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梦皇朝吧 关注:359贴子:4,823

【尘梦/内务府】-【仪容阁/后宫妃嫔妆容学习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9-19 16:03回复
    ------------------------------清朝发型学习处--------------------------


    2楼2012-09-19 16:03
    回复
      甄缳图片文字信息来源于【后宫甄嬛传电视剧】吧。
      作者:_Inside__
      其他发髻内容来自于吧主细心整理。
      首先咱们这里头学习的是发型,其次是发饰。
      “簸箕”、两把头、大拉翅、一字头、歪把子旗头、架子头、小两把头。
      这些都是出现在甄缳传里面的发型叫法,这个都会在下面图文中选取。
      当然还有一些发髻的叫法。
      发髻的叫法找到了,但是没有找到图片。还请大家独白的时候自行想象。
      当然还有一些发髻是你的位分不应该有的。
      依照礼制,册封礼上皇后梳凌云髻,妃梳望仙九鬟髻,贵嫔梳参鸾髻,其余宫嫔梳如意高髻,宫人梳奉圣髻。
      B宝髻、芭蕉髻、半翻髻、拔丛髻百合髻、百合髻、百花髻
      C愁来髻、长乐髻、垂鬟、侧髻、朝月髻、朝凰髻、参鸾髻、垂云髻
      D堕马髻、低髻
      F反绾髻、飞髻、飞云髻云鬓、飞仙髻、飞天髻、飞云斜髻、分髫髻、凤髻、芙蓉归云髻
      G高髻、高椎髻
      H回鹤髻、回鹘髻、花髻、涵烟芙蓉髻、葫芦髻
      J交心髻、惊鹤髻、惊鹄髻
      L缕鹿髻、螺髻、凌云髻、乐游髻、鸾凤髻、鸾凤凌云髻、灵蛇髻、流苏髻
      M牡丹头
      P抛家髻、抛云髻
      Q囚髻
      R如意高寰髻、如意高髻、如云高髻
      S梳参鸾髻、梳奉圣髻、随云髻、扫闹髻、双环望仙髻、双鬟、双环髻、三鬟
      T桃心髻、太虚髻、同心髻、天鸾簪
      W望仙九鬟髻、倭堕髻、乌蛮髻
      X仙游髻、闲扫汝髻、小髻、祥云髻
      Y云近香髻、迎春髻、义髻、慵来髻、丫髻、云髻、云鬓高髻、圆翻髻、瑶台髻
      Z锥髻、朝阳五凤髻、朝云近香髻
      


      3楼2012-09-19 16:10
      回复
        现在咱们学习甄缳里面发型的一些知识,当然还有一些首饰,我就不多做具体解释。还请各位虚心学习。
        甄娘娘头上这满载珠玉的“簸箕”精致非凡。这个学名当然不叫“簸箕”,叫钿子。钿子指的就是甄嬛头上这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及固定它们的类似于帽子的容器。一般宫廷女性内梳两把头来集中头发,并且固定这种钿子。甄嬛佩戴的这个钿子有一种不规则的美,左侧比右侧多出一截,而右侧则用珍珠流苏来平衡。复宠后的甄嬛,即便在宫中权势熏天,也不会打扮得像华妃那样高调
        她的发饰种类更多样,有点翠,有碧玺,有红宝石,还有金银和翡翠,样样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平和的美,一如甄嬛的处事风格:善于制衡各方力量,平心静气的处理各种矛盾。

        


        4楼2012-09-19 16:14
        回复

          此时甄嬛待字闺中,对爱情对未来心怀憧憬。清代满汉妇女服饰分制,从这张定妆照看,汉军旗出身的甄嬛,虽是旗籍,但在家时穿的服装却与汉族女子类似。而此时的甄嬛比起之后头饰的繁复,只佩戴了简单的珠宝发卡,寓意纯洁之心。

          进宫后的甄嬛穿得鲜艳活泼,珠宝方面也按照了“答应”的等级进行装扮。无论是头上垂下一排碧玺珠子的粉色碧玺玫瑰花簪子,还是同色系的杏花天影印花旗装,都暗示了她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与世无争的甄嬛了。
          


          5楼2012-09-19 16:15
          回复
            眉庄和甄嬛是自小的好朋友。小巧的两把头,中间装饰镶嵌珊瑚、绿松石和琥珀的银质结子,两侧也是银质的簪子,款式古朴典雅。旗装虽然是粉红色调,但也给人一种刻意做旧的感觉。

            有眉庄的地方,仿佛就没有鲜亮的色彩。就算是在得宠时,傲气的眉庄也没有选择大红等亮色的衣服,而是选择了淡雅的粉色缎布旗装,粉镶紫的茶花显得温婉动人。大拉翅两边装饰星星点点的丝绦珠花,深深浅浅的粉色流苏与拉翅上的枚红色丝绦和珍珠相得益彰。

            眉庄虽地位并不卑贱,但是为人温和低调的她并不常选用珠宝加身。这个鞋垫子一般的歪把子旗头较高的一侧扎了两朵宫花,而坠子也选用了较为低调的黑色珠宝。


            7楼2012-09-19 16:20
            回复
              华妃的头饰是饱满精致的点翠凤凰旗头。繁复的缕鹿髻中央是一支宝蓝凤凰镶珠鸾掐丝缀雕步摇头钗,坠着雨滴状的珍珠。织金镂雕刻的水纹浮花镀金点翠镶嵌着红宝石,宝蓝凤翅香珠玉钏颇显身份。髻饰的亮点在于圆润莹亮的殷红镶黑红宝石,充分体现了华妃“第二凤凰”的大气怡人。赤金耳坠。

              晋升为贵妃之后的华妃没有梳两把头,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大拉翅。大拉翅,是满族入关以后发展起来的发饰,上边装饰各种首饰,两侧悬挂流苏。华妃娘娘的大拉翅除了中心是赤金打造的玫瑰花簪子,两侧主要是如意形状的绿松石装饰,偶尔点缀两颗饱满的大珍珠,再在周围攒一圈小珍珠,相对旗装要素雅一些,流苏也是暗黄色的,恰好中和了旗装的招摇之气。

              华妃从太后那里请安回来。而在崇尚节俭的老年人面前,华妃的打扮略显素雅。再看头顶,两把头上装饰的簪子、结子,基本上是赤金打造,更妙的是右边的凤凰步摇,步摇这种饰品,低级嫔妃是没资格佩戴的,即便是得宠。

              年氏家族倒台,兄长被诛。昔日不可一世的华妃娘娘,此刻也只能忍气吞声。她的着装甚至还不如身边的侍女华丽。珠宝头饰全部去除,突显了华妃在那时的没落与悲哀。

              


              9楼2012-09-19 16:28
              回复
                小家碧玉的二把头上缠绕着深蓝色的绣线,两枚小小的褐色珍珠饰物和一枚白珠坠饰显出安陵容家室的窘迫,出身卑微的安陵容身上总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道,虽然贫穷但也要打扮妥当,所以会选用简单的小饰品来装饰自己。发后只有两支毫无金玉镶制的素银簪子,整体太过素雅,在穿金戴银的秀女之中未免显得十分格格不入。

                这是安陵容被甄嬛举荐时的装扮。后宫的娘娘们喜欢戴玉饰和银器,尤其是玉饰的不多。安小鸟的这个两把头,墨蓝色翠玉发梳色彩与下方的宝绿色暗纹发玉、镶边紫珠相得益彰。右旁一大一小的纹浮雕花银簪做工精巧,正中央的银色镂空浮花步摇正好露出最精致的一半。

                安陵容被封为安嫔。大拉翅旗头右侧妖娆繁复、粉紫双色桃花格外明艳,左侧深深浅浅的粉色玉雕花花瓣层层叠扣,纯金黑珠额饰是金镂花的雕刻纹案,比安贵人时期富丽了不少。

                安陵容的两把头上布满碧玺珠花,一侧还有雕花装饰。注意安陵容的护甲,皇后和华妃喜欢戴赤金打造的护甲,显得金灿灿,大气华贵。这也算古代女子中不多见的手部饰品。

                曲终人散,浮生一梦。安陵容的罪行暴露后,皇帝保留了她的位份,将她囚禁在她自己的宫中。安小鸟的两把头上,碧玺珠花全都没有了,也正好符合剧情,突显安小鸟的没落与失宠。

                


                10楼2012-09-20 09:34
                回复



                  12楼2012-09-20 10:15
                  回复
                    “青丝缨络结齐眉,可可年华十五时;窥面已知侬未嫁,鬓边犹见发双垂。”这是《竹枝词》里的句子。头发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载体,青丝,就是情丝。传世的爱情故事中,女子往往以秀发赠与相爱的男子。青丝与发饰,更是密不可分。
                    古代女子发饰多种多样, 有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扁方、梳蓖等。
                    一、笄固定发髻的用具
                    “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古代女子15岁前,发式通常是将头发集束在头部的双侧,梳成树丫或兽角状,之所以称女孩为“丫头”,其名称就来源于此。从周代起,满15岁,古代女子就被看作成人,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jí jī)”,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由于古时男女皆蓄发,所以笄并非女子专用,男子年二十行“冠礼”也会用笄。“冠礼”即男子的成年仪式,在头顶盘结、戴冠,冠的左右两侧预留两个小孔,用笄横穿发髻,加以固定,以免滑坠。男子经“冠礼”,女子经“笄礼”,方可论婚嫁,开始人生的重要转折。
                    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鬠笄”。

                    金笄,商,北京平谷刘家和商墓出土

                    商代出土笄


                    13楼2012-09-20 10:18
                    回复
                      二、簪 zan
                      如果认为“笄”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话,簪与钗一定是您所熟悉的。其实,簪就是由笄发展而来的。 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其中一种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称为擿 zhi。

                      云凤纹金簪

                      慈禧太后用过的翡翠玉簪


                      14楼2012-09-20 10:20
                      回复
                        三、钗 chai 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即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

                        


                        15楼2012-09-20 10:21
                        回复
                          五、栉 zhi 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


                          六、华胜
                          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图:从左至又依次为发钿 华胜 钗 [没有完整的图]

                          


                          17楼2012-09-20 10:25
                          回复
                            七、扁方
                            扁方: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主要首饰。在载涛、郓宝惠合著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一书中,曾讲到“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上”。扁方一般长32—35厘米之间,宽4厘米。厚0.2—0.3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一端似卷轴。梳“叉子头”或“大拉翅”,都起到横向连接的作用。汉代男子盛行戴冠、弁、冕作装饰,装冠、弁、冕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件12寸长的大簪,从左穿到右。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长簪有类似的作用,且尺寸相同。只是使用对象不同罢了。由此可推断,扁方可能由长簪演变而来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以示区别。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质地很多,有金、银、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宝石等。其制做精细为天下罕见。如金缧丝加点翠、银镶嵌宝石、金錾花、玉雕刻多种多样。在扁方仅一寸宽的狭面上,能制做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瓜果文字等维妙维肖的精美图案。后妃们戴扁方、故意露出两端的花饰,有的还在扁方一端的轴孔中垂一束绿穗,走起路来,行动有节,增添女人端庄美丽的仪态。


                            


                            18楼2012-09-20 10:26
                            回复
                              八、头花
                              头花:头花是清宫后妃梳“叉子头”、“大拉翅”发髻的主要首饰,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如故宫珍藏的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松、竹、梅)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宝石花迭绵绵头花、金镙丝双龙戏珠头花、金嵌米珠双钱头花等等,都以制作精致,形象逼真而著称。清宫后妃喜戴头花,因花朵大、覆盖面大,戴在“两把头”正中,显得富丽堂皇。清代后妃戴头花有美饰发髻的用意,亦有显示身份、地位的意思。这是因为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戴绒花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因此,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以求吉祥。尤其应时节顺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绒春幡,清明日戴绒柳芽花,端阳日戴绒艾草,中秋日戴绒菊花,重阳日戴绒朱萸,冬至节戴葫芦绒花……

                              


                              19楼2012-09-20 1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