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26贴子:28,682,701

这段关于华夏文明起源的论证怎么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代智人是从非洲出来的,最早文明是两河流域发现的(迄今),中华文明是最后出现的,有事实证据的是3500年前左右。中华文明为什么起源于西北?因为西北是从两河到中亚到东亚文明传送的第一站,相对其他人也就有点技术上的优势。中国的地缘特征使得中华文明处于欧亚文明中心的最远端,封闭的地理环境也就使得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性。


IP属地:浙江1楼2012-09-11 22:22回复
    @伊瑟拉重装步兵@后晋世祖石越 @呕心沥血方从哲@愚昧者 


    IP属地:浙江2楼2012-09-11 22:24
    收起回复
      “中华文明起源于西北”就是扯淡。苏秉琦满天星斗说完破


      IP属地:湖北3楼2012-09-11 22:31
      收起回复
        又有说羌族的三星堆文明根据铜器人脸等特征判断也是来自西亚……


        IP属地:浙江4楼2012-09-11 22:39
        收起回复
          人类遗传学认为,南亚智人在冰河末期2万年前分3条线路进入中国,1万年前到达河套---先羌。5000年前,游牧和农耕分裂,农耕的为汉人一脉先祖


          IP属地:安徽5楼2012-09-11 22:40
          收起回复
            三星堆的研究成果显示,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在茂县。2009年修复地震震坏的汶川县布瓦碉群发现了“布瓦遗址”,距今4800年,认定为三星堆文化源头。而 汶川山高水急,不可能有原发性的文化,因此,源头也在青海的河湟地区。也即是,三星堆文化与羌族在五千多年前共同自青海甘肃进入四川岷江流域地区,三星堆 的先民创造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三星文明。
            据传,二十世纪的传教士陶然士在中国汶川地区考察羌族时,发现羌族敬唯一神、尚白,以羊为祭,涂血于门框,有祭司,认定为以色列第十二支失散的民族。其后的传教 士、华西协和大学的人类学家葛维汉不同意陶然士的看法,他戏剧性地参与了三星堆早期的发掘,然而没能看到八十年代出土的祭祀坑


            IP属地:浙江6楼2012-09-11 22:41
            回复
              前一段在故明吧驳斥汉人血统论者在网上找资料写的一段文字
              ------------------------

              中国土著古人在10万年前基本灭绝了,5万年前非洲过来的智人到达亚洲,演变成现在的亚洲人。以M89突变为标志,亚洲人有共同的祖先。
              亚洲人智人分三条线路进入中国,分别有像对应的基因突变。
              1。汉藏系
              距今2万年前带着M122突变为标志的黄种人随着冰川的消融,开始向中国迁徙,约1万年前到达河套地区为先羌,是汉藏共同的祖先,标志是在M122突变的基础上产生了M134突变
              2。澳泰语系
              带有M122突变的南亚先民一部分由老挝--越南---广西进入中国东南形成百越,标志是M119突变
              3。苗瑶人
              带有M134突变一部分先民由云贵进入洞庭湖流域,形成苗瑶,标志是M134突变基础上的M7突变
              阿尔泰语系。距今2万年前澳泰语系形成时一部分先民没留下痕迹的,迁徙到辽河流域,阿尔泰演化来的民族普遍携带M119突变,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
              汉人的形成先羌在公元前5000--6000年,一部分人定居下来,形成现在的汉人,标志是M134基础上的M117突变。
              


              IP属地:安徽7楼2012-09-11 22:48
              收起回复
                当然,古人类的迁徙和文明要素的传播绝不可能视为一物。


                IP属地:湖北8楼2012-09-11 22:48
                回复
                  一群典型五四新文化废柴,居然古史辩,居然两河,居然以色列第十二支失散的民族。
                  ● 常识:以色列十二部落根本不存在,纯属编造。
                  Ze'ev Herzog(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考古学会会长):
                  “考古学家从以色列的发掘中得知:犹太人从未到过埃及,不曾在沙漠中浪游,并非在军事战争中征服土地,不曾衍生出12个以色列部落。也许更难接受的事实是,被耶经描述为地区强权的大卫与所罗门的统一王国至多是个小部落国。”
                  ● 常识:苏美尔根本不存在,纯属编造。
                  “I have forgotten my burden of former days!”
                  Forgetting the Sumerians in Ancient Iraq
                  Jerrold Cooper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退休教授Jerrold Cooper在美国东方学会的讲话:
                  最早的楔形文字是一种巴比伦现象。原始楔形文字在边远南方被发现,我们称当地为苏美尔,往北则有时称之为阿卡德。尽管苏美尔语在早期与闪米特语以及后来巴比伦和亚述的阿卡德语有交流,但是我们认为,西元前第三个千年的大部分时间内,苏美尔语在南方的苏美尔地区流行,而闪米特语在巴比伦尼亚北方的阿卡德地区迅速传播。
                  几乎所有巴比伦尼亚的早期文书都采用苏美尔语,但这可能是因为几乎所有西元前第三千年中的头两千年的泥板都是在南方出土的。无论如何,一些闪米特语的早期文书,既有行政的,也有文学的,在尼普尔北面的阿布萨拉比克被发现。该发现表明,西元前第三千年中期,楔形文字传播到闪米特语地区,往西北,跨过幼发拉底河和哈布尔山谷,远达埃勃拉,位于幼发拉底河大转弯处与地中海沿岸的中间地带。
                  约西元前2350年,阿卡德的萨尔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通用闪米特阿卡德语文书,但苏美尔语并未如我们以为的那样逐渐消失,事实是在萨尔贡之后三、四百年苏美尔语才从口头语中消失,更确切地,苏美尔语继续被使用于巴比伦尼亚南部当地政府文书中,而后来西元前二十一世纪的乌尔第三王朝下令全境在行政及法律文书中使用苏美尔语。
                  众多的乌尔第三王朝苏美尔语行政文书被发现,给人以一种苏美尔语在当时长期被使用的强烈感觉,于是人们称之为“苏美尔语复兴”,学术上称之为“新苏美尔时期”。这忽视了一点事实,王朝五位国王中的两位有着阿卡德语名,其他众多王室家庭成员也是这样。最近Gonzalo Rubio令人信服地断定,舒尔吉,这位最有权势的长期在位的国王,是讲本地阿卡德语的。也就是围绕着舒尔吉,我终于谈到了本次演讲的主题:“忘记”。
                  (讲舒尔吉如何毁灭以前国王的颂文资料而换成自己那套,略。)
                  自从Piotr Steinkeller(2003)出版了舒尔吉时期编写的一份苏美尔王表手稿后,大家都清楚认识到苏美尔王表是舒尔吉政权的原创,用于神圣化自远古至今整个巴比伦尼亚处于单一政权统治下的观念规范,这种说法明显是错的。可以确切地说,苏美尔王表有一个明显意图——正统化乌尔第三王朝对整个巴比伦尼亚的统治,形象化为大洪水后恢复社会生活开始的一个不可阻挡进程的巅峰。
                  对一名现代史学家来说,苏美尔王表刻意遗漏了当时互相争斗的城市与地区城邦,而这些构成了西元前第三千年巴比伦尼亚历史的大部分。
                  (讲苏美尔王表如何遗漏大量城邦,造成单一王朝统治的神话,令历史面目全非,略。)
                  不过还有,苏美尔人是否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亚述学者的发明?这些学者是否过于匆忙地以语言差异来界定区分人群?以所谓苏美尔王表来说,例如,大多数手稿,包括舒尔吉时期的手稿,从巴比伦尼亚北部城市基什的第一王朝开始,几乎半数国王有着闪米特语名。
                  那么这七十年来,为什么将该表称为“苏美尔王表”?因为王表开始于想象出来的最远古的王朝,已确立的亚述学范式将“最远古”解析为“苏美尔”。而王表的整个重点在于断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巴比伦尼亚,说苏美尔语者与说闪米特语者,在任何时候都是在单一君主的统治下。实际上,我们所知道更接近史实的是,西元前第三千年的巴比伦尼亚是使用苏美尔语者和使用闪米特语者共同打造的一个非常统一的文化地区。
                  这也是古人所认为的。所谓的苏美尔王表继续被记录下去,可能开始于大约西元前第二千年中期,最后记载至西元前第一千年,列出了数十位统治者,他们与苏美尔或苏美尔人毫无关系。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亚的史书记录,完全无法令我们从同时代或后期说其他语言的统治者中分辨出哪些早期国王可以确认为苏美尔人。并不是苏美尔人被遗忘了,确切地说,作为巴比伦尼亚的一个概念区分上的族群,他们很可能从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
                  (讲楔形文字如何被“忘记”,略)


                  9楼2012-09-11 23:01
                  回复
                    我还是比较支持迁徙说的
                    至于10L质疑的迁徙理由,好像曾在记录片里看到过,说是当时一个家庭(或部落)的子女成年后,会分家,子女会迁徙的离家远一些,毕竟食物采集和打猎的情况下一片地区不能支持太多的人,把迁徙里程除以代迹,是绰绰有余的。
                    气候多变,冰川期的时候,有白令路桥,连如今的马六甲海峡都是陆地。
                    在气候好的时候,现在是沙漠的地方古代很多都是草原森林什么的,连犀牛都曾出现在黄河流域,在沙漠里还有很多绿洲,支持迁徙应该没问题。
                    想想波利尼西人坐着木筏横穿太平洋,真是不可思议。


                    IP属地:山东11楼2013-03-10 14:46
                    收起回复
                      为毛亚洲的猴子不能变成人?为毛最早的原始人都是旅行家?纯粹的胡扯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3-10 15:20
                      回复
                        是否迁徙来的,我觉得有待研究,但是不应该否定古人的探索精神,尤其是在先祖们做出从树下到地面生活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之后,也不该否定古人的迁徙能力,不然咱们怎么主张印第安人是商人的后裔啊。


                        IP属地:北京19楼2013-03-10 2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