    2楼2012-09-07 08:49
    回复
      写给我的同学们
      9月1日新生报到,我也终于遇到了我的三个室友,吉林长春、浙江温州、四川成都、再加上我一个上海的,四个人来自四个不同的地方,正如我所期待。
      昨天的班级见面会,大家的自我介绍草草了事,几乎没听到什么人的名字却听出了各地的口音。不上大学或许无法体验中国的地域发展差距,或者说高考就是其最佳缩影。身边都是各省市高考至少前0.1%的考生,我能感到的,只有庆幸,庆幸生在了上海滩。29名学生,5名是上海本地的,包括我。我们高考时还在抱怨留给本地的名额太少,但是现在我能做的只有努力让自己惭愧得矜持一些。我看到安徽蚌埠的同学,我看到四川广安的同学,我看到新疆乌鲁木齐、云南大理的同学。他们来自欠发达的地区,有些地方甚至绝大多数上海学生都闻所未闻,他们来自我们看不起的地方,十八年之后的今天,相聚在同一座城市,与我们平起平坐,我们依旧心存芥蒂。当我们引以为傲的上海依靠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外来人口,当这几百万所谓的外地人建设着我们的城市时,我们何时能摒弃为全国所诟病的排外?
      今天开学典礼,我身边坐着的是一个同班的辽宁同学。他来自辽宁葫芦岛——又是一个让我们发笑的地名。他告诉我,他们高三每个月只休息一天,其他的日子每天从早上六点上课到晚上十点,暑假不超过一周,寒假不超过两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甚至只有三天。他们学校寝室六人一间却只有床连桌子都没。我听了后不知该作何回应,只能低头从草坪上揪下几根来掩饰我的尴尬。我们嘲笑外省同学的土气,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格格不入而我们自己则仿佛拥有这座城市所有美好的特质。我们在看电影打游戏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他们都在拼命地读书——而我们何曾认识过拼命二字?我们一边享受着地区教育差异的所有好出一边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控诉几句,然后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转身继续安逸地生活着。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我们未曾想过要改变,而他们更是没有选择。我们说他们除了读书懂的太少,我们不懂个中心酸与痛苦,我们不懂得那种万劫不复的生活,是我们懂的太少。 毕竟最后,他们中的一部分,最优秀的一部分,成功来到了这座城市。他们终于可以当面羡慕地看着我们,让我无地自容。他们应该骄傲地俯视我们,那样或许才会让我好过些。我们每天打着篮球上着网放松着自己,最后还是来到了同一所大学。当他们懂事地告别父母打理着自己的生活,我们所做的只有对宿舍的挑三拣四。
      明天我还是会继续上海孩子的娇惯生活,但在今天晚上,我为他们鼓掌,我所有从祖国土地上无数不知名的地方考到这座城市的同学们。总有一天,这座城市是你们的。我们标榜自己是她的孩子,这座伟大的中国城市,或许真正懂得奋斗的中国人才更加配得上她。
      


      3楼2012-09-07 08:49
      回复
        毕竟和外地的沟通还是有障碍的。


        IP属地:上海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9-07 2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