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猫展熊飞,锦鼠白玉堂,
这个温润如玉南侠士,那个傲笑江湖五义郎。
二人初相逢,剑拔或弩张,
一个谦谦君子处处让,一个风流天下步步狂。
只为名号争高低,陷空岛上耍猫忙。
三宝归还留开封,并肩作战心结敞。
中秋月下双剑舞,相知相交醉踉跄。
此后各奔东西闯,相见恰逢冲霄堂。
一个为救知己甘涉险,一个为夺盟书把陷闯,
蓝衫浸血魂归去,白衣染红束庙堂。
不为名利空苦闷,只为知己说怅惘!
——题记
傍晚,月色正浓,月光洒在庭院里,慢慢的爬上窗台,透着半敞的窗户缝隙映进屋里,照在檀木做的书桌上。桌上放着一些书,虽然多,却摆放的十分整齐。旁边的床也整理的很干净,放着几件叠好的衣物,另一边的墙上挂着一柄剑,通体白色,剑身精美无比,剑柄上还挂着一只白玉雕的猫儿,玲珑剔透。
此时,房门被打开了,月色完全泄进屋子。一名红衣男子走进屋子,他的眼睛清澈如水,脸上却带着一丝疲倦,他关上房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卸下腰上的配剑挂在白色剑的旁边。那剑通体黝黑,剑身上似有些伤痕,月光下倒看不真切。红衣男子抬眼看了挂在白色剑上的白玉猫儿一眼,眼中的满是怀念,随即便笑了笑,轻轻的呼了一口气,往床边走去,谁知身体不听使唤,向书桌倾了一下,撞到桌边,将桌上的书撞到了地上,红衣男子看了一眼散落在地上的书,自嘲的笑了笑,喃喃道:“许是喝多了,真是的。”说着,蹲下身子将掉落的书拾起。一阵秋风吹过,将桌上的书又吹落了几本下来,泛黄的书籍被风吹的“刷刷”作响,吹开的书页上,熟悉的字映入眼睑。
红衣男子拿起那本书,看了一眼,封面上什么没有,随手翻开,清逸俊秀的字体,工工整整,男子的嘴角不禁勾了勾,“是札记呀……”说着看了起来。
“数日前,恩师言余学艺多年,且即弱冠,因出门闯荡,以增余识,余领师命,收拾行囊,克日出发。临行恩师赠余一剑,命曰“巨阙”,愿吾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初入江湖,四处游历,倍感新鲜,交友数名,闻得江湖轶事,多为快意恩仇,心向往之,遂愿纵马踏遍山河,多闻多见多识多知。
记于至和元年 九月廿一 夜”
“数月以来,行走江湖,秉承恩师教诲,锄强扶弱,不敢有怠。前日,余于茶楼之上,听闻崂山双煞于此残害无辜少女,行为令人发指,震怒异常,遂只身追踪二人,斗得数回合,难分高下,二人遂遁走。余紧追不舍,终于于七日后手刃二人于剑下。
除得二人之后,偶遇欧阳春兄,其人耿介,交谈甚欢,即结为兄弟,然则相处三日,便需分离,余甚惜相交时短,然欧阳兄言:‘结为兄弟,已是大幸,且夫男儿四海为家,游于天地,何必拘泥时日,如若有缘,定会相逢。’。余遂释怀。
记于至和二年 六月初七 夜”
…………
红衣男子翻着札记,里面多记的是闯荡江湖之所见,每篇不过数语,红衣男子快速的跳过,到最后一页上,记着:
“余入江湖两年有余,蒙江湖朋友错爱,予以‘南侠’之称,然余深觉自身之不足,实难担此侠名,但朋友盛情,余难却之,便得此虚名,余甚汗颜。后所到之处,众人多仰羡,结交者众。今日停留此地,望窗外月,皎皎清明,心稍安逸,然天下之大,朋友者多,知心者何也?
记于嘉佑元年 九月十五 夜”
下角提了一首诗:“秋风不解语,明月难知心。愿得一知己,此生不复求。”
这个温润如玉南侠士,那个傲笑江湖五义郎。
二人初相逢,剑拔或弩张,
一个谦谦君子处处让,一个风流天下步步狂。
只为名号争高低,陷空岛上耍猫忙。
三宝归还留开封,并肩作战心结敞。
中秋月下双剑舞,相知相交醉踉跄。
此后各奔东西闯,相见恰逢冲霄堂。
一个为救知己甘涉险,一个为夺盟书把陷闯,
蓝衫浸血魂归去,白衣染红束庙堂。
不为名利空苦闷,只为知己说怅惘!
——题记
傍晚,月色正浓,月光洒在庭院里,慢慢的爬上窗台,透着半敞的窗户缝隙映进屋里,照在檀木做的书桌上。桌上放着一些书,虽然多,却摆放的十分整齐。旁边的床也整理的很干净,放着几件叠好的衣物,另一边的墙上挂着一柄剑,通体白色,剑身精美无比,剑柄上还挂着一只白玉雕的猫儿,玲珑剔透。
此时,房门被打开了,月色完全泄进屋子。一名红衣男子走进屋子,他的眼睛清澈如水,脸上却带着一丝疲倦,他关上房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卸下腰上的配剑挂在白色剑的旁边。那剑通体黝黑,剑身上似有些伤痕,月光下倒看不真切。红衣男子抬眼看了挂在白色剑上的白玉猫儿一眼,眼中的满是怀念,随即便笑了笑,轻轻的呼了一口气,往床边走去,谁知身体不听使唤,向书桌倾了一下,撞到桌边,将桌上的书撞到了地上,红衣男子看了一眼散落在地上的书,自嘲的笑了笑,喃喃道:“许是喝多了,真是的。”说着,蹲下身子将掉落的书拾起。一阵秋风吹过,将桌上的书又吹落了几本下来,泛黄的书籍被风吹的“刷刷”作响,吹开的书页上,熟悉的字映入眼睑。
红衣男子拿起那本书,看了一眼,封面上什么没有,随手翻开,清逸俊秀的字体,工工整整,男子的嘴角不禁勾了勾,“是札记呀……”说着看了起来。
“数日前,恩师言余学艺多年,且即弱冠,因出门闯荡,以增余识,余领师命,收拾行囊,克日出发。临行恩师赠余一剑,命曰“巨阙”,愿吾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初入江湖,四处游历,倍感新鲜,交友数名,闻得江湖轶事,多为快意恩仇,心向往之,遂愿纵马踏遍山河,多闻多见多识多知。
记于至和元年 九月廿一 夜”
“数月以来,行走江湖,秉承恩师教诲,锄强扶弱,不敢有怠。前日,余于茶楼之上,听闻崂山双煞于此残害无辜少女,行为令人发指,震怒异常,遂只身追踪二人,斗得数回合,难分高下,二人遂遁走。余紧追不舍,终于于七日后手刃二人于剑下。
除得二人之后,偶遇欧阳春兄,其人耿介,交谈甚欢,即结为兄弟,然则相处三日,便需分离,余甚惜相交时短,然欧阳兄言:‘结为兄弟,已是大幸,且夫男儿四海为家,游于天地,何必拘泥时日,如若有缘,定会相逢。’。余遂释怀。
记于至和二年 六月初七 夜”
…………
红衣男子翻着札记,里面多记的是闯荡江湖之所见,每篇不过数语,红衣男子快速的跳过,到最后一页上,记着:
“余入江湖两年有余,蒙江湖朋友错爱,予以‘南侠’之称,然余深觉自身之不足,实难担此侠名,但朋友盛情,余难却之,便得此虚名,余甚汗颜。后所到之处,众人多仰羡,结交者众。今日停留此地,望窗外月,皎皎清明,心稍安逸,然天下之大,朋友者多,知心者何也?
记于嘉佑元年 九月十五 夜”
下角提了一首诗:“秋风不解语,明月难知心。愿得一知己,此生不复求。”
